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
營改增對企業相關業務的會計問題影響
張海霞
摘要:營改增的實施是我國稅制應對時代發展的一項重要變革,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本文通過對營增改實施的意義進行分析,探討營改增對企業相關業務帶來的影響,從而探討應對策略,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營改增;相關業務;會計問題;影響
營改增作為我國稅務制度改革的一項重大的舉措,不僅對企業的發展起著有效的推動作用,還對企業內部相關業務的會計問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如何應對當前營改增所帶來的影響,應對會計風險,是當前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營改增是我國2012年1月1日起在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重要內容,也就是企業原來繳納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從我國稅收長遠的發展來看,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完善是我國稅收制度發展的必經之路。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實行對我國稅收體制進行了部分的改革,也引導了我國稅收制度的發展方向,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展第三產業和服務業,使產業的發展更加的細化,有效的促進我國產業的不斷優化和升級。營改增稅收制度涉及國家和企業之間的稅收關系以及企業之間的相互競爭關系,是我國稅收制度的重要變革。
(一)對企業發票管理的影響
增值稅發票是眾多會計憑證中最特殊的一種類型,營改增之前企業要繳納營業稅并沒有涉及增值稅的發票問題,也沒有增值稅的相關說明。而實施稅務改革后營改增中增值稅涉及到企業交易雙方的經濟利益問題,而增值稅的專用發票是購買方用于抵扣稅額的重要基礎。因此在這種稅收制度下,相關的企業實施營改增稅收制度后有關的部門要對增值稅的專用發票進行嚴格的審核和管理,并培訓企業的相關人員加強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用途的了解。相關的稅收部門要嚴格審查企業在交易環節中涉及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相關問題,如開票的時間、開票規范性的文件等等,避免企業人員不熟悉相關的規則而在企業交易業務中出現不合法使用現象,從而出現涉稅風險。企業的會計人員在展開會計業務時要針對技術上的問題及時的適應營改增的相關標準和技術要求,盡快的調整會計技術上的問題,適應營改增的發展,從而促進企業健康的發展。
(二)營改增對企業經營收入核算的影響
我國的稅收制度將營業稅納入到價內稅的范圍當中,是含稅價格,企業獲得應稅服務銷售額應當全額納入到稅收當中。而增值稅屬于價外稅,計算時應當與價內稅相互分離。營改增后成本的入賬價值與進項抵扣額兩者之間有很大的關系,導致企業經營利潤受到很大的影響。例如某公司作為一般的納稅人,為了產品的推廣而做廣告,一次性支付給廣告公司廣告費。那么該企業與廣告公司之間在營改增之前都有義務繳納5%的營業稅,但營改增之后稅率調整為6%。那么營改增之后該企業成本降低了,從而獲得了減稅效應。廣告公司雖然營業收入減少,最終應繳納的稅費相應的減少了。
(三)營改增對企業納稅的影響
營改增在全國范圍內逐漸實施后為企業的發展營造了公平的競爭環境,也對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起到很大的作用。營改增有效地降低了企業稅負水平,但有些行業的稅負水平卻在不斷的升高,其主要原因是納稅人的身份以及適用稅率的確定是關鍵性的因素。營改增稅務制度規定年應稅銷售額達到500萬以上且會計核算健康的企業納稅人才有其優惠的條件。例如物流業屬于小規模的納稅人,因此適用于簡單計稅的方式,因此增值稅要按照應稅服務銷售額來計稅,因而物流企業所繳納的營業稅由以前的3%的營業稅改為3%的增值稅。稅率從未發生變化,但消除了重復征稅的現象。營改增之后企業所得稅的變化與經營利潤有很大的關系,隨著經營利潤的增加,企業所得稅也會隨之增加。
(四)營改增對企業財務指標的影響
企業在繳納營業稅時主要經營的業務收入是含稅收入,營改增之后企業的增值稅部分是價外稅,與原來的銷售價格相互分離,主要經營的業務是不含稅收入。營改增之后企業的凈利潤率出現降低。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也不是所有的企業凈利潤率會降低,也有的企業將銷售的價格提高,從而增高了企業的凈利潤率。
(五)營改增對企業產品定價的影響
營改增影響著企業對產品的定價策略,因此需要企業的相關財務部門做好應對營改增稅收制度的措施。營改增對企業產品定價的影響主要原因在于營改增之后稅收的種類發生了變化。新稅收制度之后,企業就必須針對產品原有的價格進行調整,確保企業的經營利潤不會受到新制度的影響而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例如交通運輸行業在新制度實施之前一項運輸業務的收費價格中要扣除3%的營業稅。新制度實施之后,增值稅稅率為11%,那么企業的利潤就會出現嚴重的下降。因此新制度的實施對企業的利潤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也促使有些企業將產品銷售的價格太高,在滿足新稅收制度的基礎上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
(一)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規劃布局工作
首先企業要對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各項標準和相關的規定深入透徹的研究,預先分析營改增對企業各項業務的影響,在這一環節中企業可以邀請相關的專家參與到分析當中,做好應對的措施。其次企業要針對營改增的稅收內容合理的調整業務,優化升級。最后企業要完善自身的業務流程,審核企業轉型后的效果,從而避免企業出現較大的財務危機。
(二)加強稅務風險的防控
企業的相關部門要對稅務文件認真的學習,及時掌握最新的稅收制度和相關的標準,及時與當地的稅務部門加強聯系,搜集相關的資料,總結發展的經驗,最好全面的規劃和布局。企業面對營改增新稅制度要加強與其他企業之間的溝通和合作,規避交易中的風險,降低企業的稅收風險。
(三)優化企業資產結構,提高經濟效益
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實行對我國的大多數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公平競爭的環境。企業要把握住發展的機遇,及時的更新企業的固定資產,改善企業的運營環境,更新運營設備,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從而促使企業具有良好的競爭優勢。
總結:營改增作為國家稅收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公平競爭的環境。因此企業要及時的調整經營策略,做好相關業務的會計問題,規避營改增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薛琴.營改增對會計的綜合影響研究[J].生產力研究, 2014,(05):33-37.
[2]耿貴珍,劉新梅,李善星,陳思穎,郭燕.“營改增”對企業會計處理及報表的影響分析——以交通運輸業為例[J].交通財會, 2013,(07):45-47.
[3]趙永波.“營改增”對企業財務和會計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03):16-17.
(作者單位:山西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