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蓓蓓?。o錫太湖學院 214000)
藝術類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
武蓓蓓(無錫太湖學院214000)
藝術類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是當今高校畢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藝術類大學生就業率,緩解其就業壓力的重要環節。針對制約藝術類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因素,應采取加強對藝術類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等措施引導、促進其就業、創業。
高校畢業教育;藝術類大學生;就業創業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藝術類學生的就業問題成了社會的關注熱點話題,近幾年來,隨著藝術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藝術類大學生畢業人數在不斷地增加,學生的就業問題也越來越被引起重視。近年來,在院校中開展的就業創業教育,讓大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實踐,為大學生創造大量學習機會,在其中大學生表現出了強烈的創業熱情,但大學生缺乏創業實踐和技能。在學校教育中,要讓學生學會根據自身條件和特點選擇就業崗位,促進學生順利就業,提高學生在未來工作中的順利發展。
結合當前藝術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教學當中教師的教學理念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需要,以至于學生畢業后在能力上達不到實際工作中的要求;在學校教學中,對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指導教學不重視,僅僅以課本上有限的知識進行教學,沒有聯系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應用到學生的教學中。在當前社會發展中,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要,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好,藝術類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身能力的提高,對我國社會的發展和減輕學生壓力,培養社會新型人才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更清楚的了解大學生當前的教育的現狀,存在的問題等,就要從教學中學生對就業創業的的理解上、態度上、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上著手進行教學。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在知識和經驗上的不足,學生自身的抗壓能力比較弱。目前的教育模式還沒有完全脫離傳統教育的模式的影響,教學中依然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大部分只是還是依賴于書本上,在這樣的教學情況下,學生最多也僅僅是掌握了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缺乏實際的表現能力。在教學中有一部分教師缺乏就業創業教育這一方面的豐富經驗,所以對于學生在就業創業教育中不能提供太多的幫助和學習上的指導,導致了學生在學習資源上的缺乏。在當今社會提倡新型人才的影響之下,藝術類院校要跟隨時代的發展,在對學生的實際教學中把培養具有創業能力的人才的教學目標落實下來,引導學生勇敢創業,多為學生組織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上的共同提高。
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都離不開教師的合理指導,若果學校缺乏有關方面的教師,那么學生的教育工作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學校中建立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院校教育中,從事就業教育的教師大多缺乏自身的創業經驗,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學,所以學校應該重視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在學校中建立專門的就業創業學習小組,為教師更好的實行教學任務創造條件,學校要定期讓教師多參加各級各類的創業培訓,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從而更好的進行教學工作。在教學中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明確教學方向,要求教師不但能講授專業知識,還能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教學實踐工作,只有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才能提高教師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個體素質。在教學中,要建立合理的教師培養考核機制,促進藝術教師隊伍的健康和諧發展,高度重視教師工作,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教學之余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從而適應新的教育形式的發展需要。學校要適當加大教師外出學習機會,讓教師及時掌握最新教育形勢,從而進行教學安排。學校要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認真落實各種獎勵措施,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為教師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在教育中,教師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高低,以及自身素質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結果的好壞,教師自身有了高水平的專業創作能力,才能指導學生學好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優秀的有經驗的教師更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創業意識,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創業的意義和價值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創業的內涵,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理想和創業信念,培養創業精神,為將來走向社會進行創業打下基礎。
在學校教學中,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為學生創造就業創業活動平臺,從而鍛煉大學生在就業和創業中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大學生開展職業技能、創業比賽、知識培訓等活動,提高學生自身能力,從而激勵學生自主創業。在教學中,除了對學生知識上的教學以外,還應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觀察、自我發現、自我學習知識整理、自我創造能力培養等,使學生能在藝術學習中達到正真的高水平;在活動過程中,還要讓學生大膽表現自己,發揮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讓學生認真的對待每一次活動。學校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自主創業能力,從而滿足社會對創業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學校組織的創業活動中,學校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大學生學會創造、學會學習、學會發展,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根據社會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對學生開展全面的教育活動,結合學校專業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創業培訓計劃,利用創業教育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進行一些能力范圍之內的、風險小、見效快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在這一過程中帶來的成就感和樂趣,通過活動提高學生創業能力。
隨著近年來社會上對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的不斷重視,學校在指導學生就業創業各方面的教學有著很大責任。在藝術院校教育中為學生開設就業創業指導教學,可以讓大學生有足夠的心理面對就業,以積極的心態面向社會,讓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技能,為自己就業時能準確定位,做好準備。在學習中大學生要端正思想,樹立積極的就業態度,平時注意收集就業信息,通過實踐活動提高交際能力,在學習期間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滿足社會的需求,讓學生建立健康的心理,面對挫折要適時進行調節,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為將來的就業創業做好準備。
[1]孫玉賢.對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理性思考[J].社科縱橫,2014(11) :155-156.
[2]姜紅仁.以創業教育提升大學生就業力[J].江西教育科研,2012(11)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