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習和探究能力,為他們進行課文的深入分析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打好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活躍的課堂氛圍,激活他們的思維,讓他們投入到積極探究和思考中,促進語文創新思維的發展,實現高效的語文教學。
關鍵詞:活力教學;創新思維;多媒體;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6C-0058-01
語文學科具有知識性和工具性的特點,語文知識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使他們養成善于探索、善于思考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為了適應教學改革的要求,教師要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在多種教學情境中進行探究,獲得深刻理解和感悟,促進語文綜合素質的發展。
一、結合生活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內容和生活密切相關。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中挖掘素材,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他們在熟悉的情境中進行探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學《蘋果里的五角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蘋果和一把小刀。讓學生切開蘋果進行觀察。通過和實際生活相聯系,給學生創設一個熟悉的學習情境,能讓他們輕松地面對新知識的探究,激發他們的好奇心。通過切蘋果并觀察結果,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感受到創造的魅力。通過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給學生創設一個具有趣味性和熟悉感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對學習內容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創設直觀課堂,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多媒體教學成為普遍采用的創新模式。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讓他們在多媒體的引導下進入課文描寫的背景進行感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其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根據教學內容恰當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學生構建一個多角度、直觀性強的空間情境,讓他們把直觀感受和語文思維進行有效結合,深刻地理解課文中的重難點。例如,在教學《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時,由于課文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有深刻的理解。教師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展示地球和火星的圖片,讓學生在直觀情境下進行課文內容的閱讀和探究,使他們能深入到課文內部,分析地球和火星的相似之處。在閱讀課文之后,讓學生進行討論:火星上會有生命嗎,如果有他們是什么樣子?在趣味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展開了積極的討論,同時,他們產生了想要了解更多火星知識的欲望,在課外能主動查找火星知識,拓展了知識面。
三、創設問題情境,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幾乎不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僅有的提問也是以教師的主觀意識為主。由于缺乏對學生情況的了解和總體掌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取得的教學效果卻不佳。在新課改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對他們的思維進行引導和啟發,使學生能創造性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其語文思維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運用問題給學生提出學習目標和方向,使他們的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高效進行。在設計問題情境時,教師要從課文內容出發,巧妙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他們積極地進行思考,有效調取已有的語文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問題情境的創設能讓學生快速進入對課文內容的分析,讓他們把解決問題作為一項挑戰,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從多個角度嘗試解決問題,有助于發展思維靈活性和創造性,實現學生語文探究能力的提高。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中,教師要以趣味性的問題作為啟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學會主動提問,使他們的思維不斷獲得發展。
四、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在語文教學中,要促進學生語文創造力的發展,離不開對課文內容的充分想象。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提供機會,精心選擇一些發散點,培養學生創造想象的能力。例如,對于一些充滿詩情畫意的古詩,就可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畫一幅能夠表達詩意的圖畫。古詩的特點是詩中有畫。一首詩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畫,一幅田園風光圖。因此,理解好詩句,就能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幅美妙的畫面。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表現手法和不同的構圖布局。讓學生通過繪畫表現腦海中詩的畫面,謀求一種與眾不同的理解。鑒于學生的能力水平,在教學操作中,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在繪畫過程中,邊討論、邊思考畫什么,該怎么畫。怎么畫無所謂,但可貴的是,它能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能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自主學習,各抒己見,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語文學科的知識性,又要注重語文知識的運用性,創設豐富的課堂教學環節,使學生通過積極的探究掌握扎實的語文知識,并在運用語文知識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讓他們的探究能力和語文思維能力不斷發展,促進他們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積極地投入到對知識的探究中,培養他們勇于探索的精神,讓語文教學在活力課堂高效進行。
參考文獻:
徐寶林. 打造生態課堂,錘煉提問藝術,啟迪學生思維[J].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