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視藝術的導演的工作主要具有遠瞻性的。同時,把各種藝術元素融入統一的導演構思中,對參加演出的每個演員分別提出要求,使他們的創作從不同的角度完成完整、統一的電視形象,體現演出的內涵及藝術風格。電視導演藝術正形成好的藝術品格與風貌,并不斷地在創新中走向成熟。對導演的藝術創作進行了分析,提出導演機制的現實作用,導演藝術是整個綜合藝術的創作中心。
【關鍵詞】導演;藝術;電視
導演藝術的水平,不僅表現在個人的造詣方面,也表現在他關于激發藝術合作者們的創作熱情和創作想象方面。進入21世紀,邁入信息時代的電視不再是當的固有模式,而是將諸多媒體形式合而為一的新形態,就電視身而言,這無疑是一場偉大的革命,這場革命的到來不僅為電節目的發展設定了新的高度,更對導演在電視節目創作面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一、電視導演的職責
1.綜合藝術的組織者。“導演”最早被認為是“維護紀律”,監督排演的過程,使之是“精確的、嚴格的和適當的,他應該是一個集體的靈魂,他是一個詩人,服裝設計師。”十九世紀末導演才真正開始出現,一直是作家和演員的集合體,導演雖然在幕后工作,但是沒有影響到他的地位與作用,他把各種各樣的藝術融合為一個綜合體,開啟了電視的新時代。
2.電視導演的創作性。導演的工作主要具有遠瞻性的。他是劇本設計總監,同時,也就把各種藝術元素融入統一的導演構思中。他要對參加演出的每個演員分別提出要求,使他們的創作從不同的角度完成完整、統一的舞臺形象,體現演出的內涵及藝術風格。作為文藝集體創作的組織者,他的工作之一是協調各種藝術成分,在完成這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時,藝術民主是很重要的。導演要善于激發演員的想象力,保護演員的創作激情,也善于調動演員的熱情創造角色;導演不僅自己要保持創作激情,也應該激發演員保持激情;必要時,應當親自給演員做示范,起到藝術指導的作用。內在節奏與外在節奏的統一,都是電視導演構思和計劃要明確的問題。
二、電視導演藝術是再創造的藝術
導演藝術是以直接的雙向交流方式進行演出形象傳播的再創造藝術。導演在原作品一度創造的基礎上,把平面的文學形象轉化成生動直觀的屏幕屏幕形象,需要做大量的豐富、修改、完善、改變的工作,因此導演藝術是再創作的藝術,即二度創作。同時,也完成了第二次形象傳達的過程。
1.秉承原作精神,發掘新的形式。作家用以創造活生生的人物和現實題材的工具是文字,而導演在上重現原作品形象時,靠的是其他形象的藝術語言。這就要求節目創作者在文學藝術和其他具象性藝術之間進行深層的處理,以達到完美的屏幕節目效果。而且這二度的創造,又必須收到和原作品所能給予讀者的教育效果相同,甚至更生動。因此,導演工作不是簡單模擬也不是照抄,而必須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導演的創造過程必須和原作品作者的創造過程結合,他得深深體會原作品的精神、思想情感、風格,掌握作者創造人物的內在動力,從而以同樣的思想情感,同樣的內在創造動力去處理作品。導演的基本責任,是要做到實現原作品作者的意圖,刻畫出原作者靈魂的眼睛里所看到的人物;導演進一步的責任是發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為了使屏幕上的生活與人物,不是作品簡單的化妝朗誦,導演還尋求別的途徑把劇作家通過文字所給予讀者的形象,在屏幕上出色的表現出來。因此,修改原作品,并使之更好地表現就成為必然。導演的創造性,不能僅局限在狹小的范圍中,不僅要把自己內在創造動力與作家的合而為一,還要和再創造的人物的生活、思想、情感結合在一起。導演應該是這些人物中間的一個過著和他們一樣的日子,有和他們一樣的思想,有和他們一樣的情感,和他們一樣的遭遇著各種環境而起著同樣內在與外在的反應,和他們一起受著痛苦或者享受幸福,一起哭或者一起笑。故而,導演不是一個客觀的技術的執行者,而是這一片生活思想人物的參與者。
要求導演首先從思想水平上去提高自己,然后再去考慮如何處理它。為達到這一目的,導演必須學習生活,并從對生活深度的認識上掌握劇中人物的優良品質和他們在不同政治環境中的思想與情感。
2.領會原作精神,進行導演構思。導演是集體創作的核心,他對電視劇未來的屏幕形象有全面的,完整的設想,也就是藝術上的總體構思。導演形成他的藝術構思,并邀請最適合完成他的藝術構思的演員,攝影,美術,音樂,錄音等各方面的創作人員組成攝制組來體現其構思。在導演構思中,導演要確定——主題思想及其現實意義;影片的風格和樣式;人物的性格沖突及其時代特征的所處環境;運用導演手段的基本原則;并對情節線索似出總譜。
導演構思并無固定模式,在創作電視劇時,電視導演所追求的是如何使人物形象具有強烈的情緒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性和完美的整體感。它總是建立在導演對文學作品的分析和對現實生活理解的基礎上,由導演以豐富的創作想象,全面運用形象思維來完成。
導演的藝術是二度創造的藝術,他要在劇作家提供的作品基礎上進行再創造。因為是再創造,有沒有導演自己的藝術構思,直接關系著整個創作活動。一個好的作品,如果導演的藝術處理是平庸的,甚至是錯誤的,那么演出就不會是一場成功的演出。反之作品的思想性好,而寫作技巧稍差,如果通過導演精心的藝術處理,也可能出現一臺令人滿意的節目。所以,導演的藝術構思能力是整臺演出成功的關鍵。導演的藝術構思還應當借助作品的思想性而揭示社會的現象和它的本質。歸根到底,導演的藝術構思來自作品的思想性和社會的生活實踐,撇開了這些而光想藝術構思,其藝術必然成為空中樓閣。或者說,他的藝術構思不過是海市蜃樓而已。因此,導演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主體意識和創造意識。歷來論述導演的藝術職能,都說導演是作品的解釋者,綜合性藝術的組織者和演員的老師。而現在的導演在探索中意識到,這些都是導演應盡之職;但是導演更重要的,還在于他是屏幕藝術的思想家和演出形式的創造者。導演對社會人生的思考越執著越深刻,他要求抒發內心感受的欲望越強烈,整個演出也就越具有個性和魅力。
三、電視導演藝術表現
“藝術創作的最終表現是藝術作品,藝術家的藝術體驗和藝術構思必須通過各種藝術媒介和藝術語言才能形成藝術作品。因此藝術傳達活動在藝術創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了體驗和構思而沒有表現,再好的作品不經傳達也無法讓他人欣賞,就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藝術作品,它就只能停留在藝術家的頭腦之中。”
電視表演藝術的最終呈現是通過作品在電視上展現出來,讓廣大觀眾欣賞到他們所喜愛的人物、情節、故事,才能稱其為作品。這就是把審美意象物態化為可供他人欣賞的藝術形象,成為真正的藝術作品。藝術表現即藝術傳達活動與藝術體驗和藝術構思活動三者有機的融合體,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密不可分的。電視表演藝術在構思時,虛擬性、程式性、寫意性的特點是它創作的根基,也是戲曲表演藝術創作的語言。戲曲演員在塑造角色時,就是要在這樣一個前提下熟練基本功、熟練藝術語匯,才能創作出電視表演藝術以“神似”為高度的藝術作品。
創作者可利用極大的想象空間充實它,給予它“魔術”一樣的藝術魅力,使觀眾欣賞到美妙絕倫的電視表演藝術。這種美是建立在演員的肢體動作上的,是由演員運用各種虛擬的表演程式,把沒有的物體表現出來,在這時演員就是藝術傳達的媒介,藝術信息傳達準確,觀眾看到的東西就會“真”,并且使觀眾能感受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藝術審美享受。然而要達到這一標準,就需要戲曲演員艱苦的訓練和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駕馭。否則沒有這一階段的練習,就不能完成藝術表現,也做不到藝術傳達。歷代電視創作的作品和塑造的各類藝術形象,都是經過了長期艱苦的錘煉,用精湛的技術技巧,在掌握了高度綜合藝術的基礎上,創造出獨特的、極富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具有中國代表性的電視藝術。
【參考文獻】
[1]余力民.電視導演藝術特征.民族藝術研究
作者簡介:陳嘉齊,女,(1985.03)籍貫:廣州南海,方向: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