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明 孔志文
【摘要】本文從汽修行業對人才的崗位要求與教學的實際出發,探索信息化教學資源庫開發的過程與方法。本文以《汽車發動機拆裝與檢測》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庫開發為例,從開發的思路與目標、開發的主要內容以及開發的主要成果進行了論述。本文將有助于推動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一線專業教師對資源庫建設成果的應用,提升教學水平;同時,使學生盡快共享到豐富、高效、先進的汽車發動機專業教育和崗位培訓資源。
【關鍵詞】信息化 教學資源庫 教學網站 汽車發動機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4年廣東省教育廳中等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試點立項支持項目“《汽車發動機拆裝與檢測》理實一體化教學資源庫開發”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211-02
前言
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教育部發布的《全國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2011-2020年)》要求實施以建成“三通兩平臺”為目標的數字教育行動計劃。《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教職成〔2012〕5號)、《教育部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10-2012年)》(教職成〔2010〕13號)要求實施“職業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計劃”,構建“全國職業教育數字化信息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教育部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1〕9號)要求“大力開發數字化資源,建立學生自主學習管理平臺,提升學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進優質職業資源的共享”。《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也特別提到“加快推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逐步實現‘一生一空間、生生有特色。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建設在線開放課程等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推進線上線下結合的課程共享與應用”。
一、信息化教學資源庫開發的思路與目的
1.開發的思路
(1)選擇正確合理的教學內容:根據《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同時結合本專業的崗位技能要求和實踐教學條件,兼顧職業技能證書考證和學生的持續發展,合理整合和選取教學內容[1]。
(2)選擇正確的教學策略:對現代汽修工作崗位的生產技術、人力資源發展需求和能力變化進行全面的科學分析。依據汽修行業人才需求和職業生涯發展的基礎理論,從培養學生職業興趣入手,遵循中職學生認知規律,建立“現代汽修人才的職業能力模型”和人才培養策略,形成培養目標明確、實施途徑清晰、操作性強的培養方案[2]。
(3)選擇先進的開發技術路線:按照《國家示范性職業學校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計劃資源開發技術規范》,實現專業課程與教學體系的重構,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進行全方位創新的探索改革。
2.開發的目的
(1)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在課程教學數字資源庫的建設中,首先解決兩個標準化,一是教學內容標準化;二是開發技術標準化,采用《國家示范性職業學校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計劃資源開發技術規范》。此外,數字化資源庫的開發還遵循汽修行業技術標準和企業崗位標準。從共享使用的需求出發,構建完整的標準體系,通過資源的共建共享機制,提升全國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2)通過調研企業對現代汽修人才的崗位能力需求,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現代汽修人才的培養模式,建立汽修實訓仿真教學環境,通過現代化仿真系統的訓練后,提高汽修人員的技術素質、實際操作經驗、處理各種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極大地縮短了學生進入企業后的崗位技能培訓周期,為突破汽修職業教育實踐性教學和企業培訓的瓶頸尋找到了一條有效途徑。數字資源庫的建設體現了現代汽修人才的培養要堅持“工學交替”理實一體化的理念,爭取企業的深度參與,依托行業和企業,“校企雙需,互動有效”,形成資源共享,利益雙贏的良性運行機制,成功實踐校企合作。
二、信息化教學資源庫開發的主要內容
《汽車發動機拆裝與檢測》信息化教學資源庫主要開發“八要素”學習包,每個學習單元都包括:教學設計、教學課件、3D虛擬仿真軟件、教學錄像、任務工單、測試習題、學習手冊、企業案例八種資源,主要開發內容如圖1所示。
三、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建成的主要成果
《汽車發動機拆裝與檢測》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在相關教學資源開發的基礎上,進一步建成了基于超星泛雅3.0教學平臺的教學網站,如圖2所示,主要成果如下所示:
1.課程標準(實施性教學大綱)
課程標準是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開發科學、合理和適應性強的課程標準,為課程建設和教學實施提供基本框架方案,同時為具備區域或行業特色的教學單位留出特色空間。
2.教學設計(教案)
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以學習單元為單位進行配套教學設計開發,為有效的教學實施提供參考方案。
3.教學課件
以學習任務(工作任務)為單位開發配套的教學課件,為學習者服務,幫助學習者更好的融入課堂,理解知識,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教學課件包括必要的WEB課件、流媒體課件、Flash課件和具備動態交互功能的多媒體課件等多種類型。
4.教學錄像
以學習任務(工作任務)為單位開發配套的教學錄像,幫助學習者更好的理解專業知識,有效的完成學習任務。
5.3D虛擬仿真軟件
對于關鍵的核心操作項目,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校企聯合開發了3D虛擬仿真軟件,供學生自學、反復模擬操作練習、查看必要的維修資料,如圖3所示。
6.任務工單
以學習任務(工作任務)為單位開發配套的任務工單,引導學習者有效參與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習者的學習自覺性,輔助學習者通過行動實現高效能的學習。
7.學習手冊
以學習任務(工作任務)為單位開發配套的學習手冊,為學習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優質的學習資料。
8.測試習題
以學習任務(工作任務)為單位開發配套的測試習題,幫助學習者完成單元學習后進行學習測試和評價。
9.企業案例
以學習任務(工作任務)為單位匯總、整理配套的企業案例,幫助學習者觀摩企業生產實際工作,積累實戰經驗。
10.數字教材
開發《汽車發動機拆裝與檢測》理實一體化數字教材,主要包括教材封面、前言、學習指導、目錄、數字化教材正文、教材尾頁等內容。
小結
《汽車發動機拆裝與檢測》理實一體化教學資源庫開發項目雖然已經初步完成,但是,很多課程內容與軟件資源需進一步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與更新。接下來,我們將資源庫的使用情況進一步總結、評價、反饋,并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修正與完善,同時對課程網站的資料進行更新。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交通運輸類(第二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郭月蘭.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國家專業教學標準開發的特殊問題研究[J].職教論壇.2014(13).
作者簡介:
蔣文明(1982-),男,工學碩士,廣東省民政職業技術學校講師、汽修部主任助理,汽車維修高級技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研究。
孔志文(1973-),男,工學碩士,廣東省民政職業技術學校講師、機械工程師,汽修教學部主任,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