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分析語文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現狀,從激發(fā)學生敢于想的意識、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課前課上課后科學結合、代入式思維培養(yǎng)、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等方面研究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6-0037-01
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生在學習上不能只是一味埋頭學習,學生還要多多思考。西方發(fā)達國家很重視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而我國由于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多數教師一味追趕教學進度,忽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更不用說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一、語文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現狀
由于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少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也很少接觸到批判性思維。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當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文章欣賞與分析時,對于教案給的“標準性參考答案”盲目信從。學生寧可對自己的想法進行否定,也不會去懷疑“標準性參考答案”的正確性,這樣就造成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嚴重缺失。初中階段是對學生進行素質塑造的最好時機,學生在這個時期對于事物也具有一定的想法和觀點,具有創(chuàng)造性。作為教師,要引導好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建立。
二、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意義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學好語文是運用好語言的前提。批判性思維對于學生的個性成長、獨立見解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也有著重要推動力。在這個信息發(fā)達的年代,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才能客觀地看待問題,這就要求學生要有批判性思維,才不會被大量的信息所干擾。作為初中生,是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的最佳時期。因此,教師要充分重視,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培養(yǎng)好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三、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主要策略
批判性思維屬于多方面發(fā)展的思維,屬于創(chuàng)新性思維。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去多方面思考問題,客觀地看待問題。
(1)激發(fā)學生敢于想的意識。常言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主要原因就是每個讀者對于文章的理解都不同,思考的方向也不一樣。通過對本校各班級進行實情考查發(fā)現,大多數學生思維被文章束縛,多數學生思維受到限制,更不要說有批判性思維。作為授課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跳出傳統的思維模式,讓學生不僅僅跟隨教師的授課思維,更要有自己的獨立見解,敢于質疑,以批判性的眼光去思考和看待問題。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主要是讓學生改變思維方式,重中之重就是讓學生敢于想,從不同方面思考,跳出思維定式才能有批判性思維。
(2)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不斷向前發(fā)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與之前不一樣的批判性思維,就是一種思維創(chuàng)新。以前的學生,多數是“讀死書,死讀書”,缺少獨立的自我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隨著時代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受到普遍歡迎。通過跟班實驗研究發(fā)現,在語文課堂中,通過精心設置情境問題,可以帶動學生主動思考,并引起學生的思維沖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學生思考問題時逐漸從批判性的角度進行考慮,大大改變以前的死板思維。
(3)課前、課上、課后科學結合。教師在授課之前,將要學習的內容安排下去,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并要求學生在閱讀之后自我設疑。在不明白的方面設置疑問,自我去深層思考,為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效率進行了鋪墊,也為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打好基礎。教師在授課時,對文章設置不一樣的問題,積極引導學生思考,不讓學生只是表面地從課后習題設置的問題方向思考,而是跳出思維定式,以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地將問題解決。這樣,逐步對批判性思維進行訓練,讓學生習慣批判性地看待問題。課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總結工作,及時掌握文章主旨,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4)代入式思維培養(yǎng)。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將自己的思想滲透到文章之中,讓學生在學習文章的時候有一種代入感。這樣,學生就能將自我實際生活感受與文章的內在感受結合到一起,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5)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僅僅靠課堂上的理論講解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教師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高訓練。教師本著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意愿,對文章進行精心分析,然后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典型習題,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在習題訓練之后,教師通過對習題的講解與總結,讓學生對批判性思維有更深一層的理解。要注意,在進行訓練的同時,教師要掌握好習題梯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調整好習題的難度。這樣,經過科學的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四、結束語
在初中階段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更深一層的理解,也有利于學生個性和人格的發(fā)展,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作為語文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精心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壽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導刊,2010(07).
[2]代順麗,王榮生.語文閱讀教學有效問題的本質特征[J].課程·教材·教法,2014(08).
[3]吳格明.批判性思維素養(yǎng)應當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目標[J].課程·教材·教法,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