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鋒
(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閆村鎮南寬坪小學,陜西商洛726000)
?
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徐立鋒
(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閆村鎮南寬坪小學,陜西商洛726000)
摘要: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小開始培養,所以說小學階段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并且在小學時期也非常容易形成良好的習慣,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就是讓學生在平時運用自己的學到的知識可以如魚得水,能夠有條不紊。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廣泛閱讀;細心觀察
小學生正是知識的形成期,并且對于知識的灌輸和小學生獨立性的培養都是最佳的時期,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時期,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根據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利用課堂這個平臺傳授給學生學習的技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要想培養學生好習慣需要做以下幾點。
在教學當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很多很多,小學生正是學習的階段,如果再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對于學生的學習效率肯定會有很好的效果,在教師的教學質量上也肯定會有意外的收獲。因此,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有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預習的學習習慣
教師需要要求學生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因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做充足的準備,不打無準備的仗,在課堂開始之前預習。是為了讓學生對于課本的內容有充分的準備,發現自己不懂的問題,并且把不懂的問題做特殊的標記或者是畫出來;還可以在預習的過程中找到需要學習的要點,這樣帶著問題去聽課,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提高注意力,還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在預習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教會學生預習的技巧,預習也分成學期預習、周預習和日預習。不管什么樣的預習都需要學生自主去做,因此,學習是需要學生的勤奮和堅持。
(二)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細心觀察的習慣
在生活當中到處都有美需要小學生去發現,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中的不同事物,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語文就是記錄生活中新奇的事物,只要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中到處都充滿了驚喜。比如:學生在和爸媽逛動物園時,就可以留心觀察誰的脖子最長,誰是山中大王,誰爬樹最快,誰長的最可愛等,還可以對比橙子和橘子的不同之處,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新事物,這不僅可以增長知識,對學生以后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鼓勵學生勤動筆的習慣
人的記憶是有期限的,所以要想真正的記下來美好的事物就應該培養學生勤動筆的好習慣,語文的重要環節就是寫作,學生可以寫出佳作就是靠平時日復一日的積累和練習成就的。因此,教師要教導學生勤于動筆,把自己喜歡的文章片段摘抄下來或者是把有趣的詞句記錄下來,養成寫日記做筆記的好習慣,儲備這些知識以備不時之需。
(四)養成定期復習的整理的好習慣
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如果學生養成定期復習以前的知識,不僅可以鞏固以前的知識記憶重新消化知識,還可以從以前的知識當中發現新的知識,以及把相關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幫助學生有效的記憶。因此,教師培養學生復習整理的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在一段時間后重新整理一下過去的記憶,讓每個知識點融會貫通,提取關鍵的知識點,讓這些知識點形成一個相互關聯的知識網絡。
(五)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習慣
閱讀可以讓學生變得更加聰明,廣泛的閱讀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獲得語文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學生多閱讀,不僅僅是課內的閱讀,課外的閱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閱讀技巧,讓學生學會快速閱讀,還可以給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以及給學生推薦適合的書,引導學生翱翔在書海中,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體會書中的美好。
(一)控制時空,約束自己
每個人的行為大部分都會受情景因素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形成習慣的時候,應該在學生的自制力還沒有達到非常強的時候,應該教會學生適當的控制自己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的空間,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知道什么時候需要放,什么時候需要收,提升小學生的自制力,學會控制自己和管理自己。
(二)若有偏離,及時調整
小學生正是玩心比較重的時候,學生的生活環境不同,養成的習慣不同,并且有時學生自制力差的時候會有很多的壞習慣出現,比如:做事拖拉、遇事敷衍、自由放縱自己的現象。這時就需要教師有效的指導,鼓勵學生嚴格監督自己,還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監督,一旦發現偏離了養成好習慣的節奏,就需要馬上做出調整,就像學生出現上課不認真,沒有完成學習計劃等等的時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開導,引導或調整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就像我們平時選路線一樣,發現自己走錯了路線就需要做及時的調整,回到正確的軌道上才可以一片光明。
(三)步入正軌,自由放飛
要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制定正確的學習目標,而且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努力,就像是一列火車慢慢啟動,然后加速行駛,再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路線,朝著自己預定的終點在不偏離軌道的情況下自由自在的行駛下去。人最困難的情況是在養成習慣的時候,只要學生形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生就可以不用刻意約束自己,也是可以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這就是習慣成了自然。
總之,每一個習慣的形成都需要學生經過強烈的思想斗爭和反復的訓練,需要學生克服種種的消極心理因素,并且要嚴格要求自己,提高學生的信心,激勵學生明確自己的責任,鼓勵學生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自主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孫月芹.基于言語行為理論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研究[J].寧波大學,2014(6).
[2]李端節.小學高段語文閱讀習慣調查及培養策略研究——以重慶市主城區小學為例[J].重慶師范大學,2013(5).
[責任編輯張亞欣]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5-006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