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喜伏吉林省四平實驗中學
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邢喜伏
吉林省四平實驗中學
隨著新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索能力、合作能力為目的的一種學習方式。本文就高中語文學習的現狀和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就行分析,并且提出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有效方法。
研究性學習;高中語文教學;應用分析
作為一門內容豐富應用廣泛的學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研究性學習,可以提供給學生優良的學習平臺。在知識經濟為主的時代,人們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更加深刻,認識更加寬泛。為了學生以后能更好的適應當下社會環境,必須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研究意識的培養。但是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時忽略了對學生進行研究性思想的培養,對高中語文教學沒有發揮到切實的教學價值。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是新課改的需要,傳統教學方式和理念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不利于國家人才的發展。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研究性學習可以優化教學組織結構,構建開放的學習平臺,拓寬了學習范圍,同時提供給學生實踐的機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還可以調動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由此看來,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非常有必要。根據高中學生的特殊心理特點和語文學科的獨特性,實行研究性學習是可行的。首先,以語文的學科特色為出發點,結合語文的開放性、基礎性、人文性、時代性和綜合性,為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了開闊的空間,從而體現出研究性學習的優勢。其次,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在高中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逐步提升,對研究性學習可以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辯證,在智力上支持研究性學習的深入。
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可通過教材研究和創新方法等方式施行。
1.對教材進行研究,鼓勵多元化解讀
高中語文課本中每篇課文的挑選都有其深刻的用意,課文蘊含深刻的寓意和人文內涵。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使學生可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深層內涵,從而使研究性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得以展現。在教學課堂中,教師可知道學生對教材進行研究,以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對課文進行深入分析與探究,在分析探究中,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拓展。
2.對方法創新,激起研究興趣
教學方式的不同,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研究熱情。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在教學方式上進行適當創新。第一,以提問激起學生興趣。創建一個好的問題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習興趣,問題的密不可分,使得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意識不斷提高。比如在《祝福》這篇課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出“祥林嫂的死因是什么?”、“祥林嫂死的時候年齡多大?”、“祥林嫂死的時候受到祝福,揭示了什么樣的課文主題?”這些問題環環相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激起學生對課文的主動探究,在這樣的研究性學習中,深入理解課文的內涵和主旨。第二,以情感激起學生興趣。在高中語文課本中,很多課文都富含深刻的情感,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對教學進行精心設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荷塘月色》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現顯示中荷塘夜色的美好景象,在學生看完之后,告訴學生們剛剛看到的美景,朱自清老先生也非常喜歡,并且為此美景寫下了一篇散文,就是這堂課中,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荷塘月色》。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對剛剛看到的美景進行描述,再看看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景色和自己描述的有何不同。通過這些來激發學生對該課文的學習興趣以及探究興趣。這種以感情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能夠使學生快速的進入到課堂情境中,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問題研究性原則
研究性學習的重點是以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中心來進行教學活動,提出的問題是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研究性學習不再由教師來制定學習資料讓學生自己去理解,而是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發現并提出問題,并且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索,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高中學生是一群具有一定學習能力的特定人群,有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研究性學習可以在課堂上經常使用。
2.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教師的指引和幫助不可或缺,但是在研究性學習中更加傾向于以學生為主題,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以及獨立思考、用于探索、積極實踐。學生是學習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和直接受益者。同時,還是問題的提出者,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理解能力,對事物進行重新構建,從日常生活中選取題目并進行研究。在研究性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謹遵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創建共同合作的學習框架和運作方式,指引學生對現實社會現象多加關注,多多參與實踐,從而使得每個高中學生的創新精神都得以有效發揮。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其實只是為解決問題而進行親身經歷的探究,更偏向于理性探究。語文是一門具有大眾化和生活化的特殊學科,其特點決定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研究性學習有豐富的資源庫。多項實踐也證明了研究性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學習效率大幅提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對研究性學習加以重視并合理利用,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平臺,從而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所促進。
[1]曹耀清.高中語文寫作課如何有效進行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43.
[2]陳雨亭,解珍芳.論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與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整合——以魯教版語文教科書為例[J].教育學術月刊,2013, 06:32-34.
[3]陶衛東.四課型語文單元教學法——研究性學習理論在語文教學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