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洋
在互聯網極度發達的時代下,自媒體成為了傳統媒體的又一大競爭對手,現如今的時代已經慢慢將傳統媒體真的變成了一個“傳統”。傳統媒體報刊、通信、廣播、電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度在逐漸降低,一個新興的自媒體時代在互聯網普及的現在風起云涌,今天就來談論自媒體時代下的媒體人。
何為自媒體,自媒體是用電子化話聯網手段向大多數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以及不規范性的媒介,而且其傳播十分廣泛,現在人人都有手機,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一個記者,都可以是一個導演演員。這種新生的媒介憑借著交互性,自主性使得自由度極高,也正是憑借這一個特征,傳媒方式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人都是主播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自媒體里的主角。
因為自媒體是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影片中的主角,整個影片的走向和設定完全由自己來決定。這就造成了自媒體傳播質量參差不齊,又因為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發出自己想發的內容,所以監管起來非常的困難,言論的極大自由反而導致了不規范性,不確定性的傳播內容流出。
拿出手機就可以記錄下想記錄的東西,或者可以編排出自己想要的視頻內容,讓每一個人都過上了明星夢,記者夢。但很多視頻內容質量卻差強人意,下面我們就來講講如何去拍攝一段質量較高的自媒體視頻。
以短視頻做例子:
首先從短片的拍攝前期工作來講,對自己想要發出的短片要有個大概劇本,或者內容走向。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短片想要拍攝什么內容。那教你們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首先設計幾個自己認為比較有趣的故事矛盾沖突,或者是新聞焦點,在尋找其的共同性,通過幾組矛盾沖突,和新聞焦點的共通性串聯這幾組將這幾組變成一個具有完整性的劇本,基本算是前期劇本完成。有了一個劇本再去完成短片的拍攝也就簡單的多,對于沒有傳媒類知識的人,或許畫面感并不會太強,這時候就需要一個簡單完整的劇本來輔助短視頻的拍攝,用內容去補強畫面感。
其次就是拍攝的工作了,一個手機或者幾個相機就能完成一個簡單的拍攝,在前面已擁有劇本的情況下,基于劇本來完成拍攝,這時候就能體現劇本的重要性,前期的劇本創作算是磨刀不誤砍柴工,不會以至于拍攝時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拍攝些什么了。在拍攝時,盡可能保證畫面的平順性,盡量保持畫面的穩定性,在同一個場景里的鏡頭不要做過多的切換保持畫面的平順性。而且一定要保證畫面的固定,不要抖動,在特定情況下,比如追逐時可以人為刻意的去制造抖動,但抖動也不要太過劇烈,畢竟一個固定的畫面,從最基礎的美感上來講是最為和諧的。依照劇本來拍攝一般都可以創作出當時想要達到的視頻效果,拍攝時根據場地和臨時產生的靈感來修改劇本內容當然也是可以的。總而言之保證鏡頭的平順性不要過多切換鏡頭,依照劇本來拍攝,都會得到當時編寫劇本時想要達到的效果。
最后就是視頻的后期工作,如果沒有技術條件的朋友,就給視頻做一個簡單的鏡頭切換時間搭配上傳視頻就可以了。有技術條件的朋友們就可以在這一階段給自己的短片做一個升華,加入自己的想法到剪輯中,根據拍攝內容的不同剪輯出不同的風格,像現在風靡一時的“papi醬”,就采用了跳剪,加速,變聲,將她的視頻變得獨特,也讓更多人記住了她。沒有這些技術的人呢,用手機的一些剪輯用的APP就可以完成剪輯了。以上也就是一個短視頻的所有創作過程了。
我們創作出來的短視頻,其實就是為了讓受眾更能接受且記住,從傳播學的角度上來說,人們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且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就會越發大膽的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問津,即便自己贊同也會保持沉默,如此循環會導致一方勢力不斷的加劇。受眾單獨個體是有意識的,但當所有的受眾成群體時,受眾群體時無意識的,會受大多數輿論所左右,簡單來說就是受眾群體是跟風的,所以我們再創作,去尋找大眾都比較喜愛的一個角度去完成創作,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去創作出自己想要的內容。
最后我還要在說一下,雖然自媒體時代是一個極度自由的時代,監管力度也不是那么的嚴格,雖然我們不是媒體人,但也希望每一個自媒體人也能將自己當成一個媒體人去遵守一個媒體人應有的品格,傳播信息的準確性公正性,傳播正能量,避免制造不恰當的輿論。讓自媒體人人都是大明星的夢延綿的更久,讓每一個擁有記者夢的人去傳播更多有價值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