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豪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西堡鎮葛家學校
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
謝天豪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西堡鎮葛家學校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內容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建立健全完善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制度,是增強我國教師團隊實力的重要內容。如何改善初中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優秀的教師團隊是群眾所關心的問題。本文將立足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問題;對策
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內容隨著新課程的改革產生了變化,要求班主任不但是教書育人的主體,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管理者,承擔著教育學生的重任,同時要實現新課程改革目標。因此,作為初中班主任應加大對班集體環境的建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給學生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指明前進的方向。
(一)站在班主任的角度看
新課程改革目標下,班主任的工作內容越發復雜,在長期的繁重工作下,心理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長期的教學工作,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長期處于緊張的工作狀態中,雖然在工作壓力中已經形成了適應能力,但是長此以往,很容易出現心理健康上的問題。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及時調整好工作心態,尋找合適的方法排解壓力,為未來的班級管理工作做好準備。同時,在教學方法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教師職業在人們的心中是嚴厲的[1]。時代在不斷發展,教師的角色也不斷在產生變化,新課程改革下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而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對教師在職責上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仍存在教師體罰學生的情況,對待不守紀律的學生進行言語上的辱罵,這些不當的教學措施都是違反了教師的形象,教師在對學生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責任心。
(二)從學生的角度看
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但往往有的學生認為學習并不是最重要的目標,認為初中畢業后便可以步入社會,工作掙錢才是其最高的追求,往往在思想上存在誤區。學生這種思想的存在扭曲了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學生初中畢業便步入社會進行工作,這是在思想上出現的誤區。同時,學生在班級體中缺乏集體主義感,很多學生受到了社會中不良風氣的影響,認為在班集體中只要自身不違反班級紀律,對于班級的榮譽感和利益一概不予關心,一心只關注自己的學習成績和自身榮譽感[2]。學生的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是受到了不正確的價值觀的強烈影響,學生的這種無視班集體的觀念長期發展下去便會形成我行我素的態度,對待人沒有愛心,不能在班集體中形成互愛互助的良好風氣。此外,學生對待學習的情緒不高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學生對待自己學習的觀念也受到了社會的強烈影響,在社會中長期的活動造成學生沉迷網絡,對待學習產生反感的態度,學生存在大量的逃課現象。
(一)班主任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
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管理者,要想對班級的學生進行管理首先要提高自身整體素質。新課程改革要求下,作為初中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幫助學生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班主任只有自身掌握了專業知識,才能夠處理好學生存在的問題。作為初中班主任,需要在工作中協調好自身的情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逆反心理時,班主任需要對學生進行細心的引導,采用合適的方法教導學生,不能采取偏激的方式體罰學生,要用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班集體的每一位學生。
(二)初中學生在心理上正處于發展階段,作為初中班主任要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做好思想工作,班主任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同時拉進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對待學生的錯誤班主任要做好指引的工作,增強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的認識[3]。學習是學生的主要職責,同時也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作為初中班主任有責任為祖國培養優秀的人才。
(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祖國的未來,學生在初中時期是建立自己學習觀念的最好時期。因此,作為初中班主任需要做好對學生學習觀念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4]。班主任在初中班級的管理過程中,要經常組織學生參加愛國教育活動,增強學生形成艱苦奮斗的良好品性,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都能夠遵紀守法,造福于社會。
班主任是班級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引導者,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導師。作為初中班主任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做好日常生活中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工作。
[1]茍滿川,王秀山.淺談農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難點與對策[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2,Z2∶193+198.
[2]朱磊.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3,17∶159.
[3]張娜.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5,16∶212.
[4]閔令軍,朱光英.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