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念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指出:作文教學是使學生“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很多學生都怕寫作文,特別是農村學生,一聽到寫作文就喊頭痛,提不起興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積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沒掌握好,訓練不得法等。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關鍵。
關鍵詞:農村孩子;作文;生活;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102-01
在作文教學不斷創新的今天,我們要求學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實”,求“活”,求“新”,而作為一些生活在農村小學的學生來說,他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接觸的是一個廣闊的農村天地,相對于生活在城鎮的學生而言,或許接觸的寫作題材要窄一些,但是,農村作文教學卻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興趣是一個人力求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一種意識傾向,是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開感情的閘門,點燃靈感的火花,開拓思維的靈犀。學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學生對作文產生內在的興趣時,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研究、去探求,才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動力,發揮聰明才智,進而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寫作水平。因此,我們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鄉土性”這個農村作文教學的特有優勢,在指導思路上能始終貫穿一個“農”字,農村作文教學同樣能闖出一番新天地。
一、仔細觀察思考,積累寫作素材
1、廣泛交流、積累農村鄉土語言。“清明早蕎,谷雨早秧;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棗;芒種打田不座水,夏至栽秧少一腿”等等,這是農村一年四季農作物耕種采摘所特有的諺語。又如,大雪勿施肥,冬天大雪時不能給麥苗施,因為大雪蓋麥有利于麥苗過冬,施肥會加快大雪的融化。
學生通過交流、收集這些豐富的農村語言,既提高了農事作文的科技知識含量,又積累了寫作素材,一舉兩得。
2、體驗農村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學生由于生活在農村,星期天、假期常常要幫助家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田間活動,這正是學生體驗農村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的大好機會。
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把做家務,干農活的過程寫下來,把觀察到的有意義的場面記錄下來。例如,種玉米,指導學生觀察什么時間播種,什么時間鋤草,施肥,收獲,并且把所觀察到的記錄下來。很多同學都參加過農事勞動,在教學中我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勞動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給莊稼施肥、鋤草、殺蟲噴藥等過程中你又學到了什么?最后指導學生寫出文章,這樣既學到了農技知識,又擴大了寫作的范圍。
3、認真觀察變化,進行對比指導。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的面貌也在迅猛變化,如農業的現代化,農村的城鎮化,這些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很大的 寫作空間。
但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農村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如化學、農藥對農村環境的污染。在教學中我們應指導學生對此現象進行調查、研究、訪問,有條件的話我們還可以進行一些實驗,從中指導學生進行寫實驗報告,擴展學生寫作題材。讓學生在作文當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環保的重要性。
二、結合具體實際,拓寬寫作題材
農村學生怕寫作文,是因為教師所布置的作文題目是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虛擬一個題目,強制學生寫文章。這樣的作文課,本來就扼殺了學生的靈感,再加上農村孩子知識面、生活接觸面相對狹窄,于是更加厭惡作文了。因此,在作文命題時,要根據農村學生的生活環境和特色,緊靠“農”字出一些實實在在的題目,要寫出農村的特色。
1、學寫科技小論文。我們的大多數學生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因此,可以接觸到很多關于種植和養殖方面的科技知識,這也是他們所特有的優勢,因為很多同學的家庭是畜牧養殖大戶,農作物種植大戶等等,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指導學生寫一些科技小論文,讓他們去進行詳細的觀察,如有疑問的地方可以請教家長,因此,學生有的觀察家中養蜂為什么可以使油菜增產,有的觀察家中的桃園嫁接后為什么能多產,有的觀察養殖畜如何合理喂食……這樣的科技小論文由于有了充足的寫作素材,因此學生的寫出來的習作是有血有肉,而且學生的興趣也是十分的濃厚。
2、認真寫好觀察日記。學生生活在農村,對農村的一切耳濡目染,而且都十分感興趣。在和同學們的聊天中,我們就會發現很多同學喜歡養花種樹,喜歡養一些小動物等,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因勢利導,提倡和指導學生寫一些觀察日記,把他們在養花種樹、和小動物的交往中的點點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筆記錄下來,這樣,一篇篇富有生活氣息的、富有童趣的日記便躍然紙上,如《我家的小鴨》、《麥苗又綠了》、《貓》等等。
三、指導感悟生活,激發寫作興趣
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他們平時所感知的生活其實是很豐富的,但是,他們往往總是“不識廬山真面目”,究其原因是“只緣生在此山中”,他們沒能把這些豐富的生活表象細細地進行品嘗,并從中獲得樂趣。因此,在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同時,要強調“置身其中,五官并用”,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通過視覺、嗅覺、聽覺、觸覺等來體驗農村的樂趣和氣息,從而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在具體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還可以經常帶學生去野外參觀一些大棚蔬菜種植,畜牧養殖等,充分調動學生描寫農村素材作文的積極性。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還可以每月都編輯一些習作小報,刊登一些學生們反映農村素材的習作,讓更多的小讀者閱讀和交流,并從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豐富自己的頭腦,以提高寫作水平。優秀的作品幫他們向有關報刊推薦。
實踐證明,通過以上的做法,不僅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而且還能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他們做人的品味,從而促進他們主動探索、主動發展,形成能力。倘若學生們都能把作文作為自己的一件樂事,成為自己需要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將是一片無比燦爛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