高振超
摘要:在新的課標下,初中生物教材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教育的素材更多。作為教師,在進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更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的教育。科學是一種方法,科學還是一種重要的精神來源。科學精神包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實事求是的嚴謹精神,批判創新的進取精神,互助共進的協作精神。作為生物學教學的重要手段的實驗,其本身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科學精神
科學就是以理性的手段對確定的對象進行客觀、準確的認識。科學是一種方法,科學還是一種重要的精神來源。科學精神包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實事求是的嚴謹精神,批判創新的進取精神,互助共進的協作精神。作為生物學教學的重要手段的實驗,其本身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那么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的教育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談談看法:
一、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科學精神教育的主要內容
1、對實驗現象和結論能夠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能正確對待實驗中出現的不同現象,并能客觀地進行分析。
2、通過觀察、實驗、采集制作標本等實踐活動來發現和認識學習生物學知識,并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興趣和愛好。
3、在觀察、實驗和實習等實踐活動中,積累并真實地記錄有關資料,有序地進行實驗操作,善始善終地完成實驗的全過程,克服實驗的隨意性。對觀察、實驗、實習等的過程和數據應如實記載,培養對理性的真誠信仰和執著的科學精神。
4、在實驗中正確使用生物科學術語,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來掌握實驗的原理和觀點等,培養學生遵循公正、普遍、創新等準則的科學精神。
5、滲透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在實驗中允許學生進行創新設計。要重視學生的思維科學化,在實驗教學中滲透創新思維和創新技法。
二、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科學精神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徑
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來講,主要有三種:在實驗中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指導學生進行各種實驗;在實驗中指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1、在實驗中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在實驗中,最基本的方法是觀察。科學觀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觀地反映可觀察的事物,并且是可以檢驗的。觀察結果必須是可以重復的。只有可重復的結果才是可檢驗的,從而才是可靠的結果。無論是課內觀察還是課外觀察,是觀察標本、實物、實驗,還是觀察圖表、模型等,在實驗中更重要的是掌握觀察的順序和觀察的真實記錄。
例如,在觀察細胞的結構時,在制好裝片后,按照由外到內的順序進行觀察,然后按照實物畫出細胞結構示意圖(這是一種觀察記錄),再對照書上的圖辨認各部分的結構并記錄名稱。這一過程既觀察了實物,又觀察了插圖,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方法,還受到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教育。
觀察的記錄必須是真實的,不能隨意修改。特別是一些與預期效果不同的實驗效果,更要求學生真實記載。并告訴學生科學是經過無數的失敗和反復的探索才能最終得出結論,這就是一種科學精神的培養。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實驗的過程、數據不容篡改,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嚴謹的科學精神。在實驗過程中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進行創新設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2、指導學生進行各種實驗:初中的生物學實驗一般包括學生分組實驗、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課外實驗等。在實驗教學中進行科學精神教育要引導學生明確:①了解實驗的目的,實驗儀器和裝置的使用方法,以及實驗材料的培養和選擇;②了解實驗的方法、步驟和注意事項;③能夠解釋實驗的原理和結果;④學會繪制生物圖和填寫實驗報告;練習或學會設計一些簡單的實驗;⑤實驗完成后,清潔、整理實驗用品和實驗室,養成善始善終的習慣。
如在觀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實驗時,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去進行實驗,然后讓學生去分析、討論實驗的結果,并得出理論上的結論。還可以允許學生按照實驗原理,設計一些不同的實驗方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
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特別強調“等量”的問題:只有條件相同、材料相等,實驗才具有可比性,才有可能得出符合實際的正確結論,這是進行科學精神教育的關鍵之一。在這個實驗中,有兩個等量的問題:一是兩支試管中的漿糊都是2ml,二是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了等量的水和唾液。此外還要強調將兩支試管分別加入水和唾液是作對比實驗用。對比實驗是科學精神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這樣通過實驗,引導學生從實驗的實踐中獲取知識和方法,這對學生形成科學的精神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3、在實驗中指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討論和交流是進行科學精神教育的很好的形式之一,為了使生物學教學中的科學精神教育達到最佳效果,教師應進行充分準備和引導。
如在綠葉在光下產生淀粉的實驗中,教師引導學生作一些討論:為什么將植物放在黑暗中一晝夜?還有其他植物可以進行實驗嗎?等,這樣讓學生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加以解決,最后結論由學生得出。而這種結論的獲得是學生參與的結果,參與過程中有知識的歸納、總結并形成知識網絡,整個過程都滲透著科學精神教育,教師總結時強調科學精神的重要性。
在實驗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學生的實驗出現多種結論,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展開討論、總結并得出正確的結論。如在綠葉在光下產生淀粉的實驗中,有的出現藍色,有的沒有,這時教師讓兩種結論的同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這樣通過正面交鋒,經過爭論、辯論和討論,最終能獲得實驗的正確方法的同時,也弘揚了一絲不茍、團結協作的科學精神。
總之,精神是一個從事某一活動的動力。對初中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精神,是時代的要求。在新的課標下,初中生物教材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教育的素材更多。作為教師,在進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更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