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宇 彭漢華 張欽昌 吳天文


[摘要]目的 綜合分析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MR(磁共振)及臨床特點,為治療卵巢卵泡膜細胞瘤患者提供科學的數據參考。 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6月~2015年12月經病理證實的的45例卵巢卵泡膜細胞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22例患者接受CT檢查診斷(作為A組),23例患者接受MR檢查診斷(作為B組)。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A、B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以及臨床資料。 結果 A組患者中有10例(占45.45%)實性腫塊,5例(占22.73%)囊實性腫塊,7例(占31.82%)囊性腫塊;平掃密度占85.5%,增強CT掃描呈現輕度強化趨勢;B組患者中有11(占47.82%)例實性腫塊,6例(占26.09%)囊實性腫塊,6例(占26.09%)囊性腫塊;T1WI呈低/等信號,T2WI呈稍低/等信號,增強MRI掃描呈現輕度強化趨勢;A組患者的特異度以及靈敏度分別為92.1%、93.4%,B組患者的特異度以及靈敏度分別為90.5%、91.2%(P>0.05)。 結論 充分認識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MR(磁共振)表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臨床診斷的正確性。
[關鍵詞] CT;MR;卵巢卵泡膜細胞瘤;診斷
[中圖分類號] R737.3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6)09-17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T, MR,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ovarian follicular cell tumor, and provide scientific data reference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Methods 45 patients who were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to have ovarian follicular cell tumor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22 cases of them received CT (Group A), the other 23 cases received MR (Group B). The diagnosis results and 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y SPSS12.0 software. Results In group A, there were 10 cases with solid masses (account for 45.45%), 5 cases with solid cystic masses (account for 22.73%), and 7 cases with cystic masses (account for 31.82%), the precontrast density account for 85.5%, the enhanced CT scan showed a mild enhancement trend. In group B, there were 11 cases with solid masses (account for 47.82%), 6 cases with solid cystic masses (account for 26.09%), and 6 cases with cystic masses (account for 26.09%), MRI showed low or equal signal areas in T1WI and slightly lower or equal signal areas in T2WI, the enhanced MRI scan showed a mild enhancement trend.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group A were 92.1% and 93.4%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of group B were 90.5% and 91.2%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 Detailed grasping of the CT and MR results of ovarian follicular cell tumor may improv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ccuracy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 CT; MR; Ovarian theca cell tumor;Diagnosis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ovarian follicular cell tumor)是一種較為少見的女性生殖器官腫瘤,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發生率較低,但是由于其影像學特征不明顯,所以很容易和卵巢良性病變混淆,一旦發現患者有腹腔積液問題則很容易被誤診為患有惡性腫瘤[1-3]。因此,為了有效避免上述癥狀的出現,筆者將根據相關工作經驗,選取我院經病理證實的45例卵巢卵泡膜細胞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22例患者接受CT檢查診斷(作為A組),23例患者接受MR檢查診斷(作為B組)。研究結果顯示充分認識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MR(磁共振)表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臨床診斷的正確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6月~2015年12月經病理證實的的45例卵巢卵泡膜細胞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22例患者接受CT檢查診斷(作為A組),23例患者接受MR檢查診斷(作為B組)。A組患者平均年齡為(52.3±3.25)歲,有14例絕經后患者,8例絕經前患者;臨床表現:5例腹腔積液,8例月經紊亂,9例絕經后陰道異常流血。B組患者平均年齡為(53.1±3.0)歲,有13例絕經后患者,9例絕經前患者;臨床表現:6例腹腔積液,7例月經紊亂,10例絕經后陰道異常流血。A、B兩組患者年齡及臨床表現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查方法
1.2.1 CT檢查 采用飛利浦公司生產的16層 CT機,掃描前叮囑患者屏氣,基本參數為:120kV管電壓、250mA、2~3mm層厚,8~15s掃描時間。
1.2.2 MR檢查 行MR[聯影 uMR 1.5T機]常規掃描以及MR增強掃描(選用3D快速小角度激發序列),B組患者均行平掃以及增強掃描,基本參數為:1~2mm層距;5mm層厚,采集次數為3次~4次。
1.3 圖像資料分析
由≥2名的年資較老的MR醫師進行閱片,分析CT以及MR的具體表現、形態、密度以及相關特點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A、B兩組患者均為單發,A、B兩組患者腫瘤的平均直徑分別為(9.85±5.22)cm、(9.66±6.21)cm,A、B兩組患者腫瘤呈圓形或者橢圓形的例數分別為17例(占77.27%)、18例(占78.26%);呈分葉狀或者不規則狀的例數均為5例。
2.2 CT檢查結果以及MR檢查結果比較
A組患者中有10例實性腫塊,5例囊實性腫塊,7例囊性腫塊;平掃密度占85.5%,增強CT掃描呈現輕度強化趨勢。B組患者中有11例實性腫塊,6例囊實性腫塊,6例囊性腫塊;T1WI呈低/等信號,T2WI呈稍低/等信號,增強MRI掃描呈現輕度強化趨勢,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的特異度以及靈敏度比較
A組患者的特異度以及靈敏度分別為92.1%、93.4%,B組患者的特異度以及靈敏度分別為90.5%、91.2%;A組患者特異度與B組對比無顯著差異(χ2=1.059,P>0.05),靈敏度與B組對比無顯著差異(χ2=1.068,P>0.05)。見表2。
3 討論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在卵巢腫瘤疾病中是比較少見的,目前的研究水平來看,對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病因學組織的相關發生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在接受相關手術前進行診斷非常困難。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以及MR的相關表現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臨床病理特征,尤其是卵巢卵泡膜細胞瘤職工的WT-1蛋白生物標記物能夠作為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根據相關資料研究結果顯示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疾病主要是起源于卵巢髓質的良性腫瘤,占卵巢腫瘤的0.44%~1.55%,占良性腫瘤的2.56%[4]。
3.1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分析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好發于絕經前后的婦女患者,由于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疾病的臨床病理特征與雌激素水平的增高以及腹腔積液有密切關系,所以除了卵巢卵泡膜細胞瘤患者具有腹脹以及腹痛的臨床癥狀外,還表現為月經紊亂以及停經后陰道異常出血情況,嚴重點甚至會出現子宮肌瘤以及子宮內膜癌等嚴重并發癥。本研究的卵巢卵泡膜細胞瘤患者均為單發病例,在臨床上的相關表現多為月經紊亂,這與石甜甜等[5]學者的相關研究報道結果保持高度一致。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經過細胞基因分析有12號染色體三體以及4染色體三體,而4號染色體三體是發生卵巢卵泡膜細胞瘤中的第2個腫瘤基因。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主要臨床表現為:(1)間質細胞以及肥大細胞的存在;(2)腫瘤生長導致卵巢皮層萎縮以及淋巴管存在于卵巢髓質區域。上述2個方面的相關特點對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疾病的診斷有著重要的臨床研究價值。
本研究結果顯示A、B兩組患者腫瘤呈圓形或者橢圓形的例數分別為17例(占77.27%)、18例(占78.26%);呈分葉狀或者不規則狀的例數均為5例。從結果不難看出,卵巢卵泡膜細胞瘤大多呈現圓形或者橢圓形,其細胞組織呈旋渦狀,未見明顯核分裂狀況。WT-1蛋白在正常卵組織中為低表達,在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組織中卻是高表達,相關研究資料結果表明WT-1蛋白的相關表達水平可以從側面反映出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組織分化的程度,繼而能夠為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疾病的臨床指導提供相關治療依據[6-7]。
3.2 CT、MR影像表現特征分析
卵巢卵泡膜細胞瘤患者的CT、MR影像表現特征具體表現如下:(1)患者多為單側腫塊,形狀大小不一,邊界表現清晰;(2)CT平掃之后其腫塊與子宮肌層密度非常相近,并且在增強之后呈現輕度強化趨勢;(3)MRI與CT診斷顯示患者在刑天學方面無顯著差異,并且T1WI呈低/等信號,T2WI呈稍低/等信號,增強MRI掃描呈現輕度強化趨勢,未見鈣化情況出現;(4)MRI檢查有少量腹腔積液的情況出現。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患者中有10例實性腫塊,5例囊實性腫塊,7例囊性腫塊;平掃密度占85.5%,增強CT掃描呈現輕度強化趨勢。B組患者中有11例實性腫塊,6例囊實性腫塊,6例囊性腫塊。MR圖像上所表現的不同腫瘤是疾病發展的必然趨勢,MR的相關表現多為實質性腫塊,并且隨著腫瘤的增長而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囊變情況,此時腫瘤的強化程度與腫瘤的基本結構以及腫瘤的供血狀況密切相關[8-12]。
綜上所述,CT以及MR(磁共振)在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疾病的相關診斷具有一定的價值和特點,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能夠廣泛提高正確診斷率[13-16]。充分認識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MR(磁共振)表現以及結合患者的內分泌異常表現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臨床診斷的正確性[17-19]。
[參考文獻]
[1] 楊梅,周忠春,徐生芳,等.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MR及臨床研究進展[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30(4):691-693,702.
[2] 張彥,戚曉淵,王立俠,等.血清CA125聯合CT、MRI對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診斷價值[J].中國綜合臨床,2015,31(8):759-762.
[3] 張彥,戚曉淵,王立俠,等.血清CA125聯合CT、MRI對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診斷價值[J].中國綜合臨床,2015,31(8):759-762.
[4] 王偉,欒麗,陳嘉麟,等.卵巢原發非上皮源性腫瘤的 CT、MRI 診斷[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4,11(2):206-210,213.
[5] 石甜甜,丁建國,繆小芬,等.卵巢性索間質腫瘤的影像診斷[J].實用腫瘤雜志,2011,26(2):161-164.
[6] 唐莉,葉旭彬,吳雪薇,等.40歲以下婦女卵巢上皮癌62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4,11(9):28-31,88.
[7] 王偉,欒麗,陳嘉麟,等.卵巢原發非上皮源性腫瘤的 CT、MRI 診斷[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4,11(2):206-210,213.
[8] 張瑞萍.輔助介入化療在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卵巢癌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7):76,89.
[9] 鄭少燕,曾向廷,吳先衡,等.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MRI診斷及鑒別診斷[J].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14,16(2):117-120.
[10] 趙燕風,戴景蕊,王小藝,等.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表現[J].放射學實踐,2010,25(7):780-783.
[11] 張維,邱偉,范國華,等.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表現與病理對照研究[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30(9):1510-1513,1552.
[12] 張麗萍,唐秉航,洪居陸,等.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臨床病理及影像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3,29(4):598-601.
[13] 曾煥忠,金新安,黃波濤,等.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MRI表現[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2,28(9):1412-1414,1423.
[14] 朱記超,婁明武,張方璟,等.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纖維瘤組腫瘤的MRI 表現與病理相關性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15(8):1344-1347.
[15] 陳嬌,楊太珠,羅紅,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卵巢卵泡膜細胞瘤[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2,28(2):340-342.
[16] 黎軍強,黃欣,韋進軍,等.卵巢卵泡膜細胞瘤 MR 動態增強與擴散加權成像的表現特征[J].放射學實踐,2015,18(6):666-669.
[17] 馬蘭,張岳,陽麗,等.卵巢卵泡膜細胞瘤11例臨床和影像學分析[J].廣東醫學,2013,34(8):1217-1220.
[18] 陳本寶,徐勇飛,王善軍,等.卵巢卵泡膜細胞瘤的CT表現與病理對照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0,20(12):1864-1867.
[19] 楊梅,郭順林,雷軍強,等.卵巢卵泡膜細胞瘤MRI表現與病理[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22(4):285-288.
(收稿日期: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