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宏燕
?
淺議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編制和執行
鄒宏燕
摘要:本文從當前國內企業預算管理工作現狀分析入手,結合全面預算管理的概念,談談如何切實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并提升其執行質量,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管理;財務管理;全面預算
1.缺乏預算管理科學認識
管理意識決定管理行為,也對管理效果具有直接影響。當前許多企業的預算管理之所以無法取得實質性水平提升,首先就在于企業領導層缺乏科學的預算管理意識。認為預算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無法為企業贏得實質性經濟收益,預算編制脫離實際、一味追求“成功經驗”借鑒的現象也比較常見,從而讓預算編制及執行都無法真正為企業所需要,無法發揮出預算管理的積極作用。
2.財會隊伍素質有待提升
預算管理質量想要提升,不僅需要企業管理者提高認識,更加需要實際操作人員及管理團隊能夠適應企業在預算管理方面的實際需要。而就目前看來,許多企業的財會人員素質不夠高,理論知識不夠與時俱進,專業技能不夠扎實等,都直接影響到預算編制及管理制度的執行。
3.預算管理體系有待建立與完善
管理體系的不完善,不僅讓預算管理工作無法實現規范化與科學化,同時也深刻影響著整個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預算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先決階段,體系不完善,無法與內部其他管理工作形成聯動與協作,就容易發生預算執行不力、預算追加頻繁以及預算過程控制缺失等問題,難以形成體系化控制,無法實現現代企業對預算編制及管理提出的精細化要求。
4.缺乏監督約束輔助機制
監督與約束是現代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輔助,對于財務管理尤其是預算管理來說,如果缺乏監督約束機制,就無法實現有效的相互牽制與自我約束,無法打造一個更為科學嚴格的外在監控環境,這對于想要實現管理工作質量切實提升非常不利。
全面預算是擴大預算管理范圍、精細預算編制方法及管理流程,從而實現對各部門的管控與監督,實現內部管理功能1+1>2的效果。預算是控制企業各種財務及非財務資源有序利用并實現價值創造的管理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許多企業的預算管理僅僅局限于生產、銷售及大宗預算上面,遠遠未能達到全面預算所定義的協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以及幫助企業完成經營及發展目標的效果。因此,加強預算編制改革,強化預算執行監管,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是企業真正實現全面預算、推動企業總體提升的必要之舉。
1.樹立科學預算管理意識
科學意識的樹立不僅僅表現為重視預算管理并了解預算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一點是要真正從理論到實踐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的研究與學習。尤其是企業管理者必須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力度。只有在了解全面預算的概念及實施重點以后,再結合企業實際管理需要,才能夠尋找到真正有利于企業自身的全面預算管理方式,才能夠避免因為盲目照搬照抄別人經驗而造成的“東施效顰”的結果,才能夠在現有基礎之上真正實現預算管理的水平提升。而企業領導層及高級管理人員對全面預算管理的學習,不僅有利于自身水平提升并有效管理,同時也能夠為企業其他工作人員帶好頭,發動更多企業員工參與到全面預算管理的學習與探討之中,為全面預算管理推行打造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
2.加強企業人員教育培訓
必須加強財會隊伍的教育培訓與技能提升,要加強財會人員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學習力度,幫助他們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管理思路。同時要加強財會人員在行業法規方面的學習力度,避免管理活動中出現非主觀意愿的違法違規問題,確保企業經營及發展的合法性與健康形象。再次,要加強普法宣傳與教育,提升財會隊伍人員的思想覺悟,強化工作中的責任心與使命感,提升全面預算管理的總體質量。在其他部門人員教育培訓工作中,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員的本職工作技能水平與理論知識,其次要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相關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并有步驟有方法的幫助員工明確全面預算管理制度與本職工作之間的聯系以及與自身利益之間的關聯,這樣才能夠確保日常工作中更好的找到全面預算管理與執行內容上的切入點與關鍵點,避免制度執行的懵懂,讓每一項制度的宣導與執行都更踏實,
1.管理網絡框架構建
首先,要加強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的結合,實現資金、物資管理的首尾相連,從計劃制定要計劃執行的每個環節都能囊括于管理控制之內,實現管理的精細化與規范化。其次,要確立預算編制與執行要求在固定資產管理、成本控制等其他財務管理分支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的核心地位,如以預算編制內容為成本控制計劃制定基礎、固定資產購置及管理基礎等,從而一方面實現預算管理的滲透性與控制全面性,同時也有利于建立一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網絡,確保財會部門管理人員能夠了解每一個預算執行及管理細節,及時掌握有關財會數據信息,從而為調整預算管理內容、提供決策者科學決策提供奠定基礎。
2.分析與預算編制
分析機制是預算編制的前提,也是全面預算管理的前提。分析機制不僅要重視外部市場分析,如生產資料價格分析、客戶需求分析、市場供給變化分析等,也要關注企業內部運作狀況分析、財務狀況分析以及企業當前及未來發展的諸多可能性的分析。從而為科學的預算編制打好基礎。而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的重頭戲,目前許多企業的預算編制仍然沿用著歷史基礎加彈性空間的模式,這樣雖然能夠確保一些具有持續性建設要求的項目及部門能夠獲得穩定的資金支持,但是對于企業的轉型意愿或者某些新興部門的發展與穩定都不十分有利。所以,在預算編制方法上應該采用零基礎編制方法,從企業當前需要及未來需要出發進行預算編制,將資金靈活應用于更需要的地方,促進企業快速發展與生產、服務等項目拓展。
3.預算執行規范化
在預算的執行規范性提升問題上,應該在企業內部建立縱橫交錯的執行監督網絡,既要有同級之間的執行監督與相互約束,也要有上下級之間的監督與牽制,要打破上下級等級限制,以預算執行質量為優先,并與管理者及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成績掛鉤,督促各級管理干部端正工作態度、積極糾正偏差行為,為下屬和其他部門工作人員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在內外監督約束機制建設上,要建立預算管理風險預警機制,從成本、固定資產、人員、資金等各個方面進行財會數據監控,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財會數據抽查,利于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還要推行風控預警例會制度,一方面分析研究當期管理存在的問題,同時也為下期管理的內容制定提供可靠依據。最后,重視內部審計小組構建,邀請專家學者參與管理,打造一支內部人與外部人相互協作的管理組織,保證全面預算管理的科學性與實用性。在外部監督方面,要擺正心態,主動接受公眾監督與媒體監督,開辟更多信息收集渠道,積極聽取與采納各種意見與建議。
參考文獻:
[1]劉川雄.全面預算管理的體系框架和主要功能[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12.
[2]周小芳.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幾大誤區[J].財務與會計,2015.7.
作者單位:(廣州市新凱公寓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