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 趙書萱 吳云蘭 高言國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重癥醫學科,遼寧大連 116021
?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腦卒中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研究
張晶趙書萱吳云蘭高言國▲
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重癥醫學科,遼寧大連116021
[摘要]目的探討早期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腦卒中相關性肺炎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重癥醫學科收治的111例存在意識障礙的腦卒中患者,按照綜合性護理和常規護理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綜合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性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腦卒中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多重耐藥菌的發生率、住院時間、住院成本進行比較。結果綜合組腦卒中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16.1%低于對照組33.9%(P<0.05),綜合組多重耐藥菌的發生率19.6%低于對照組41.8%(P<0.05);兩組住院時間和住院成本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預防腦卒中相關性肺炎,降低患者發病率,縮短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腦卒中;肺炎;住院時間;住院成本
腦卒中相關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指發病前無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罹患的感染性肺實質炎性反應。SAP是急性腦卒中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是腦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住重癥監護病房發生多重耐藥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感染,不僅延長住院時間,也會導致醫療費用的相應增加。本文對腦卒中相關性肺炎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11例腦卒中相關性肺炎患者,采用前瞻性臨床研究,入選患者隨機分為綜合性護理組和對照組。對照組56例,男32例,女24例,平均年齡(65±9)歲,其中腦出血19例,腦梗死37例;綜合性護理組55例,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齡(64±9)歲,其中腦出血21例,腦梗死3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人工氣道、格拉斯昏迷評分(GCS)及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Ⅱ(APACHE-Ⅱ)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腦卒中患者發病后均在24 h內入住ICU,符合1996年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診斷標準[1],且經頭顱CT和MRI檢查證實為急性腦卒中病變。
1.2方法
兩組均給予抗生素、吸氧、脫水、利尿、抗凝或止血、腦細胞保護劑及對癥、支持治療等。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包括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監測、體位護理、并發癥預防等。綜合性護理組在常規護理的同時給予如下綜合性系統護理:
▲通訊作者
1.2.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措施病室采用小天使消毒機循環空氣消毒,每日2次,定時通風,減少細菌的定位和繁殖。每日2次500 mg/L 84消毒液擦拭地面、床單位及診療器械,加強診療環境的衛生管理。加強無菌觀念,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嚴格無菌操作,避免醫源性傳播及減少交叉感染,盡量使用一次性物品,保證專人專用,對于不能專用的物品用后及時消毒處理。采用感應式洗手裝置及專業的洗手液,接觸患者前后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定期進行醫務人員手部細菌及空氣培養監測。對多重耐藥菌感染者確診后立即進行床旁隔離,并對菌群的種類及傳播途徑配有醒目的標志,醫療器械、物品專用。嚴格執行探視制度,每日1次集中探視,家屬入ICU戴口罩、帽子、穿消毒隔離衣和鞋套。
1.2.2口腔護理 根據口腔pH值選擇合適的口腔護理液,pH>7,選擇2%~3%硼酸溶液;pH<7,選擇2%~4%碳酸氫鈉溶液。注意觀察口腔黏膜有無潰瘍、真菌感染等發生,保持口腔清潔、濕潤。經口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期間,先檢查氣囊壓力,再行口腔沖洗,兩人配合,一人從口腔一側沖,一人從另一側吸,反復沖洗,直至口腔清潔無異味。
1.2.3呼吸道管理護士定時協助患者變換體位,每2小時翻身1次,叩背3次,有利于分泌物的排泄,防止肺泡萎縮和肺不張,有利于肺部炎癥的吸收[2]。痰多而黏的患者無力咳痰時,給予霧化吸入和振動排痰機治療促進排痰。根據患者的病情正確判斷吸痰的最佳時機。嚴格無菌操作,選擇小負壓(≤20.0 kPa)吸痰[3],吸痰時動作輕柔,吸痰時間<15 s;存在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異常的患者,予以早期氣管插管氣道護理,如不存在呼吸衰竭則不予以呼吸機輔助通氣。
1.2.4鼻飼護理 給予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以清淡、易消化、保持大便通暢為飲食原則。為防止食物反流和誤吸,每餐前與醫生共同評價患者胃腸道功能允許進食的情況下方予以進食,鼻飼時抬高床頭30°~45°,注入前確認胃管在胃內。鼻飼前應將胃內殘留液抽出,注入速度宜慢,每次200 mL,30 min注完,每日5次。進食后30 min禁止過多活動改變體位,避免吸痰,要求在鼻飼前30 min先予吸痰[4]。
1.2.5早期康復護理 早期功能鍛煉能夠減少患者廢用綜合征的發生。告知患者及家屬早期康復的重要性、訓練內容與開始時間。一般認為,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趨于平穩后可以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多數患者康復可在病后10~14 d開始,不僅能夠促進患者的肢體功能的恢復,還可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定時對患者肢體進行被動運動和按摩,每次20 min,幫助患者做關節伸屈、內旋、外展等活動,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攣縮并將肢體保持在功能位[5]。指導患者家屬經常呼喚患者姓名,或由家屬陪伴患者并不斷訴說,提供持續的語言刺激協助患者的治療[6]。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的腦卒中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肺炎的診斷標準:卒中發生后胸部影像學檢測發現新出現或進展性肺部浸潤性病變[7],同時合并2個以上臨床感染癥狀:①發熱≥38℃;②新出現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加重;③肺實變體征和(或)濕啰音;④外周血白細胞≥10×109/L或≤4×109/L。統計SAP發生率、住院費用、住院時間及MDRO的發生率,MDRO檢測的具體判斷標準見文獻[8]。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s)表示,兩樣本均數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MDRO的發生率
對照組醫院感染的MDRO主要是鮑曼不動桿菌(8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4例)、銅綠假單胞菌(6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和大腸埃希菌(2例);綜合組醫院感染的MDRO主要是銅綠假單胞菌(3例)、鮑曼不動桿菌(3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嗜麥芽窄食單胞菌(1例)。兩組MDRO醫院感染率比較,綜合組MDRO發生率(19.6%)顯著低于對照組發生率(4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51,P<0.05)。見表1。
2.2兩組SAP的發生率
對照組發生SAP 19例,綜合組發生SAP 9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9,P<0.05)。見表1。
2.3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比較
綜合組與對照組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SAP及MDRO發生率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比較(±s)
組別 n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元)綜合組對照組t值P 55 56 13.5±3.6 19.2±4.1 5.32 <0.05 9750.5±235.8 12180.9±287.2 3.41 <0.05
腦卒中相關性肺炎最常發生于卒中發病后1周內,可能與免疫抑制[9]及吞咽困難、咳嗽反射異常、肢體癱瘓等危險因素在此階段表現較為突出有關。引起卒中相關性肺炎是腦卒中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張道培等[10]回顧研究其神經重癥監護病房中SAP發生率為40.8%,是卒中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急性重癥腦卒中患者28%~71%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礙,本文入選的患者多伴有吞咽功能障礙等主要表現,并有自主排痰障礙、隱性誤吸等情況,甚至導致窒息死亡等情況發生[11]。重癥腦卒中患者常發生免疫功能受損,且意識障礙或呼吸中樞功能受損病變引起的咳痰反射消失或減弱,或者急性應激狀況導致支氣管充血、痙攣、神經源性肺水腫,并導致氣道的分泌物增多、氣道內的分泌物無法正常排出、氣道堵塞等[12],從而加重肺內感染,且多數患者已并發泌尿系其他部位感染,有研究顯示急性腦卒中患者大約半數死于內科的并發癥如肺內的感染或敗血癥,另一半死于神經系統的并發癥如再發性卒中或腦水腫以及腦疝[13],給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其嚴重的威脅。因此,對于腦卒中患者,積極治療顱腦損傷的同時,對該類患者實施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積極防止肺內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其他部位感染,降低死亡率,對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其治療過程中,配合科學合理的臨床綜合性護理流程管理的卒中患者腦卒中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及多重耐藥菌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可縮短平均住院時間,減少醫療費用,有更高的成本-效益,是卒中患者更優化的防控肺炎策略,可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能使患者更快地恢復,對臨床護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患者從社區或護理機構入住病房后,口咽部或鼻咽部的菌群改變及非機械通氣患者病原學特點,均尚未明確。非機械通氣卒中患者起病后7 d內的痰培養或氣管分泌物培養研究結果顯示,其主要多重耐藥病原菌既包括鮑曼不動桿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桿菌、大腸埃希菌等醫院獲得性肺炎常見致病菌,與國內其他研究致病菌情況相似[14,15],也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社區獲得性肺炎常見致病菌(尤其是入院48 h之內并發肺炎者)[16]。文獻報道,通過醫護人員的手或通過環境的污染和醫療儀器表面導致多重耐藥菌的接觸傳播[17],近年來多重耐藥菌出現頻率增加,因其感染的復雜性和難治性以及易引起醫院感染暴發流行,已成為全球感控工作的重點及難點,而綜合護理組則在降低多重耐藥菌感染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可降低腦卒中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及多重耐藥菌發生率,縮短平均住院時間,減少醫療費用,具有很大的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379-380.
[2]唐紅梅,張麗,玄桂英.綜合建立教育護理干預在防治腦血管疾病的效果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23):3650-3652.
[3]李英梅.重癥肺炎67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6(18):51-52.
[4]樓冬麗.腦血管病患者鼻飼的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8):144.
[5]譚燕泉,譚艷榕,張暉.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功能恢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2,8(4):308.
[6]于海平,張立娟.急性腦血管疾病并發意識障礙臨床護理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2):198-200.
[7]卒中相關肺炎診治專家共識組.卒中相關肺炎診治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10,49(12):1075-1078.
[8]Magiorakos AP,Srinivasan A,Carey RB,et al.Multidrugresistant,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and pandrug-resistant bacteria:An international expert proposal for interim standard definitions for acquired resistance[J].Clin Microbiol Infect,2012,18(3):268-281.
[9]呂清泉,郭志強,喬莉,等.卒中相關性肺炎[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3,22(6):683-685.
[10]張道培,閏福嶺,徐海清,等.神經重癥監護病房卒中相關性肺炎的預測因素與臨床特點[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8):1072-1075.
[11]Meisel A,Smith CJ.Stroke:Preventive antibiotics for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J].Nat Rev Neurol,2015,11(12):672-673.
[12]Horner J1,Massey EW.Silent aspiration following stroke[J]. Neurology,1988,38(2):317-319.
[13]王維治.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53.
[14]郭志強,張勁松,喬莉.重癥監護病房卒中相關性肺炎的病原學特點及其藥敏分析[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2013,12(2):134-138.
[15]應愛華,李文志.慢性腦出血后肺炎病原菌分布及其預后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3,52 (1):4-6,10.
[16]單凱,賈東梅,郭偉,編譯.卒中相關性肺炎的診斷——卒中并發肺炎研究組專家共識[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5,24(12):1346-1348.
[17]胡必杰,宗志勇,顧克菊.多重耐藥菌感染控制最佳實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08.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9701(2016)13-0147-03
收稿日期:(2016-01-08)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ZHANG JingZHAO ShuxuanWU YunlanGAO Yanguo
Intensive Care Unite,Xinhua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an University,Liaoning,Dalian116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earl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Methods All 111 acute strok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in our ICU.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The incidence of SAP,the hospitalization duration and expens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detection rat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was also compared.Results Nine patients(16.1%)suffered from SAP i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group and 19 patients(33.9%)in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incidence of 19.6%isolates of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were isolated i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group was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41.8%(P<0.01).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hospital stay and hospital cos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Using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prevent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but also 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s well as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effective measures can reduce the detection rat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Stroke;Pneumonia;Hospitalization;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