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江豪 (河南大學 475001)
?
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與實現路徑分析
栗江豪(河南大學475001)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逐漸在大學校園中普及。作為一種速度極快的傳播媒介,網絡在高校中對學生的行為模式、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等有很大的影響,并且形成了校園網絡文化。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網絡對學生的影響不僅為其帶來了機遇,也為其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本文將對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進行分析,并探討其實現路徑。
關鍵詞:高校;校園網絡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路徑
在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網絡在高校的普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園網絡文化,其對高校學生的成長帶來一定的影響。根據我國高校運行的實際情況來看,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但是,在高校利用校園網絡文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還要避免負面影響因素阻礙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開展。
(一)對學生的導向功能
1.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由于校園網絡文化具有豐富多彩的內容,并且能夠利用網絡進行快速傳播,所以在高校中的學生很容易受到校園網絡文化的影響,在思想觀念上逐漸發生轉變。其中一些積極向上的健康網絡文化能夠讓學生與教師的信念得到統一,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會受到社會上各種言論的不良影響,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開展學習,并且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2.引導學生的行為習慣。一方面,高校會制定學生和教師行為規范標準,用以對教師和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而校園網絡文化屬于校園文化中的一部分,所以教師和學生在接觸校園網絡文化的時候會受到強制性的約束。另一方面,校園網絡文化具有一定的自律性,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學生和教師都能在日常的校園活動中自覺遵守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
3.引導學生的價值取向。大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念的形成階段,其容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在學生接觸到校園網絡文化的過程中,能夠在校園網絡文化中獲得各種各樣的價值觀念。所以通過對校園網絡文化的利用,能夠讓學生的價值取向得到正確的引導。
(二)對學生的教育功能
校園網絡文化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學生在校期間會受到各種不同校園文化的影響。通過對校園網絡文化的利用,學校可以將學校的各種教育資源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能夠及時掌握校園動態以及學風建設等各方面的內容,同時幫助學生及時掌握社會動態,還能讓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得到提升。
同時,校園網絡文化能夠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對學生的價值引導,能夠讓學生擁有甄別校園網絡中的信息,并且將對自身有利的信息收集起來,將對自己不利的信息舍棄。通過在校園網絡中加入一些對學生成長有利的信息,能夠讓學生在接觸校園網絡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吸收這些有利信息,從而讓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凝聚功能
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能夠讓有相同價值觀念的教師和學生通過校園網絡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間的認同能夠讓其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得到歸屬感,從而形成更好的個性,并且獲得與人相處的基本技能知識。
(四)篩選功能
通過對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和管理,能夠讓其展現出符合高校教學目的的內容,從而對學生和教師產生相應的影響。而對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和管理本身就具有篩選功能,其帶有目的性的管理就是最好的證明,因為通過對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和管理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在社會核心價值體系下建設和管理校園網絡文化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對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很大影響。為了讓高校的教學活動更好地開展,就必須要實現高校校園文化的網絡化和信息化發展,而通過對校園網絡文化的合理建設和管理就能實現這一目的。而在開展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指導思想,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可以將社會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的核心指導。這樣不但能讓教師和學生在接觸校園網絡文化的時候了解社會的需求,還能讓學生的價值觀念得到健康發展,從而完成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構建完善的校園網絡體系
1.優化校園網絡系統化建設的資源配置。在對校園網絡體系進行構建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校園網絡系統建設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保證學生能夠充分利用網絡文化資源開展學習活動。
2.優化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軟硬件配置。校園網絡硬件和軟件的建設對網絡的正常使用而言有重要意義,其會直接影響教師和學生使用網絡的積極性。所以在開展校園網絡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軟硬件建設的資金投入,從而讓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得到基本的保障。
3.提升校園網絡文化服務水平。在教師和學生使用校園網絡的過程中,學校必須要加強對校園網絡文化服務水平的建設。其中主要是對校園網絡的使用進行說明,同時對網絡進行必要的維護,還要及時對軟件和硬件進行升級,從而滿足教師和學生對校園網絡的需求。
(三)增加校園網絡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1.校園網絡文化內容建設的原則。在建設校園網絡文化的過程中,首先就要以自身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然后結合教師和學生的整體需求開展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其次要在建設校園網絡文化內容的時候帶有一定的目的,讓文化建設內容的選擇具有方向性;最后要根據內容的重要性對其進行篩選,從而保證校園網絡文化中的內容都是教師和學生需要的。
2.內容建設的方法。在建設校園網絡文化內容的過程中,首先要通過有效的措施建立校園網絡文化品牌,讓其在師生中建立良好的形象;其次要對內容進行主體的劃分,并建立相應的模塊;然后要在全校師生的合作下完成內容建設,讓校園網絡文化的內容滿足師生的需求;最后要在校園網絡文化的內容中添加網絡安全教育相關知識,保證師生在使用校園網絡時的安全。
(四)完善校園網絡文化相關機制
在校園網絡使用的過程中,學校必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讓教師和學生在使用校園網絡的時候受到一定的約束,從而規范師生的行為。同時,要建立起完善的校園網絡運行機制,對其中的管理人員進行行為規范,讓校園網絡在管理中正常運行。另外還要有校園網絡文化內容添加制度,從而保證校園網絡中的內容都是積極向上的。
校園網絡文化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高校在開展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把握其中的要點,從而保證其能為學生和教師的正常學習和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劉帥. 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開發與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3.
[2]張英琦. 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3.
作者簡介:
栗江豪,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影視傳媒、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