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哲
[摘要]隨著對外交流的日益擴大,體育作為國際化程度很強的領域,愈發凸顯其重要性。而作為從事體育工作的主體,體育人才的英語能力必將成為制約對外交往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英語 多元人才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2-0249-02
一、引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高等教育要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在此背景下,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開展了新一輪的大學英語和英語專業改革,其中包括制定《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和《英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等。
在爭創國際一流體育大學的過程中,北京體育大學更需要既精通專業知識又懂英語,并且具有一定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進行對外交流的英語多元人才。因此,為了全面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的綜合英語水平和綜合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體育英語水平,滿足學生英語學習、國際交流、繼續深造、工作就業等方面的需要,外語系自2009年起為非英語專業學生開辦英語專業輔修課程班。
截至目前,英語輔修(學士學位)班仍為北京體育大學唯一可供選擇的輔修專業,經過近7年的探索和教學實踐,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體系(2014版),在培養理念、課程設置(含第二課堂、畢業論文)、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特色,并在人才培養效果和示范推廣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人才培養理念的探索及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
不同于20世紀80年代至2010年,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已不再是唯一主旋律,甚至其主流的地位可能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所瓦解,但仍可能作為多元中的“一元”繼續為社會培養人才。(王蘇雷,2015)我校英語輔修專業在前五年的培養理念中也一直秉持“專業+外語”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理念,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訓練(聽、說、讀、寫、譯)。但近年來,多位學者對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提出質疑,認為其注重工具性語言訓練降低了學生的人文素質,難以培養高水平英語人才。
2010年之后,社會需求多元化,英語專業也逐步進入多元化、多層次的創新性外語人才培養模式時代。英語輔修專業的培養理念、培養目標參考英語專業培養方案,因此也要實現課程類型多元化、人才類別多元化、教學模式多元化。除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譯水平,還要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體育英語閱讀及聽說能力,掌握一定的英美國家文學文化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
三、英語輔修培養方案的制定
(一)多元化課程設置
2009年7月,我校首次招收英語輔修班,確定了英語專業輔修課程班教學計劃(學科、術科),針對學科、術科學生的特點設置課程,但均要求完成28學分課程。經過2007、2008兩個年級輔修班的實踐,從2009級開始對英語專業輔修學士學位制度進行了試點,對原有的培養方案進行了調整,對學生修讀課程進行了學分沖抵公共選修課、完成輔修結業學習、完成雙學位學習3個層次的分流(見表1)。
根據對2010級、2011級、2012級、2013級輔修班的調查(含畢業生跟蹤反饋),以及對其他院校的調研,我校在課程設置上盡量多安排一些技能類課程(聽、說、讀、寫、譯課程),但作為人文學科,提高人文素養的課程也不能忽視。因此,英美文學、英語國家概況類課程仍要適度開設。同時,作為體育類院校,開設英語輔修專業和其他主修專業一樣,要體現一定的體育特色。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體育英語類課程也有很大需求,在最喜歡的課程中,選擇體育英語課程的比例達到57.89%(2012級)和52.17%(2011級),僅次于英語聽力課程的63.16%(2012級)和69.57%(2011級)。
在2014版英語輔修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從類型上包括英語技能類課程、人文素養類課程和體育英語類課程。其中體育英語類課程作為特色課程,結合學生主修專業背景進行有針對性的依托內容的語言訓練,目前包括體育英語閱讀(必修)和英語專業外專課程,例如世界體育史(英)、奧林匹克運動與國際體育組織(英)、西方文明與體育(英)、休閑體育(英)、體育新聞報道(英)、體育經濟管理(英)、體育社會學(英)、運動與健康(英)等。
(二)加強實踐教學,明確第二課堂的具體要求
在2007—2009級畢業生的訪談中,學生均希望課外組織英語學習和英語活動,舉辦英語活動或者競賽,與外語系學生一起交流學習。為了加強學生實踐環節的教學,讓學生學以致用,“學—練—賽”結合,我們對英語輔修專業的第二課堂也做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在選修課部分除參加課堂教學外,學生還可通過參加學術活動(如講座)、參與競賽或戲劇表演、參加外語系組織的暑期國外學習項目等方式獲得選修課學分。
從2010級開始,英語輔修班學生參加到外語系的專業競賽中(如朗誦比賽、模擬奧委會比賽),參加外語系輔修教學成果展示匯報表演,參加英國巴斯大學暑期學術講堂(共4人)和美國加州大學分校暑期交流項目(共2人)。
(三)確定英語輔修學士學位論文基本要求
經過輔修學士學位論證,外語系從2009級輔修班學生開始試點,要求他們完成英語輔修學位論文的撰寫。選題上要求與專業的知識、理論與實踐相關,選題范圍包括語言學、英美文學、翻譯學、英美社會、歷史與文化、英語教學法等領域。從2011級開始,除完成論文的撰寫之外,英語輔修班學生還需按照要求參加論文答辯。只有論文質量合格且其他必修、選修課修滿的情況下,學生才能獲得英語輔修學士學位證書。
三、多元課堂教學及管理模式
(一)師生師資力量及學生來源
截至目前,參與輔修班日常教學管理及教學任務的有21名教師,占外語系英語專業教師的100%,其中副教授8名,講師13名。另外5名外教以及從美國請來的外國專家也參與了輔修班的教學工作。無論從教師的質量還是數量上都達到了英語專業學生的教學水平標準,保證了課程的含金量。
外語系輔修班已經開展七屆,共招收學生437名。這些學生來自學校的各個院系,其中以管理學院和體育傳媒系的學生入學人數最多,分別占總人數的32%和22.67%。令人欣喜的是參加輔修班和有興趣加入輔修班的術科同學也占到了一定的百分比(10%左右),體現了輔修班教學的廣泛包容性。
(二)多元課堂教學模式
英語輔修班課堂教學時間相對比較集中,師生需在周末、暑期前兩到三周、工作日晚集中完成15門必修課(2014版之前為18門)和多門選修課的教學任務。在授課時間集中,教學進度加快,教學內容壓縮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教學效果,英語專業輔修班教學采取多元教學模式(課堂學習、網絡學習、翻轉課堂等),充分利用網絡及信息技術的優勢,使用外語系購置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系統(聽說平臺)、TRP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句酷網英語作文自動批改系統,完善學生課外聽說、寫作實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多元教學管理模式
英語輔修教學涵蓋與主修專業的各個環節,因此,教學管理方面除了配備專門教師進行教學管理工作外,還需充分發揮技術的作用。
1.教學管理系統的使用:使用簡易的基于ASP.Net和MSSQL數據庫的教學管理系統進行成績的發布與查詢,同時使用學生網上選課的功能進行選修課程資源的限時選擇,確保滿足要求的課程按時開設。
2.辦公類即時通訊軟件的使用:2014級開始使用阿里釘釘(DingTalk)軟件,學生可同時登錄手機端和PC端,具備消息到達通知和主動信息推送功能。該軟件還具備簽到功能,其附帶的簡道云,可以用來提交和統計任何需要電子表格統計的信息;審批功能可以輔助緩補考申請、轉學分、請假等基于師生個人的申請。
四、英語專業輔修的人才培養效果和推廣應用
(一)初步取得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廣價值的教學改革成果
2012—2013年完成了北京體育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探索英語專業輔修(雙學位)建設,提升復合型人才培養水平”。2015年,探索輔修班教學模式改革,發表論文《基于翻轉課堂的英語輔修班教學設計》。在7年的英語輔修班教學實踐和探索過程中,我們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培養方案,積累了一定的教學和管理經驗,可以為我校其他專業開展輔修專業(學士學位)建設、其他體育院校開設英語輔修專業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不斷增強
輔修班同學學習積極性高,課堂表現好,態度積極認真,教學效果良好。2007級有4名輔修班同學參加英語專業四級考試,全部通過。根據調查,參加輔修班的同學在聽、說、讀、寫、譯等具體的語言技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充分說明了輔修班良好的教學效果:2012級學生的大學英語3級和大學英語4級平均分數分別為87和81,遠高于班級和年級的平均分。此外,在統計的19名2012級學生中,四級通過率為100%,有52.94%的學生四級成績高于550分,達到了參加口語考試高標準;六級通過率為89.47,有44.44%的學生成績高于520分,達到了參加口語考試的標準。
(三)學生在校內外英語競賽中取得較好成績
英語輔修班教學在各種課型的課程設置中都突出了學生競賽能力的培養,例如《綜合英語》課程的課前活動、《英語寫作》課程的邏輯思維訓練等。因此,輔修班學生在校內外各種比賽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特別是2013級輔修班,在校內外競賽中獲得獎項的學生(8人)占目前該班學生總數(37人)的21.6%。在全國大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1人獲得特等獎,1人獲得一等獎,1人獲得二等獎,1人獲得三等獎。在外研社英語寫作大賽、模擬APEC亞太地區賽、北京市高校英語演講比賽中也獲得較好成績。
(四)學生畢業后出國留學、國內深造比例較高
根據2009—2012級畢業生調查統計數據,超過60%外語系輔修班畢業的學生選擇繼續深造、繼續完善和提高自我,調查內容包括出國留學、國內攻讀碩士學位(其中1人為翻譯方向)、參加工作等,體現出英語輔修班對學生追求卓越過程的積極促進因素。
五、結語
本成果提出了英語輔修專業多元人才培養模式,目標是培養既精通專業知識又懂英語,并且具有一定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進行對外交流的英語多元人才,逐步發展特色體育專業英語方向(體育方向)。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逐漸實現了課程設置多元化、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管理多元化。
在《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和《英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即將頒布的情況下,英語輔修(學士學位)還將進一步進行探索多元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拓寬人才培養思路。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htm.
[2]王蘇雷.新時期我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嬗變——復合型轉向多元人才培養模式[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15(04):91-95.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