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友員
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探討
喻友員
2009年4月《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力爭用5-10年的時間,使我國的會計信息化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實現此目標的一個關鍵環節是要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人才建設,這方面高等院校責無旁貸。然而從近年來企事業單位反饋到高校的信息來看,許多高校培養的會計信息化人才適應不了日益發展的信息化建設需求,問題出在哪里?當前主流的觀點是:高校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明晰,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匹配不到位,影響了人才培養的效果。那么,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會計信息化人才到底應構建什么樣的課程體系?
1.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定位。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辦學定位的本科院校,相對于科研型本科院校來講,應用型本科院校更為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科技運用、推廣、轉換及創新能力,更為注重與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相適應,市場需要哪方面的應用型人才,學校的培養重點就定位在哪方面。同時,應用型本科院校又有別于高職高專院校,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是面向生產、服務、建設、管理第一線的技術型人才,相比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的人才,他們無論在知識更新能力還是專業提升能力甚至綜合素質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
2.會計信息化人才專業能力分析。一般來說,專業人才的能力主要由公共能力、專業能力和發展能力等要素構成,其中專業能力是區分不同類型人才的主要標志,也是高校設置課程體系的主要依據,會計信息化人才首先必備的基本能力便是專業能力。
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的核心組成部分,要勝任會計信息化工作,需要專業人員具備財務會計、審計、管理、計算機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當然人才有層次之分,會計信息化人才同樣不例外,不同層次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專業能力也應有區分。一般來說,初級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專業能力應達到掌握會計基礎知識,熟練掌握office等辦公軟件的日常使用,熟悉計算機的軟、硬件基本知識,熟練掌握常用企業管理軟件和財務軟件的操作使用,經過短期培訓,可以操作新的企業管理軟件和財務軟件;中級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專業能力應在達到初級會計信息化人才專業能力的基礎上,掌握中高級財務會計知識,熟悉企業整體業務流程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掌握計算機軟件、硬件以及計算機網絡的維護和維修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數據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應用,熟練使用各種會計軟件和企業管理軟件,特別是要善于用業務數據制作各種動態信息,以幫助領導做出決策;而高級會計信息化人才,除具備中級會計信息化人才的所有能力外,還要有寬闊的經濟管理視野,深入理解會計信息化運行的邏輯,把握會計信息化發展趨勢,善于發現財務數據中隱藏的問題和機會,可以熟練運用會計信息化的決策功能。
3.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目標。根據上述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定位和會計信息化人才能力分析,我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目標以達到中級會計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比較合適,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也應基于中級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構建。
按照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的一般規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必須從培養學生公共能力、專業能力和發展能力等多維度能力去構建,限于篇幅,本文僅從專業能力的培養方面展開探討。根據前述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我認為,會計信息化專業課程體系除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等專業課程外還至少應包括以下與會計信息化直接高度相關的課程:
1.數據庫應用。由于目前所有主流會計信息系統都必須以獨立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來管理經濟交易或事項中產生的海量數據,因此,開設數據庫應用課程十分必要,否則,學生在實際應用財務軟件中碰到與數據庫有關的問題很可能束手無策。比如:我們在教學中一般會要求學生安裝用友、金蝶等軟件用于實驗,但許多同學就是安裝不好,其中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不會安裝數據庫管理系統,也不知數據庫是干什么用的,為什么事先要安裝。現在不少應用型本科院校基本都開設了數據庫應用這門課程,但據調查,很多學校所開設的數據庫應用課程還是以Visual Foxpro或Access等早已過時的軟件進行講解,這是不可取的,目前國內主流會計信息化軟件大都以SQL server作為后臺數據管理工具,因此,建議以后該門課程應該是基于SQL server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比如SQL server 2008等。課程內容應包括數據庫的基本理論知識,數據庫的創建、備份和維護,數據表的創建、修改和刪除,索引的創建和管理、視圖的創建和管理、SQL server的安全性管理等,48個課時,理論和實踐各占一半比較合適。
2.會計信息系統理論。盡管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但適度的會計信息系統理論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有了這些理論知識作基礎,將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遷移和發展能力,不至于在實際工作中碰到沒學過的財務軟件就無所適從。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應達到使學生理解和初步掌握在計算機和網絡環境中會計信息化是如何實現的,會計信息系統一般包括哪些子系統,各子系統有哪些主要模塊,子系統內部是如何進行數據處理和存儲的,子系統之間又是如何進行數據傳遞的等,這些內容相對比較枯燥,因此,對授課老師的要求較高,要盡量做到深入淺出,否則達不到預期效果,課時安排32比較合適。
3.會計信息系統實驗。該門課程以實用為主,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一種主流財務軟件的使用方法,同時也通過對主流財務軟件的使用,加深對會計信息系統理論知識的理解,授課內容應包括總賬管理系統、薪資管理系統、財務報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采購管理、銷售管理、庫存管理、存貨核算、及應收應付款管理等內容,課時安排32。
4.電子表格在財務中的應用。企業實際財務工作中,電子表格尤其是Excel的應用十分普遍,雖然現代主流財務軟件在數據處理方面功能已經很強大,但仍有許多數據處理是需要電子表格進一步加工的,比如管理會計、財務管理中的許多數據分析如果借助Excel進行處理,會大大提高效率。當然,Excel等電子表格軟件在這些方面的應用,需要用到很多日常辦公時很少使用的函數和高級技巧,有些時候甚至需要VBA等編程工具,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靠自學不易達到目標,需要專門開設課程來實現專業能力的提升,課程安排以32課時較為合適。
5.XBRL財務報告。近年來,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XBRL)已成為會計信息化中的一個熱點問題,XBRL格式的財務報告徹底顛覆了傳統的財務報告形式,它不僅能將傳統財務報告轉換成通用的數字文件,而且包含的信息也不再局限于財務信息,還包含非財務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樣性的需求。由于在此格式文件下,所有數據都被賦予了與之對應的標記,有助于提高數據的利用效率,因此,大大提高了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可比性和公開透明性。當前,財政部正在大力推進XBRL在企業的實施,作為未來的會計信息化人才,XBRL財務報告必須學習,當然,考慮到要真正掌握XBRL,要有較高的計算機水平,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只要達到熟悉和初步掌握即可,課程安排以16課時為宜。
(作者單位:南昌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