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輝 楊會會
【摘要】教學無疑是教和學相得益彰。教師的指導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更要注重教會學生學習方法,這也是目前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要求。只有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才會對學習感到輕松、喜愛,才能大大提高學習效果,并且為以后的學習與發展夯實基礎。怎樣才能在外語教學中更好的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呢?本文旨在進一步探究這個課題。
【關鍵詞】學法指導 小學英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72-02
在當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許多教師都在研究課堂教學方法和教育實施,英語教師也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卻常忽視了怎樣指導學生更好的學習方法。因此,本文針對這一點進行幾點淺析。
一、學法指導要落實到具體的方法指導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里的“漁”就是指的方法,教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所以,學法指導應滲透在外語教學的各環節中,逐步實施,讓學生逐漸學會學習技巧。
第一,先了解學情再進行教學設計。既了解學生的掌握、運用知識的實情,又知道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學生需要得到什么樣的幫助;還要全面了解學生共性及個體差異的情況,以便在教學時對學生因材施教和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樣才會結合學生實際進行學法指導,取得最好的效果。第二,教師要了解學生學習所處的不同環節,在學法指導上有步驟、有層次。比如,指導課前預習,讓學生首先要知道預習的目的,遇到生詞要學會借助辭典等工具,可以通過聽錄音模仿朗讀,不會的地方著重標出。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充分感知、體會、理解語言并進行聽說練習,逐漸把握語言知識。
指導學生聽課時帶著問題,掌握知識重點、要點,積極與老師互動、參加課堂活動。而在課后,要教會學生一看二練三聽讀。一看,就是復習書與筆記,利用復習回憶,進一步加深課堂所學知識并當天消化;二練,就是指書寫和口語的訓練,盡量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三聽、讀,就是多聽錄音、跟讀、朗讀,提高聽力水平、技巧,同時要多讀一些課外閱讀,以擴充詞匯量,拓展知識面。第三,根據學生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使學生找到自己最適合的英語學習方法。一旦發現學生的學習方法有偏差,教師要及及時提醒糾正。比如,有的學生重視語法而忽視口語的重要,教師要糾正學生的這種片面認識,要求學生擺正認識并指導怎樣訓練口語。
二、重視閱讀教學訓練
閱讀教學比較靈活,其中還蘊含著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因此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就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潤物細無聲”一般慢慢滲透。重在教師的精講和點撥,將學法無意的滲透到教學中,讓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課文學習,體會語言學習的具體方法并學會運用。指導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示范并帶領學生使用學法,讓學生自己感知到學習方法,體會到使用什么樣方法能學好一篇課文。其次,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通過教學“示法”,讓學生自己學會使用這一學法,初步嘗試取得成功的信心。再次,在啟發學生閱讀理解課文的時候,將理解所需的認知程序、思維方式自然的融入其中,使學生深受啟發,從而自己逐步去嘗試合適的閱讀學習方法。學法滲透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生語言訓練、思維展示和感知的過程;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的知識結構構建與形成過程。而這一過程,包括一系列的智力活動,比如
學習生單詞、掌握課文重點、制定學習綱要、學習目標,進行練習、自我作業檢查等。而最關鍵的是引導學生使用已學會的學習方法,進行語言訓練,形成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任何學習過程,都是思維的過程。教師要通過每篇課文的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思考,能夠自己發現、提出問題,并能相互間討論、解決問題,能夠與教學活動互動。這些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對課文的具體內容提出疑問,體現其思維的過程,他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體會到了“學”的道理與方法。經驗豐富的教師常會問回答問題的學生:“你是怎么得出這個結果的呢?”這就是教學的更高境界,不僅讓學生學到是什么,更要讓其知道為什么。
三、學法指導提倡以思維訓練和培養能力為主
從某個方面說,學習方法就是思維方法。通常思維活躍、思路較廣且想象力好的人,他一般具有高效、合適的學習方法;相反的人,則是低效率、方法笨。所以說,教師的學法指導必須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啟發他們打破常規思維去思考問題,多嘗試新方法、新角度去學習、思考,敢于創新方法。例如,單詞“umbrella”,意思是雨傘,有很多學生記不住,如果啟發學生聲音聯想“俺不來了”,意義聯想“下雨—雨傘”,學生就能記住并且忘不了。再比如,有的學生在學習教材時,總是局限于文章本身,只會課文本身知識點、語法等,跳出去就不會了,這就是死學。這就要求教師平時要引導學生,學會整體把握課文,把它當做學習知識點、提高表達能力、交際能力等的載體,要根據學生的思維活動,創造性的變通,對學生加以訓練,使他們能夠獨立思考、舉一反三,能夠串聯所學的知識點并能歸納、組織、思考,得出結果,從而更愿意去嘗試表達、口語交際訓練。隨之,學生活學活用,自然英語學習能力也就提高了。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不會學習的人。”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里說的。可見,怎樣學習是多么重要!掌握學習方法,這是新世紀人才必備的方法和能力。作為教師,有義務指導學生如何更好的學習,教會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同樣適用于英語教學與學習。總而言之,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值得我們教師去思考研究的課題,只要我們經常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心懷愿望,愿意去探討去實踐新的方法,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張俊峰陳志英.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學法指導.關愛明天,2014.10
[2]李杏齋.如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發揮學法指導的作用.《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4)294.
[3]王晶.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學法指導,《引文版:教育科學》,2015(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