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玉英
(青海省工業職業技術學校,青海 西寧 811600)
?
“機械基礎”課程的對話交流教學法
沙玉英
(青海省工業職業技術學校,青海西寧811600)
[摘要]文章根據中職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在課堂教學中重視教學方法,把傳統的師生之間講聽的教學模式轉變為注重交流溝通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同時,通過教學方式的改變,還可以加強對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建立以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為目的的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
[關鍵詞]機械基礎;自主學習;素質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8.192
1前言
“機械基礎”是中等職業學校機械類專業一門主要的基礎課,該課程與其他專業基礎課共同搭建起一個機械類專業理論基礎平臺。同時該課程具有涵蓋面廣、知識量大、章節聯系松散、與生產實際結合緊密、理解和記憶的內容多等特點。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出現對工作原理理解不清、對應用特點產生混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等現象。另外,該課程與后續課程銜接緊密,是“專業核心課”“專業拓展課”,是實訓、生產實習、畢業設計教學環節中必須依托的基礎性課程。因此,教好和學好“機械基礎”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提高教學質量的環節很多,其中課堂教學仍是一種極有成效的方式。因此,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就成了提高“機械基礎”課程教學質量中關鍵的一環。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方法極為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呢?
首先,我們應該從轉變師生在課堂上的關系入手。師生之間的關系應該從單純的講聽的關系轉變為注重交流溝通的教學模式,也就是師生雙方對話交流的教學模式。在對話教學中,教材成為一種媒介,教學以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為目的,真正成為教育的基本途徑。
2以人為目的的對話教學的特色
對話教學建立在民主的、平等的教學上,是溝通的、合作的教學,是互動的、交往的教學,是創造的教學,而這些最終都是體現了以人的發展為目的的教學。
2.1體現了民主和平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每個人都有可能行動跟不上愿望,學生也一樣,在他想做和能做之間恰恰需要我們用耐心、理解、鼓勵、支持甚至寬容,為他們架起一座橋。無論學生處于何種境地,教師都要對他懷有信心和耐心。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能使真心“修行”的人早成“正果”,這個領進門的師傅至關重要。在“修行”的過程中,資料、參考等條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導”與“自覺的參與”。
如筆者在講授平面四桿機構及其應用這節內容時,先向同學們講清楚組成四桿機構的各桿件的名稱及平面四桿機構的類型,然后引導同學們舉出在實際生活中看到的和四桿機構有關的一些運動現象。同學們紛紛踴躍發言,提出了許多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運動類型。如公共汽車車門的啟閉;雨傘的開、合;起重機的吊裝機構;電扇的搖頭裝置;汽車雨刷器的運動等。在此基礎上,筆者結合四桿機構的類型,對他們提出的每一種運動形式進行分析,把抽象的運動原理融入實際的運動形式中,讓學生真正掌握機構運動的原理并能加以變化運用,在他們參與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在這種交流活動中獲取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對話和交流的欲望。這樣的做法,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思想集中,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這就是潛移默化,是一種不知不覺的引導。這種引導能在默默之中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學的能力,深受學生的歡迎。
2.2談話與對話具有互動與交往的特色,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所在
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互動過程中還實現著多種視角的對話、溝通、匯聚、融合。根據教育心理學,在平等對話、交流中,學生處于輕松愉快的狀態時,視覺、味覺、嗅覺、聽覺和觸覺都更加靈敏,記憶力會大大增強,聯想也會更加豐富。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習興趣會大大提高,學習潛能可以得到更大發揮。通過對話,師生共同營造寬松愉悅的成長環境,課堂效率的提高成為可能。也就是說,將課堂時間騰出一些讓給學生,大家針對具體問題一起討論,師生共同總結,讓課堂變成師生思維碰撞的空間。學生們敏捷的思維和發問可以誘發出教師的經驗與智慧,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力和思維的能動性;教師可以不失時機地將學生中出現的模糊認識給予糾正,引向正道。同時教師又可以根據現場情況向縱深引導,進行理論的深入分析和總結。這樣可以使學生頭腦里的知識產生新的升華。
如在學習輪系這一章時,為了使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定軸輪系傳動比的計算,會判別輪系的轉向,表示方法及周轉輪系和混合輪系傳動比計算,進行一次自學加討論的思維引導和實踐,以調動學生的主導參與意識。做法是給學生提出自學要求和自學討論提綱。然后讓學生按提綱先進行一般性粗讀,以便了解內容厘清思路,找出重點、難點,并提出問題。接著進行重點精讀,掌握提綱要點、重點,突破難點,解答問題。最后教師進行匯總,重點提示講解和引申,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業,以加強鞏固。這樣的做法,可以使人人開動腦筋,并能使課堂學習生動活潑,不枯燥呆板,進而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3對話注重交流,充分體現出以人的發展為目的
3.1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會被取消
在對話教學中,如果沒有教師參與,對話將不會存在,教學的目的將不會達到,顯而易見,對話教學對教師素質要求提高了,它不賦予教師法定的威嚴,但并不排斥教師因可愛、可敬而自然贏得的愛戴與尊敬。例如,經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會動腦筋!”“你的想法真令人驚奇!”等語氣贊揚學生的新觀點。學生即使不成功,也不輕易否定,以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當學生對教師和書本的觀點有異議時,教師不要馬上給予價值判斷,而要與學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討,求得正確的結論,并盡量消除學生怕答錯的思想負擔。
3.2學生的個性得到重視,激發了主動探討知識的欲望
對話教學能把學生從被動的學習中解放出來,通過對話形成個性,的確具有深遠的意義。學生在對話教學中,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和聽話者,而成為與教師完全平等、相互尊重具有民主合作精神的對話者。
3.3教學的中心變化了
“當學習充滿樂趣時,才更為有效”。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教”教科書,學生“學”教科書,在規定的時間內教完教科書,教師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學完教科書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教材實際上充當了連接教師和學生的橋梁。如果沒有教材,教學活動幾乎無法想象,教材顯然是教學的中心。而在對話教學中,教材成為一種媒介,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成為目的,教學真正成為教育的基本途徑。這一模式能夠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的習慣,在生活中不斷地去觀察、體會、挖掘、收集。
另外,對話教學,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師生課堂上感情交融,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教學效果。有時可用形象的繪畫;有時可用生動的語言。如在平面機構運動簡圖一章中,小結平面機構簡圖繪制,簡要歸納為:“明確簡圖三要素,數清構件認準副,副間距離按比例,運用符號畫簡圖。”用這樣的形式有助于啟發學生對這些問題的深刻認識。
實施素質教育,教師任重道遠,注重交流的對話教學方式符合時代的精神,正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目的、教學方式,還提出了如何進一步培養好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樣一個長遠常新的課題,等待我們不斷地尋覓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