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瓊
?
論風險管理目標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
龍文瓊
摘要:本文首先對中小企業的界定及特點進行概述,解讀風險管理目標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重要性,明確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原則及思路,最后闡述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程序。
關鍵詞:風險管理目標;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中小企業僅僅是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的,因為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經濟體制、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的行業對中小企業都有著不同的定義,綜合來看,中小企業的界定還是從定性及定量兩個方面考慮,其中定性是指根據企業所屬不同的行業以及自身的管理模式進行區分計量,而定量則是以企業員工數量、產品銷量、資產總額等指標作為衡量標準。不同的中小企業都有自身的特點,但其共性特點可概括為:第一,中小企業數量眾多且分布極為廣泛;第二,中小企業發展不均衡,兩權高度集中;第三,中小企業管理體制普遍不規范;第四,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靈活性強,戰略調整相對容易;第五,中小企業抵抗風險能力差。
首先,從風險管理視角構建內部控制體系是中小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充分發揮其社會功能的客觀需要,中小企業在我國整體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構造市場經濟的主體,同時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力量,特別是近年來,中小企業在保障國民經濟適度增長、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其內控狀態也越來越被社會各界關注。
其次,從風險管理視角構建內部控制體系是中小企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中必須做的動作,全球金融危機給我國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很多企業在這場風暴中凋零,不得不面對嚴重虧損,甚至破產的局面,中小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差,內部管理也普遍存在較大的缺陷,在經歷了災難之后,中小企業對自身的發展進行了重新的思考,全球經濟一體化也在客觀上要求中小企業必須做改變,企業管理者必須加強風險防范意識,積極從風險管理視角構建內部控制體系,以減低企業的潛在風險,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可以說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開展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也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最后,從風險管理視角構建內部控制體系是中小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的需要,相關調查數據顯示,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有意愿將業務擴展海外市場,但企業的外部發展環境更加復雜,成本支出也逐漸加大,市場利潤空間被壓縮,企業贏利能力減弱,此外,國內市場本身在某些方面還存在缺陷,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中小企業向國際市場進軍,所以,構建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自身實力是中小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的前提條件。
1.構建原則
第一,成本效益原則,企業要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控制成本費用的支出,將有限的資金運用到對企業長遠發展有最大幫助的項目中去;第二,有效性原則,該原則要求企業對自身業務流程和內部結構進行比較分析,從加強可理解性的角度幫助內部控制人員更好的執行控制體系;第三,針對性原則,該原則要求企業對內部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保證企業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與風險控制要點相匹配,風險的控制過程重點突出;第四,前瞻性原則,該原則要求企業根據歷史上已經發生過的風險事件來設計內部控制體系制度,將歷史作為一面鏡子來預判企業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并提前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達到風險事前控制的目的;第五,職權分離原則,該原則要求企業對不相容職位進行分離,最大程度的防止職務犯罪。
2.構建思路
從目前情況來看,因為中小企業的資金實力及企業生產規模有限,致使其不能像大型企業一樣去設立專門的內控部門,制定縝密的內部控制計劃,也不愿花費過多的成本從外部聘請專業審計單位對企業進行監督考核,使企業風險管理目標下的內部控制體系構建成為難題。所以,中小企業要對自身的特征進行深入分析,從戰略定位角度出發找到主要風險點,并根據這些風險點有針對性的建立起內部控制體系。
1.分析企業經營特征
不同的中小企業在內部控制建設上會有不同的需求點和側重點。此外,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還要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做出調整,企業必須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所處的經濟環境,并充分了解市場準則、納稅申報等法律法規,規避法律風險的同時,也利用法律來維護自身權益,及時掌握國家優惠政策信息,正確而理智的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使企業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2.定位企業的戰略目標
從目前實際工作情況來看,我國部分中小企業沒有戰略發展規劃,甚至有的企業誤將工作計劃當做戰略,使企業的長期發展陷入無方向狀態,為此,中小企業要設定獨有的戰略模式,并使其與內部控制建設相互作用。
3.分析日常生產經營中的風險點
企業需找到生產經營中的風險點并加以控制。企業的經營風險存在于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對不同業務模塊中存在的風險要制定不同的控制策略,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開展內部控制工作。
4.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實施、調整
事實證明,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心,任何管理活動的開展都不能游離于內部控制之外,在客觀的風險環境下企業要識別各環節風險點,并圍繞這些風險點來開展內部控制工作。企業要在內部進行風險管理文化宣傳,充分調動企業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使其能夠主動的參與到企業內部控制活動中來。另外,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每個階段都會面對不同的風險威脅,則就需要有不同的內部控制戰略來指引工作方面。所有的體系、制度在理論都近乎完美,只有經過實際應用才能發現其問題所在,因此,企業風險管理目標下的內部控制體系不能永遠固化,應該結合企業所處不同發展階段及實際經營狀況而進行適當的調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其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燕.淺談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貿,2014(19).
[2]王蘭芬,崔樹茂,韓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研究[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2).
[3]王寧.論風險管理視角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J].當代會計,2014(12).
(作者單位:四川省宜賓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