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博
?
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許博
摘要: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推動行政事業單位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由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推行比較晚,很多單位內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資金管理監督不到位的因素,越來越多的問題暴露出來,并嚴重影響到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進行。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加強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
關鍵詞:內部控制;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1.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不到位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剛剛起步,2014 年1月才在單位推廣執行,單位領導普遍存在著重視單位全年財政撥款收入是多少,全年支出是多少,對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建立、及管控流程不夠重視,認為只要把好收入支出關口,建立內控制度既浪費人力,又浪費財力,內控制度可有可無,對單位的經濟管理和經濟活動沒有什么不良的影響。其次是單位領導在任期內的考核指標主要是稅收收入、GDP的增長,黨風廉政建設、社會綜合治理等指標,缺乏對單位領導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實施的全過程考核目標和措施,也是造成單位領導不重視內控制度建設的原因之一。
2.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推行比較晚,很多單位內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單位層面組織架構不明確,職責分工不清、關鍵崗位責任制不落實等問題。第二是單位業務層面如單位預算業務、收支業務、采購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建設項目、合同業務等經濟業務內控制度和措施不健全。
3.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方法不完善
針對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和單位層面的經濟活動存在的風險,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方法主要有:(1)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這條不少單位就做的不完善,不少單位以人員少為借口,很多不相容崗位沒有實際分離,存在著很大潛在經濟風險。(2)內部授權審批制度。不少單位一支筆簽字,對重大經濟事項、開支沒有明確的標準,一般由一把手說了算,沒有經過集體決策和會簽的流程,往往會存在一定的經濟風險和腐敗的發生。(3)歸口管理。經濟業務沒有實行歸口管理,存在著一定形式的風險。(4)預算控制。行政事業單位往往重視資金支出管理,忽視預算控制,對預算調整、預算結轉結余控制的不夠好,隨意性很大,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經濟風險。(5)財產保護控制。現在不少單位往往只重視貨幣資金的管理和控制,對于存貨和固定資產以及其他資產重視不夠,存在存貨不驗收,固定資產長期不盤點的問題,造成了資產賬實不符的問題非常突出,極易造成資產的浪費和閑置,以及資產的跑冒滴漏。(6)會計控制。有些單位會計機構不健全,有無證上崗的現象,內部牽制制度不完善。(7)單據控制。財務對單據審核不嚴格,有假發票,假單據入賬的現象,造成了單位經濟活動的風險。(8)單位信息內部公開制度不完善。單位對內部信息公開不及時,不具體、不準確、不完整,存在應付現象。
4.財務軟件系統缺乏數據分析、云計算功能
財務信息化管理既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又減少了辦公成本,但是目前的財務軟件系統缺乏數據分析模塊,不能提供數據分析指標,缺乏大數據、云計算模塊,已不適應形勢的發展需要。
1.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對內部控制認識
加強同單位負責人的交流和溝通,使單位負責人在交流和溝通中逐步認識到單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變被動為主動,其次是從國家頂層設計推出對單位負責人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目標考核,作為領導晉升、提拔的一項必要依據。
2.健全單位內部控制和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使單位層面組織架構明確,職責分工清晰、關鍵崗位責任制落實,其次是對單位業務層面如單位預算業務、收支業務、采購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建設項目、合同業務等經濟業務內控制度和措施加以細化,適應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1)預算控制。行政事業單位收支的依據是經過批準的預算,所以預算是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預算控制主要包括預算編制、執行、分析、調整、考核控制。
(2)收支控制。收支是行政事業單位一項重要的經濟活動。收支控制要做到收入來源合法合規、應收盡收;支出審批程序合理,嚴格開支標準;收支核算及時準確、嚴禁賬外設賬;財政票據管理規范、嚴格使用范圍。
(3)資產控制。資產作為行政事業單位重要的經濟資源,是行政事業單位從事業務活動并履行職責的物質基礎。也是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過程中較為薄弱的環節。資產控制要做到資產配置合理高效、提高資產使用效能:貨幣資金收付流程嚴格規范、防止資金短缺;固定資產及物資保管賬實相符、防止資產流失。
(4)采購控制。采購控制就是要保證單位各項采購業務符合政府采購政策,做到采購業務納入部門預算,編制采購計劃;采購方式嚴格審核,符合采購政策;采購過程公正透明,程序合法。
(5)信息系統控制。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加強內部控制,對信息系統建設實施歸口管理,將經濟活動及其內部控制嵌入單位單位信息系統,減少或消除人為因素,保護信息安全。
3.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方法
針對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面和單位層面的經濟活動存在的風險,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主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1)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不相容崗位分離的核心是內部牽制,一般情況下,單位的經濟活動通常有授權、簽發、核準、執行、記錄五個部分,如果上述每一部分都有獨立的人員分別實施和執行,就能夠保證不相容的崗位互相分離,從而發揮內部控制制度的牽制作用,在業務處理中要避免授權人與財務部門的執行人存在夫妻關系或直系血緣關系,授權單位的執行人應定期輪換,不能定期輪換的也要經常審計。(2)內部授權審批制度。對重大經濟事項、開支要有明確的標準,建立重大經濟活動、經濟決策實行集體決策、專家論證和技術咨詢相結合的控制制度。(3)預算控制。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從預算編制、批復、執行、決算的全過程的監督和控制。(4)財產保護控制。單位既要重視貨幣資金的管理也要重視存貨和固定資產的管理,加強存貨的驗收和出庫的管理,對固定資產應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盤點制度,對盤點查出的問題,分清責任,及時處理,保證做到賬賬、賬實相符,杜絕資產的跑冒滴漏。(5)會計控制。健全單位會計機構,改善會計人員的結構,加強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完善會計內部牽制制度。(6)單據控制。財務對單據嚴格審核,杜絕假發票,假單據入賬的現象。(7)完善單位信息內部公開制度。通過單位內網公開單位各項明細的資金收入,設備購置,三公經費和其他開支的明細賬目,對單位的重大經濟活動和重大決策也要及時公開。
4.加強單位會計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第一是建立科學量化的標準和可操作性,容易執行的各種業務流程、業務規范,開發數據分析監控預警等大數據平臺。第二是建立和完善各種內部控制制度和管理規則。
5.加強輿論宣傳
通過報紙、雜志和單位內網、知識競賽的形式積極宣傳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僅僅是讓單位領導了解,也要讓單位的每一位職工了解內控制度,形成人人遵守單位的內控制度和人人監督單位內控制度的氛圍。
6.推進內控體系長效機制建設
根據新的變化和要求,及時優化流程、控制風險、完善制度、不斷修訂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打造行政管理的升級版和長效機制。
(作者單位:平邑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