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佳河北省樂亭縣湯家河高級中學
淺議高中體育安全事故的產生及預防策略
楊志佳
河北省樂亭縣湯家河高級中學
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我國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指示,到當代體育強國夢的提出,體育課程被放在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為了響應體育強國夢的號召,各個學校紛紛增加體育課程。
高中體育;安全事故;產生因素;預防策略
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我國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指示,到當代體育強國夢的提出,體育課程被放在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為了響應體育強國夢的號召,各個學校紛紛增加體育課程。伴隨著體育課程的增加,體育活動中屢屢出現的安全事故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引發這些安全事故的因素是什么,我們應當如何進行防御成為當前有關該課題的研究重點。本文旨在從三個方面完成論述。
(一)體育運動導致意外受傷
意外受傷是體育運動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安全事故類型,該安全事故發生的時間、場合都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幾乎發生在每個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身上。這類型的安全事故包括學生在跑步中用力過猛或者摔倒導致腳扭傷、關節扭傷或者韌帶拉傷等,學生在跳高跳遠的時候意外摔傷,在一些激烈的球類比賽,如足球賽、籃球賽時由于搶球等導致學生之間碰撞,就連一些在場外觀看球賽的學生也有被球砸傷的危險等等,意外受傷包括的范圍很廣,避免此類受傷對學生個人素質的要求也較高。
(二)體育運動引發疾病
體育運動引發疾病多是由于運動不當或者運動過量產生,這類安全事故發生在特定人群身上,即包含某類疾病的顯性或者隱形因素。一般來說,因為運動不當或者運動過量而引發的疾病大致包括四類,即運動性腹痛、運動性血尿、運動性昏厥和運動性休克。運動性腹痛多是由于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前吃喝不當或者飲用冷水等,使得內臟功能紊亂;運動性血尿是指學生在大量的體育活動后排尿出現粉紅色;運動性昏厥是指學生在運動后頭昏腦漲、眼前發黑;運動性休克則是指學生在運動時出現過敏性的休克癥狀,出現休克必須要及時送醫,否則會對學生的生命造成危害。
(三)體育運動導致猝死
所謂的由體育運動導致的猝死事件指的是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或者在運動之后的一到六個小時之內出現死亡現象,這種死亡并不是由于受到表面創傷,多是身體內部機能出現問題。產生猝死現象的學生大多都是在進行長跑,同時這些學生還罹患心臟病或者攜帶心臟病的隱性基因。這類安全事故在體育運動中不常見,但是也不能排除就不會發生,一旦發生,后果則十分嚴重。
總的來說,引發高中體育安全事故的因素包括三個方面,即教師、學生自身和教學環境,下面我們來進行簡單論述。
(一)教師因素
體育教師是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第一責任人,教師如果沒有履行好自己的責任,那么體育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則較為高。在當前雖然體育課的重要性受到教育界的重視,但是傳統的“重智輕體”的觀念依然存在,這就使得高中體育教學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主要表現為體育教師的安排比較隨意和教師上課的態度比較隨意兩個方面。這就導致大部分教師在高中體育課前對學生的動作規范要求不夠嚴格,學生對運動器材的使用也不太清楚,安全事故極易發生。
(二)學生自身因素
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他們是比較青睞上體育課的,高中階段的學生大多在15——18周歲之間,體育課上更能發揮其活潑興奮的特性,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由于心理年齡的不成熟,對于尚未發生的危險沒有意識,對安全教育認識不足,但是又充滿愛探險愛刺激的心理,因此發生安全事故也就變成經常性問題。
(三)教學環境
在很多高中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體育活動的場地安排不合理,尤其對于經費欠缺的學校,體育活動場地的安全設施設置根本不到位。例如有些高中學校為了節省操場空間,將學生進行跳遠和跳高的沙地與學生投擲實心球的沙地結合在一起,一個項目一個項目開展時危險凸顯的不明顯,但是當幾個活動同時開展時跳高跳遠的學生就很容易被投擲實心球的學生砸傷。再比如有些學校沒有鋪設塑膠跑道,這樣學生在進行跑步鍛煉時就很容易因為跑道的坑坑洼洼而摔倒和擦傷。
上文我們分析了從教師、學生的教學環境三個方面分析了引發高中體育安全事故的因素,下面我們依然從三個方面來談一談如何預防高中體育安全事故。
(一)教師方面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一定要在體育課上負起責任,例如在每個學期的第一節體育課上,教師就應當向學生講解下該學期體育課所要開展的活動及達成的體育目標,讓學生對本學期的體育學習做到心中有數。在學習每一項新項目時,教師應當給學生講解清楚在鍛煉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及身體表現特征,那些學生不適合進行該項目的體育鍛煉也要了解清楚,及時叫停這些學生的體育活動,還要給學生詳細的示范體育器械的使用等。
(二)學生方面
學生要及時向體育教師匯報自己的情況,不能一味的逞英雄,如果身體不允許進行某項體育鍛煉時一定要給教師說明,不能因為愛面子而隱瞞不報。此外,學生還要增強其安全意識,多接觸一些安全事故的書籍,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三)學校方面
在體育活動場所方面選擇一定要合理,學校應當轉化其“重智輕體”的思想,學校的資金不能全部投入到文化課程的設備更新之上,也應當適當挪用經費到體育場所的建筑上,資金充足的學校可以在籃球場或者足球場安裝防護欄,防止學生打籃球或者踢足球時力氣過大而砸傷其他學生,還可以在操場上鋪設塑膠跑道,讓學生的體育鍛煉變得更安全。
[1]毛振明,賴天德.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J].中國學校體育.2006(06)
[2]丁志英.學校體育活動安全防范五注意[J].體育師友.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