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摘要]隨著高考生源人數下降,每年高招錄取時搶生源已經成為常見的現象,對于高職院校尤其是民辦高職生源多少直接關系到學院的生存與發展,2011年江蘇省率先全國注冊入學制度試點,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其實施的成效已經凸顯,浙江省作為教育大省,研究江蘇模式的注冊入學制度對浙江高職院校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注冊入學;生源危機;利弊;挑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86
近年來隨著教育的改革不斷深化,國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徑越來越多。面對激烈的生源大戰,江蘇省率先在全國范圍內嘗試推廣注冊入學制度。借鑒江蘇模式的注冊入學制度對于浙江省高職院校,尤其是民辦高職院校應對生源危機顯得尤其重要。
1注冊入學實施的必要性分析
注冊入學制度是指在某些特定的高職院校,達到要求的學生,按照一定的入學程序直接申請免試入學的制度。每個學校實施的方法不同,一般都是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提交申請,如何招生學校根據學生學業水平、綜合素質評價等綜合考量進行擇優入取。學生通過院校的學習,達到畢業要求獲得相應的畢業證書。注冊入學制度在國外早已經實施多年,尤其是相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而且體制已經相對成熟。在我國,也就是出現生源危機之后,注冊入學才進入我們的視線。在當下生源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實施注冊入學制度的必要性探究也就凸顯在面前。
11注冊入學制度是緩解生源下降招生難的必然趨勢
隨著二孩政策的不斷放開,以后的生源危機會慢慢得到緩解,但對于目前的現狀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學校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要有充足生源,公立學校有財政扶持,民辦院校自給自足,其面臨的沖擊是十分巨大的。處在招生底層的民辦高職院校出現了生存危機,江蘇省民辦高職院校眾多,2010年部分蘇南民辦院校,招生報考率不足計劃招生數一半,蘇北的更少,江蘇省教育廳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根據《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1年開始在省內率先實施針對民辦高職生源不足采取的注冊入學制度,即對于參加高考的學生,在線上不能錄取的情況之下,多一次錄取的機會。隨后在實行注冊入學制度的過程中不斷修改和完善制度,進一步擴大實施這一制度的學校,逐步增加公辦院校的份額,但以民辦為主,同時還針對中職院校的學生也實行提前招生的新型注冊入學制度,很大程度上緩解生源困境。
12增大高校的高招自主權是國家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現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基本都是以高考為主,按照分數等級錄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各類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加大,以高考分數為主要衡量標準錄取的制度弊端日益凸顯,其培養出來的人才,缺乏個性和創新性,放開招生自主權,有利于高校挖掘個性化人才和“怪才”,打破傳統思維定式,按照學生申請,綜合學生素質考量學生,分層次招生更加有利于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在教育部教育規劃綱要中也明確了要增加學校招生自主權,尤其是高職院校,這樣可以讓學校自由選擇自己適宜的學生,學生也可以選擇自己心儀的學校,充分賦予了雙向選擇的權利。
2實施注冊入學的優劣勢分析
21實施注冊入學的優勢
(1)因材施教的理念使注冊入學選拔的學生優勢彰顯。學院校在培養學生時講究因材施教,對于高考統招的學生由于其學科之間發展影響較均衡,而注冊入學的學生整體成績相對弱點,但往往某一方面相對較強,或者是偏科,一些中職學生,在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過程中,參加省級以及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較好名次,這部分學生通過注冊入學進入高職階段,結合他們的專業強項,加上高職院校老師的引導和培養,參加各種技能競賽展示出良好的技能水平,在畢業的時候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雖然在錄取時弱化了分數要求,但是他們在學校享受的待遇、獎助學金、畢業等政策和高招學生一樣,而且教師還會按照他們的技能強項因材施教,在和高招錄取學生享受同等待遇的情況下,技能強項得到彰顯,這也是注冊入學帶來的優勢。因此部分高職院校在招生錄取時政策就是參加技能競賽獲獎學生免試直接錄取,以利于后期因材施教的培養。
(2)學校與學生相互選擇,實現雙贏,提升教育入學率。對于學校來說,注冊入學制度解決了生源問題,生源范圍明顯擴大,不僅僅是高中生源,還有中職學校的生源,是對口單招模式的新的形式和改革。在實施過程中可以按照學校自己的特色和要求選擇優秀的學生;對于部分學生來講,統一的高考入學模式將一部分有一技之長或者偏科的學生擋在了大學門外,使他們與高校失之交臂。實施注冊入學制度后教育的公平化顯現出來,大家都有受教育的機會,打破一紙定終身的局面,同時對國家而言大大擴大了職業教育入學率,使得受益面更廣。
22實施注冊入學的弊端和挑戰
(1)寬門檻使學生家長信任度下降。注冊入學制度使得很多學生多了一次接受高一層次教育的機會,降低了進入的門檻。高職教育在很多家長眼里就不被看好。一直以來,人們都有這樣一個等級制度,好的都是本科,考不上才會進入高職學習,加上現在降低職業院校門檻,本來就是生源質量不好,現在會越來越差,很多家長就持有懷疑的態度,這樣是否真能有利于自己孩子的學習與成長,這對高職院校是個不小的挑戰。
(2)注冊入學使得生源競爭更加激烈。注冊入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生源壓力,但是它又是一把雙刃劍,在入學時對分數要求不高或者降分錄取,雖說多了受教育的機會,但對于各個高職院校為了搶奪生源的競爭也大大加劇了。尤其是民辦院校表現尤為明顯,很多學校本身競爭力不強,在搶奪生源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不正當手段,為了獲得生源,出現一種是個學生報考就錄取的現象,整體生源水平大大下降,使得學校惡性循環,給以后的招生以及學生管理帶來較大難度。
(3)注冊入學使得學生教學和管理難度增加。正是由于招生降低了要求,使得學生在校內學習和生活時會出現明顯差異。由于生源質量不同,學生在學習思想和價值觀等方面反應很大不同,這給學生教學和管理增加了很大難度,有的學校實行了分層次,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基礎比較弱,相對接受力較弱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難度增大,按照傳統的管理模式明顯脫節。
除此以外,學生學習的水平會進一步加大,課堂改革創新的難度增加,學生的實習就業等問題也會一一凸現出來,對于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同樣是教育大省的浙江,創新多元化的招生體制勢在必行,我們通過江蘇模式的注冊入學制度的研究,以期對浙江高職院校在應對生源危機時采取這類模式帶來一定啟示,做到揚長避短,在生源競爭中處于優勢。
參考文獻:
[1]陳國雄基于五競爭力模型的高職院校競爭狀況分析與系統創新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12)
[2]林其天高職高專陷入生源困境亟需開拓注冊入學新途徑[J].青年教師,2012(6)
[3]江蘇省教育考試院關于2011年江蘇省高職(專科)院校注冊入學試點工作的通知[Z].教考招[2011]10號
[4]張健德國職業學院——雙元制模式的高等職業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1(12)
[5]聶華從德國職業學院看我國高職發展中存在的問題[J].機械職業教育,2008(2)
[6]孫鋒我國高職教育存在問題與分析[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8(1)
[7]孫健論“多元化”入學制度下的江蘇省高職注冊入學制度[J].機械職業教育,2011(12)
[8]張慶武,陸欣新形式下高職院校競爭力培養淺折[J].發展研究,2011(9)
[9]許樂清關于高職院校注冊入學招生模式的探索[J].新一代,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