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鐵玉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石嶺鎮中心小學校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現教學創新
丁鐵玉
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石嶺鎮中心小學校
課改進程的不斷加快,教育體制以及教育教學方式的不斷完善,讓教師的教學也進行了創新。小學數學能夠極大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洞察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標就需要考慮,改變工作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基于此,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現教學的創新進行分析和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實現
創新是一種行為,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靈魂所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創新教學理論,創新教育教學思想,給予小學數學教學更多的學習空間。小學數學是教學的基礎性學科,也是重點課程,那么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也會經常遇到不同的問題,因此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給學生的數學啟蒙工作做到最佳。以下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現教學創新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教學方式缺少開放性
新課程改革的確立,給小學數學教育也提出了要求,教師需要構建開放性的數學學習課堂,給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教育。但是在很多小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設定的教學計劃還是僅僅圍繞著教材進行,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也是按照教材循序漸進的講解,陳述,沒有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考慮和分析,也沒有對學生的特點進行了解。在整個數學課上,學生只是被動的聽講,沒有跟隨教師的思路動腦思考。這種封閉式的教學,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會起到阻礙性的作用,課堂上的氣氛也是死氣沉沉,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之下,因此對于開放式教學沒有起到積極的促進性作用。
(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缺乏創新
小學教師的課上內容基本是圍繞著數學的理論,這些理論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那么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給學生安排海量的習題,以此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這樣所造成的后果是學生不會舉一反三,一種類型的習題,會做就是會做,另外一種沒有見過的習題,也不會動腦思考。學生在小學階段也需要學會學習的方法,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而是要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教師這種固定的教學內容,會讓學生養成懶惰的思想和心理,容易受到固有模式的束縛。
(三)教學缺乏個性
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興趣都不相同,因此可以說每一個學生都是有特點的個體。小學階段的教師在教學上需要面對的一個復雜性難題就是,學生沒有學習基礎,并且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水平也不相同,對于新的知識和新鮮的事物在接收程度上存在差異性。很多教師只是對學生進行基礎性的教育,并且是大范圍的集體的,沒有從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接受能力出發。一些學生甚至對數學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認為數學就是一種算數和數數,忽視了數學其實是為了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1]。
(一)立足教材,創新教學
教師在授課以前需要對教材進行分析,教師在進行授課以前需要對課程進行精心的準備。備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首先要明確對學生講授的知識點了解小學生的基本特點,從教學大綱和學生的實際特點出發進行教學,有效的對學生和教材進行分析是教學的基礎。選擇能夠拓展學生思維的教學內容,選擇能夠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的教材,教材內容應該具備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東西,因為小學生在數學學習[2]。
(二)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數學教學
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改變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環境。特別是進入信息時代以后,移動網絡技術有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上也可以運用這個技術,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能夠接納新鮮事物的能力非常強,因此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具有非常直觀和多彩的特點,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也是一種新的嘗試,但是需要學校硬件條件的支持。多媒體技術可以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可以對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待一些問題。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長方形面積的過程中,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多種長方形,將長和寬等等都做好展示,在備課過程中也加入這些概念,由此教師的課堂教學也更加豐富多彩,多媒體技術不僅僅能夠在授課形式上有更多的變化,也是對授課內容的拓展[3]。
(三)因材施教,引發學生的主動性思考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因此教師的教學課堂一定要具備豐富性,對學生進行趣味教學。趣味教學需要教師在了解認知水平,學習特點以及學習差異的基礎上進行的。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前提是對數學充滿興趣,讓學生對數學問題作出及時的解答。基于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分小組討論的方式,在一個小組中有優秀的學生,還有中等的學生,這樣教師在提出一個問題以后,讓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進行思考,最后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解答。成績好的學生對成績差的學生進行引導,共同實現學習目標。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方面的引導,對學生進行鼓勵。學生可以不再一邊思考和一邊演示的過程中,對數學充滿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中找到成就感。另外,教師也可以進行實踐性教學,比如,在學習加減法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去做,教師可以給每一個小組的學生分發蘋果,然后兩個小組合并或者是分離,這樣學生對蘋果的個數進行掌握,由此學會加法和減法[4]。
綜上所述,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實現教學創新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對教師以往教學的弊端以及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進行了闡述。在以后教師的教學過程中,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則,不斷的激發課堂的活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在趣味中學習,在創新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并且幫助學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給教師一定的啟示,讓教師可以不斷的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提升教學效率。
[1]王新波.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現教學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21(10):126-126..
[2]陳藝.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1(5):90-90..
[3]孫文婧.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多元化[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6(1):78-80..
[4]王華春.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教育界,2014,22(14):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