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摘要]農業作為關系我國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在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農業企業由于自身的弱質化特征,往往不被資本市場所接納,而新三板的推出為廣大農業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打開了方便之門。相關政策應當適當向農業企業傾斜,另一方面,農業企業也應積極提高參與資本市場的意識和能力,彌補自身短板,積極通過新三板掛牌借助資本市場發展壯大。
[關鍵詞]農業企業;新三板;掛牌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242
農業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產業部門,屬于第一產業,廣義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副業五種產業形式。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作為解決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黨中央、國務院歷來把三農問題視為重中之重,自2004年以來連續將1號文件關注農業領域,同時連續4年聚焦“農業現代化”,今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再凸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農業要實現現代化,就需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與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子,不斷提高農業企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這個過程僅靠政府的力量遠遠不夠,必須借助資本市場引入社會資金,共同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1資本市場對農業企業認可度不高
農業企業由于其弱質化的特征,在資本市場上認可度不高。一是行業自身存在著“靠天吃飯”的特征,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沖擊,自然條件特別是氣候變化直接決定農業企業的經營成果,農業企業的經營風險相當一部分來自天氣與自然災害。二是農業企業普遍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差,市場占有率較低。雖然農業企業數量龐大,但是目前僅有A股上市公司31家,行業總市值3318億元,占全部A股市值的066%。三是農業企業普遍存在著家族式家庭作坊的管理方式,基礎管理薄弱,生產經營不規范,財務相對混亂,盈利能力難以保證,難以吸引社會資本和戰略投資者。四是農業企業想要改造升級,實現規?;?、品牌化,對資金需求較大,但其可用于抵押的資產相對較少,同時社會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不足,融資渠道相對匱乏。
2新三板的推出為農業企業提供了方便之門
新三板,是外界對“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通俗叫法,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7月,國務院批準設立全國股份轉讓系統;2013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新三板市場范圍擴充至全國,境內符合掛牌條件的股份有限公司均可在新三板進行掛牌、股份轉讓、股權債權融資、資產重組等。截至2016年5月4日,新三板掛牌企業6990家,總股本4084億股,新三板市場已成為資本市場的中堅力量。
新三板的推出可以有效解決農業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痛點”:一是掛牌程序簡便,從股改基準日起一般6個月內就可完成掛牌。二是融資方式靈活多樣,新三板“小額、快速、按需”的融資模式正好符合整體規模偏小的農業企業的需求特征,且隨著新三板配套政策措施的出臺,未來掛牌公司可以通過債券、優先股等多種方式進行融資,后續企業還可以進行資產并購和重組等資本運作,進一步做大做強。三是成本較低,相對于IPO,企業掛牌費用較低,且部分地方政府可以給予新三板掛牌補貼。四是掛牌有利于促進企業的規范發展,有效提升企業經營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五是信用增進,企業掛牌之后信息披露充分完整,有效提升了企業的信用,對開拓市場、獲取銀行貸款的提升效應較為明顯。六是價值發現和增強團隊凝聚力,企業新三板掛牌后增強了股份流動性,為看好企業發展的外部戰略投資者提供了進入的渠道,戰略投資者的加盟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市場、信息等外部資源;同時通過股權激勵,吸引外部優秀的管理和技術人才進入企業,這對于人力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業企業是個福音。
部分農業企業已經逐漸意識到,農業企業要擺脫舊有發展模式,成為規范化、規?;⑵放苹默F代化企業,就必須借助資本市場實現轉型升級。截至2015年年末,農業企業掛牌新三板119家,占全部掛牌公司5129家的232%,相對于2014年的38家增長213%;股票發行融資方面,2015年掛牌農業企業股票發行65次,融資2873億元,相對于2014年的股票發行9次,融資188億元,分別增長622%和1525%。從數據上看,農業企業2015年掛牌數量和融資額度與2014年比較有了較大進步,農業企業借助新三板一方面提升了公司運營水平和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有的農業企業借助融資補充資金、開拓業務、進行項目研發等,公司發展逐漸邁上新臺階。但同時也要看到,相對于農業企業龐大的數量,這100余家掛牌公司僅僅是滄海一粟;與其他行業相比,農業企業掛牌家數占比也相對較低。
3農業企業掛牌新三板的障礙
農業企業要想掛牌新三板要解決一系列的問題:首先監管紅線不能碰,例如企業若存在“存續期未滿兩個會計年度”“具備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違法違規事項”等情況需要謹慎處理,不可貿然申報新三板。若存在“出資不到位”“財務不夠規范”“同業競爭與關聯交易”“紅籌架構”等一些不會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及盈利的問題,或者可以通過時間和付出一定成本解決,那么可以就如何掛牌做進一步的討論。但是對于農業企業掛牌新三板來說,由于其行業特性,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關注。一是現金收付的問題,大多數農業企業面向的客戶和供應商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個人,一方面存在著大量的現金交易,另一方面存在交易未開發票的情況?,F金交易不能保證企業收入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同時未開發票可能導致出現稅收繳納的問題。二是企業員工個人卡的問題,農業企業收付款項通過員工個人卡劃轉,不但無法保證企業收入的真實和準確性,而且存在企業資金被挪用或吞沒的風險。三是農業企業是否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權,土地租賃可能存在法律瑕疵。例如《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如果企業沒有經過相關法律程序,委區的相關登記證書及批準文件,那么該項土地租賃可能存在瑕疵。四是生產經營許可問題。有的農業企業未能取得從事主營業務所需要的全部資質、許可及特許經營權,可能存在超資質和范圍經營的情況,導致存在相應法律和經營風險。五是其他問題,例如季節性臨時用工、對政府性補貼產生重大依賴、未能為員工繳納社保及公積金等。
4相關建議
新三板為農業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打開了方便之門,但新三板掛牌在運營能力、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外部政策對農業企業掛牌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需要農業企業自身對掛牌要有清醒的認識,并提前做好相應準備。
外部政策方面:一是在制度安排上,新三板在市場準入和信息披露方面提高對農業企業的包容度。二是政府應加強引導和宣傳,鼓勵農業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發展壯大,同時促進農業企業與金融機構的交流與合作,推動金融機構開發針對農業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幫助農業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三是充分發揮各中介機構的“導師”作用,幫助農業企業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幫助農業企業持續規范運作。
農業企業自身方面:一是不斷強化企業自身運營規范化意識,提高公司治理和財務內控水平,做好財務規范工作;二是不斷提升企業參與資本市場的意識和能力,積極了解資本市場的政策法規,加強與各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的交流與合作;三是正確認識新三板掛牌的意義,選擇優秀的中介機構團隊,在掛牌過程中各負其責、穩步推進。
參考文獻:
[1]喻林小微農業企業融資問題對策探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3):50-51
[2]羅小清新三板“務農”正當時——訪中信建投證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李旭東[J].當代金融家,2015(5):98-99
[3]王驥新三板掘金800問[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10)
[4]投行小兵新三板掛牌解決之道[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8):233-239
[5]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2015年、2016年統計快報[R].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網站,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