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卓
摘 要:閱讀教學模塊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板塊,其在高中語文的教學評價中占有很大分量,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基本功,也是一個語文難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效果如何直接關系高效課堂的目標能否實現,本文結合筆者教學實際為構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見。
關鍵詞:高效課堂;閱讀;創新;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6-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064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構建高效課堂成為各地高中語文教學工作者備受關注的熱點。那么,高效課堂究竟是什么樣的課堂呢?人們對此論述不一,不過我們細細研究可以發現,雖然人們對高效課堂的認識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高效率,即教師投入較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
高效課堂模式提出后,各地紛紛借鑒研修成果明顯學校的高效課堂模式,結合自己本地實際也對構建高效課堂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筆者結合本地的學情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塊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上有所斬獲。
一、當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模式僵化,缺乏創新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一方面,教師對閱讀文本只注重中心思想、重點段落、創作手法等的講解,走向流程化、程式化,忽略了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個性需求的關注。另一方面,受傳統考試觀的影響,閱讀教學多圍繞著如何考、怎樣答,偏重如何得分,影響了學生正確的閱讀觀,也使得閱讀教學枯燥、乏味,不僅降低了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和理解能力,而且會抑制學生的閱讀興趣,影響整體效率的提高。
(二)自主學習不足,師生互動流于形式
受制于授課任務和課時的限制,一線教師往往在教學過程中多根據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既定計劃進行授課,在授課時,會提出很多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但很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獨立思考,便給出了答案。這種通過提問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的做法雖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容易把學生的思維固化,會導致學生缺少創新性的思考和觀點,忽略了學生的閱讀需求和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久而久之,這種過于形式化的互動模式極易引發學生的懈怠心理。
(三)課堂效率偏低,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
一般而言,閱讀教學課一篇課文需三課時,不一定能讓學生理解和感受文章精髓。而考試中,一篇文章要求學生在不到一節課時間里,不僅要閱讀完畢,還要正確解答很多相關問題。這就形成了在課堂上、在考場上同樣一篇文章,對學生的時限和能力要求迥然不同。這一明顯對比也從側面反映出課堂教學的效率太低。換個角度講,在教師指導幫助下,學生的效率反倒低下。
此外,在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對閱讀教學研究不夠深入,對閱讀教學的載體和形式不能很好地運用和把握,造成師生付出很多卻收效甚微的局面。知不足而思奮進。在充分認識到現有教學模式不足的基礎上,結合新的教學理念,加以融合改進,就離我們構建高效課堂的目標更近一步。
二、構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注重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強調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向“自主閱讀—合作研討—個性創新”方式轉變。首先要認識到學生自主閱讀是基礎,只有在學生充分閱讀和感悟文章的基礎上才有可能開展有效的合作研討,質疑啟發,深化理解。學生把握不了文章的內涵,進行研討只是流于形式,注定收不到預想的效果。當然,在研討過程中,教師也要善于引導和適時、適度地參與,鼓勵學生多維度思考和肯定研討結論的多樣性,這樣既符合高效課堂的特點,也有利于保護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語文閱讀教學的設計要有層次
開展高效的語文閱讀教學,教師要明確學生閱讀的對象是文本,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理解,這是對學生能力層級的要求。既包括學生對文章的整體認知,對文本承載的重要信息的提取與整合,對文章內容與表達方式的分析和概括,對文章的鑒賞與評價。概括而言就是閱讀與解讀這兩個環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前,針對文章進行思路設計,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設計不同層級的方案,做到既符合學生認知心理,又符合層層遞進的梯度性原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能力層次不一的學生都能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專注力,深化思考,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提高不同的學生各有所得,各有提高,進而提高整堂課的效率。
(三)學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發學生主動思考
欲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文章解讀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能更專注地研讀和思考,享受閱讀的樂趣,這是其他任何方法都不能企及的。同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掌握閱讀技巧和分析文章的方法的基礎上,學會閱讀感悟,學會發散思維,自主設計問題進行自問自答,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在閱讀中,思維會更開闊,提高閱讀水平,這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四)制定多樣化的閱讀方法,做到課內課外相結合
高中語文文體類別廣泛,一方面,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不可千篇一律。例如,古詩詞的教學需要教師在引導學生感悟古詩詞的音韻之美外,還要求學生感悟其意境美。另一方面,教師不能僅限于課內文章教學,還要制定好課外閱讀計劃,做好課外閱讀指導,選擇合適的、不同文體的文章擴充學生的閱讀面,增強語文閱讀素養,提高語文知識水平和閱讀能力。課外閱讀教學計劃搞得好,會促進課內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主動結合課改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切實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把握好課前、課內、課外的教學節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師生共同構建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