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娟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電子產品使用最為頻繁的主體就是年輕人,而學生又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學生接觸最新的電子產品本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如果過度的依賴電子產品那就是有害的。本文從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進行分析,分析了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的表現,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以及一些干預的手段,希望能對解決大學生的手機依賴現象有所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手機依賴;干預措施
在我國,大學生使用手機的頻率越來越高,幾乎每一個大學生都有一部或是幾部手機,手機成為了大學生生活的必需品。這種生活方式有利也有弊,有利在于方便了大學生信息的獲取,有避在于是大學生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手機上。
一、手機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隨著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手機作為提升生活質量的一種方式大量占據人們的業余時間,越來越多的人把時間花在手機上。截至目前,我國的手機用戶已經達到13億人,幾乎覆蓋了全中國人。
近年來,手機的技術不斷更新,手機的價格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手機,豐富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手機在年輕人中的使用也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二、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形式
如今,在大學的教育中,大學的課堂隨時可以聽到手機鈴聲,隨時有學生出去接聽電話,這種現象不僅影響了學生自己受教育的情況,同時也影響了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在校園里,我們往往可以看到低頭族的身影,在食堂里,在上學的路上,在圖書館里,到處都是低頭看手機的大學生。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濫用手機,隨時使用手機,在不該使用的時候也使用手機,使用的次數過于頻繁。
(2)手機對于日常生活的影響過深。這種影響已經對正常的生活有了一定的危害。
(3)手機不在身邊總覺得會缺少些什么,身心會出現一些不適的反應。
綜上所述,如果大學生中有三條中的一條反應,那么就可以確定這個大學生具有了手機依賴癥。
三、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原因
大學生處于人生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思維高度活躍,情感豐富,喜歡交友,喜歡表現自己。但是由于歷史成長的原因,很多的大學生的交流出現了問題,這讓很多人選擇在虛擬的世界里表達自己的感情,手機網絡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途徑。手機的交流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交流的雙方都不知道對方是誰,這樣使得內向的大學生可以在手機的使用中找到現實生活中無法達到的快感,這就使手機的一大亮點。
現在的大學生活,出現了一些價值觀混亂的現象,校園中的攀比現象日漸盛行。而這時候,手機成為了攀比的一個重要方式。這個時候的手機與其說是交流的平臺不入說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工具,成為了在同學之間炫耀的一個工具,這種炫富的方式像瘟疫一樣感染大學生,使得大學生的低頭族越來越多。
大學生正處于生理期的最高階段,精力旺盛,渴望進行挑戰,渴望成就自己。手機里面蘊含的手機挑戰游戲又是實現自我的一個方式。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們可能得不到很多的榮譽,但是在手機游戲中,勇敢的闖關可以獲得足夠的愉悅,增強自身的快樂度,這一因素又使得大學生的低頭族人數不斷的增多。
四、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意見
大學生的主要工作還是學習,學生還是應該以學業為重,不能玩物喪志。手機的使用確實可以有效的增加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但是在整體的使用上還是應當加以限制。我們發現大三、大四的學生,往往在學習的時候將手機關機,這就是為了防止手機影響學習。
1.自我改變,提升自我防依賴意識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讓學生自己對自己的狀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認清過度的依賴手機對自己還有集體都是一個重大的損害,學生自己要自己開始有意識的節制自我,減少使用手機的頻率,逐步擺脫手機依賴癥。教師在日常的教育中,應當教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交往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團的交往,在社團的團日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交流,使得學生可以有更好的交際圈,減少手機的吸引力,減少手機的副作用。在大學生中,獲得獎學金的學生往往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不深,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學習可以有效的擺脫手機依賴癥。
2.多種方式促進健康成長
學校應當多組織一些活動,使得大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學校舉辦這種活動,可以使低頭族加入社團活動,這就使得低頭族的玩手機時間明顯的減少,如果這樣堅持一段時間,這就可以使低頭族的對手機的依賴明顯的減少。學校可以組織如各類球類的活動,使得大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參加團體活動中,大學生可以增加與人交流的能力,同時可以增強集體的榮譽。
參考文獻:
[1]手機使人類嚴重退化[N].天津日報,2013-09-16.
[2]閻藝然,曾潔,石璐等.某高校低年級大學生手機輻射危害知識態度行為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3(7).
[3]樂斌輝.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價值及其實現途徑[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4]史曉華.高職學生手機成癮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新西部,2014(29).
[5]楊宋華.大學生手機成癮干預手段的可行性及對策研究——以體育手段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