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申 劉暢
摘 要:網絡劇是隨著互聯網發展產生的。與傳統電視劇區別主要是媒介區別,是以電腦網絡為媒介的劇種。其帶來的便利性包括播放準入門檻低,對節目的內容選擇性,時間選擇性,觀看可操作等。它們以與傳統電視劇相背離的邊緣審美起家,鎖定的是傳統電視無法滿足的小眾群體。近幾年網絡劇除了量上的爆發,更讓人看到了質的升華,以敘事情節取勝的“劇情劇”正在上演一場突圍戰。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網絡劇;傳統電視劇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5-0117-01
一、什么是網絡劇
網絡劇最初始于網友自發拍攝的簡單視頻作品,隨著制作規模的擴大,就成了網絡劇。它是專門為電腦網絡制作的,通過互聯網播放的一類網絡連續劇,大多是一些網站出錢,小成本小投資拍攝的連續劇,單集分鐘不長,拍攝完畢后不在各大衛視上映,只在自己的門戶網站播放,看網站流量及觀眾口碑評測受歡迎程度,并直接決定會不會有續集。不走傳統播出平臺,由視頻網站推出并播放的網絡自制劇,向年輕一代的審美與網絡習慣飛奔而去。
二、網絡劇的崛起
網絡劇從一開始是被主流媒體和相關評論家們批判和申討為庸俗、低俗、媚俗的,但是它之后又被專業影視劇創作團隊和各大媒體、商家認為是極具商業價值的藝術表現形式的。長篇網絡劇《編輯部的故事之e時代》,圍繞一個網絡編輯部里發生的諸多故事,用詼諧幽默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現了網絡時代都市人的情感。河南推出的網絡多集電視劇《河洛一家親》,以平民視角講述老百姓的故事。
在對比傳統電視劇時,網絡劇正逐漸呈現出它的優勢和強勁的競爭力。在制作和播放方式上,網絡劇一般都不是全劇制作完畢后借助互聯網平臺連續播放,而是間斷性地播放,提前預告下一集的播放時間。采取這種方式的目的,據說是“為了便于充分與觀眾互動,零距離貼近網民,汲取廣大網民的思想精華”。簡單地說,網絡劇采取的正是歐美流行的以及香港七八十年代TVB電視劇邊拍邊播的模式,一邊通過網絡互動搜集觀眾的意見,一邊改寫劇本,進行快節奏拍攝。這樣做的好處,是每一個網民都有可能是編劇,就連導演也不知道最終的結局將會如何。一切盡是未知,未來充滿想象,這正是網絡劇最大魅力所在。營團隊在官網平臺上上開通了多種與觀眾互動的功能:觀眾網民可以參加演員海選、參與備選演員投票;通過投票決定下一步劇情走向;通過視頻聊天直接與自己喜歡的劇中人對話;向自己喜歡的劇中人贈送鮮花;通過發起話題功能組織觀眾展開某一內容的激烈討論,這些都是該劇加大觀眾網民參與程度的環節。從經濟效益的角度看,網絡劇也“錢景光明”。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廣告植入回報率高,都是原因。據土豆網相關負責人透露,《Mr·雷》贏得的社會反響與經濟效益都十分可觀。“該劇上網播出以前,僅僅靠廣告植入這一項,我們便已經贏利,網絡劇很可能將成為網站營銷模式的有效補充。”網絡劇吸引的廣告廠商有手機、通訊、電子、飲料、汽車及服裝等多個類別,此外,還有更多廠商正在觀望之中,一旦市場穩定,他們將對網絡劇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后盾。 與此相對的是網絡劇的低成本及超短的制作周期。鄧科表示:“《Mr·雷》的成本相比傳統電視劇要低很多,我們目前拍完了第一季,共10集,一共只花費了7天時間。”《Mr·雷》的主角是有“小張柏芝”之稱的貢米,這正是網絡劇節約成本的慣手段之一,一般會選擇找三線的演員來演,片酬相對低很多。網絡劇也讓許多熱愛拍戲的非科班演員擁有表演的機會,“我們選擇演員更看重能力而不是名氣,只要他敢演,我們就敢用”。愛拍戲的網友也擁有更多機會,許多的網絡劇的導演都是新人,他們具有更豐富的創意和更為嚴格執行力。
三、網絡劇發展的一些問題及改進的方式
盡管現在網絡劇大有取代電視劇,成為人們業余精神消費的主要糧食之勢,但是網絡劇的發展的過程中還是會遇到與專業影視劇創作相同的問題——追尋消費主義的享樂精神、主流意識形態的缺乏以及原創力的缺乏等。消費主義傾向、主流意識形態的缺失、道德標準的失衡對于網絡劇的健康發展產生了一系列負面的影響,網絡上產生了一些不利于社會發展的網絡劇。2009年開始,國家廣電總局出臺了《關于加強互聯網視聽節目內容管理的通知》,對于肅清這些帶來極大社會危害性的網絡劇有一定積極意義。但從根源上來說,創作者還是應該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多拍攝體現主流價值的積極向上的作品,為我們的年青一代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在傳統媒體逐漸衰落的時代,網絡短劇的興起是必然的。作為影視劇與網絡聯姻的傳播更高效、受眾范圍更廣泛、人民大眾更喜愛的網絡劇,應該肩負起歷史的使命,摒棄那些有失道德標準的庸俗、低俗、媚俗風氣,摒棄一味追求觀賞性;提高作品的原創力、藝術性和文化性;體現主流的文化價值觀,在無形中引導廣大受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參考文獻:
[1]張超然.我國網絡自制劇的發展弊端以及未來前景[J].今傳媒,2014(07).
[2]冷凇,張麗平.中國網絡自制劇的發展與未來走向[J].當代電視,2015(04).
[3]丁濤.視頻網站行業自制內容與第三方內容的協調機制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