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本文以就業指導為教學設計指引,合理論述了在高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學中,對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設計的專業性強化、數學教師的教學手段更新以及學生就業能力的訓練加強等方法,從而探究了就業導向下的高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學質量優化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就業導向;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學;優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6C-0092-01
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許多高校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持續走低。究其原因,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課程內容過于抽象和理論化,對學生實際應用技能和就業能力的培養力度不夠,致使很多學生文化成績很好,但是實際應用能力差,無法適應社會需求,因此,相關高校和教師應當加強對于該專業的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方法和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一、強化教學內容的專業性
教學內容的設計是高校開展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學的基礎條件之一,因此,高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教師要想有效地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提高就業能力,首先,應當從基礎教學內容設計入手,優化教學內容,從而為學生打好提高專業水平和就業能力的基礎。專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要充分體現專業特色。高校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教學與普通的數學教學不同,它不單純是理論知識教學,更偏向于現代社會發展中的研究型和實際應用型的人才培養,因此,高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就必須改變應試教育教學方法,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時,應當體現專業課程的特色,強化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培養。第二,結合就業方向開展教學內容的設計。高校要想通過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專業水平,就必須結合就業方向開展設計,目前社會中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相聯系的就業方向主要有金融數學方向、證券投資方向、計算機軟件應用方向以及新技術方向。因此,專業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時,應當有機地結合這些實際就業需求,從而有效地實現學生就業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二、更新專業教師的教學方法
專業教師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課程教學的主要引導人員,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關鍵人物,因此,專業教師的教學是否高效,對于學生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水平的提高和就業能力的強化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要想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教師應當積極更新和優化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滿足專業課程特色的需求,從而有效地實現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比如,專業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次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方法。現代教學理念明確提出,要貫徹“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專業課程的教學,從而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學生的全方位專業水平提高,因此,高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時,可以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法,根據本專業學生差異,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開展分層次的教學。比如說,在開展《數據處理計算方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數學專業基礎水平和運算能力合理分配不同程度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從而有效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專業水平訓練需求,實現以人為本、科學教學。
三、加強學生就業能力的訓練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高校開展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課程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實際專業水平和就業能力。要想有效地提升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就業率,關鍵還在于學生就業能力的訓練,只有加強了學生的就業能力,高校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高校專業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加強學生的就業能力訓練,培養學生的實際就業能力。在學生進入高校的第一年,專業教師就應當加強對于學生的專業引導,教導學生開展符合自身實際的職業生涯規劃。在后面的兩年專業學習當中,專業教師應當加強對于學生學習、生活和就業的能力指導,促進學生對于專業知識技能和實際就業需求的了解和掌握。最后,在大四這一關鍵階段,專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有效地強化就業能力,幫助學生多積累一些就業經驗,全面強化學生的就業能力。
綜上所述,在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教學當中,高校教師應當強化教學內容的專業性、更新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就業能力的訓練,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就業能力,為社會培養實用型和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建仁. 高師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教學改革——以高中新課程為視角[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8,(9).
[2] 鐘云燕.金融模擬實驗課程的建設與實踐[J].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 (6).
[3] 陳國華,廖小蓮,楊篤慶.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方向建設教學改革探索——淺談在高校數學系開設金融數學本科專業[J]. 科技咨詢導報,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