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永軍
摘 要:“十七大”以來,系列文化惠民政策落實,對在農村普及科技知識,傳播文化藝術,活躍文化活動,起了重大作用。但是,許多文化站文化專干不專業,工作人員不足,活動項目少、質量低; 農家書屋不能定時開放;一些村圖書文化活動室周圍居民少,圖書無人看;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功能和作用的發揮。
關鍵詞:農村文化服務;存在問題;解決思路;農家書屋建設
“黨的十七大”以來,國家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倍加重視。鄉鎮文化站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建設,村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和村民文體活動廣場的建設,圖書配送和文體活動器材的配置,文化站免費開放經費和村民文化活動補助經費的安排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措施。對文化站組織文藝輔導培訓和村民參加文化活動提供了物質保障和經費支持。對在農村普及科技知識,傳播文化藝術,活躍文化活動,滿足農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調查發現:許多文化站文化專干不專業或工作人員不足;一些文化站活動項目少,水平和質量低;農家書屋和村民文化活動室無專職管理人員;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文化站、村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及村民文體活動廣場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功能和作用的發揮。以致許多地方群眾的文化需求依然得不到滿足。 這些問題具體表現為:
一是許多文化站文化專干不專業,不能承擔組織群眾開展文化活動和文藝輔導培訓的工作。一些文化站雖然有專業工作人員,但編制少,往往只有一人,單槍匹馬,難以應對服務窗口多、服務人群廣的局面。
二是近些年來,富裕起來的群眾不但要求有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而且,對文化活動水平和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與此形成反差的是,許多文化站活動項目少,水平和質量低,無法滿足群眾多方面、高層次的文化需求。
三是一個行政村只有一個圖書文化活動室,無法滿足分散于十里八村農民的需求。云南是一個多山省份,同一村委會的村民被陡峭的高山和湍急的河流分割于相距十里八里的山坡與溝壑之間,來往不便。因此,除了村委會所在地村民小組的群眾方便看書和參加文化活動外,其他村民小組的群眾看書和參加文化活動難的問題仍然存在。
四是農家書屋和村民文化活動室沒有專職管理人員,不能定時開放。目前,農家書屋和村民文化活動室的管理開放由村委工作人員兼,只有村委辦有工作人員在時,才開放,且時間不固定。
五是目前農家書屋和村民文化活動室設在村委會辦公地,一些村委會周圍居民少,圖書無人看,文化活動室和文體活動廣場及設備幾乎處于閑置狀態,造成資源浪費。
本文就以上幾方面問題,作一些分析,并提出相應問題的解決思路。
一、文化站文化專干不專業,工作人員不足的問題
文化站文化專干不專業的問題比較普遍,嚴重影響文化站工作的開展,鄉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應高度重視,要把好進人關,為文化站配置專業的工作人員。
鄉鎮文化站是集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體育活動、文藝輔導、藝術培訓、圖書借閱、科普宣傳、民間文化遺產搜集整理、村民文藝團隊指導、文物管理以及協助管理文化市場于一身的,多職能的事業單位。職責多,服務窗口多,任務重。就服務人群而言,一般鄉鎮二至三萬人口,大的鄉鎮五六萬乃至八九萬、十萬人口,服務的人群多。如此,真要把文化站辦得有聲有色,真正滿足農村群眾文化需求,一般鄉鎮文化站必須配置3個工作人員,大的鄉鎮文化站不能少于5個工作人員。人事編制部門應根據實際需要,為文化站配置足夠工作人員。
二、許多文化站活動項目少,水平和質量低,無法滿足群眾多方面、較高層次的文化需求
文化站工作人員少,缺輔導老師,因此活動項目少,活動水平和質量低,似乎合情合理。但工作人員少,缺輔導老師,不是主要原因。思路不廣,工作不主動,才是問題所在。
文化站要想一些辦法,應對專職人員少的現實狀況。一方面要在活動中發現、培養文藝骨干,建立文化活動人才庫。另一方面,可以聘請當地中小學、幼兒園的音樂、美術、舞蹈、體育教師及鄉鎮機關有藝術專長的職工參與組織文化活動和開展藝術輔導培訓。此外,假期回鄉的大學生、民間藝人也是文化站開展文化活動和組織藝術輔導培訓可以借助的力量。
活動項目少,可從研究不同人群對文化的不同需求入手來解決。年輕人喜歡節奏快、律動強的活動,就組織個健身操表演隊;少年兒童喜歡音樂、跳舞、畫畫,就辦吉他彈唱班,組織街舞表演隊,辦電子琴、舞蹈、美術培訓班;還有,組建合唱隊,舉辦周末演唱會,給廣大群眾,特別是中小學生,搭建展示歌喉的舞臺;等等,群眾喜歡的、需要的文化活動都可開展。
關于活動水平和質量的提高,要多走出去學習,多參加交流,多請外面的專家和縣里的老師來指導。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打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時尚健康、有檔次有魅力的品牌活動,來滿足群眾多方面、較高層次的文化需求。
三、農家書屋和村民文化活動室少,無法滿足分散居住于十里八村農民需求的問題
從地理環境,群眾需求和發展趨勢看,每一個村民小組都有圖書文化活動室,是解決山區群眾看書和參加文化活動難的出路。
這需要理清思路、轉變觀念。農家書屋是村民自己的書屋,村民文化活動室是村民自己的活動室。農家書屋和村民文化活動室的建設要體現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發揮村民的能動性。從經費籌集、選址建蓋、圖書選購、報考訂閱、活動開展、財物管理都要以村民為主體,形成國家倡導扶持,村委牽頭組織,村民為主體參與的共建、共享、共愛、共養、共管的,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農村先富起來的人不少,其中不乏有社會責任感和熱心公益事業之人。只要村委號召,先富起來的群眾帶頭,村民齊心協力。一個村民小組建一個圖書文化活動室是完全可能的。
四、農家書屋和村民文化活動室沒有專職人員管理,不能定時開放的問題
從長遠看。農家書屋和村民文化活動室的開放管理也要以村民為主體。如何管理、何時開門、搞什么活動、今天誰當值、明天哪個看管,都要由村民自己協調安排。就當前而言。村委會工作人員要輪值,定時為村民開放圖書室和文化活動室。
此外,農村也不乏熱心人和志愿者。各村文藝活動團隊的領頭人和活動骨干、熱心村民、鄉村教師、退休回鄉的干部職工,都是農家書屋開放和開展村民文化活動可以利用的人力資源。
五、目前農家書屋和村民文化活動室設在村委會辦公地,一些村委會周圍居民少,圖書無人看,文化活動室和文體活動廣場及設備幾乎處于閑置狀態,造成資源浪費的問題
在農村,學校和集市是村民最集中的地方。可以將那些周圍村民少的圖書文化活動室和文體活動廣場項目安排建在學校或集市旁邊。讓接送孩子的家長或趕集的村民在此看書讀報和休閑娛樂。同時還可帶動小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和參加體育鍛煉,彌補農村小學沒有圖書室和體育活動場地不足的問題。
六、結束語
總之,文化主管部門與人事編制部門和鄉政府要為文化站選拔配置足夠的有專業技術的工作人員;文化站要廣開門路,積極組織開展文化活動和文藝輔導培訓,提高文化服務質量;村委會也要想些辦法,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共同為完善農村文化設施建設,不斷豐富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農村群眾的文化素質,促進鄉村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盡職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