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艷?董玉文
[摘 要]新一輪課程改革所蘊含的新的課程理念必須通過新型的學習模式來實踐。從教育發展的歷史來看"新的學習模式的創造是一個沒有止境的過程"從蘇格拉底問答法到電子計算機輔助教學;從孔子#啟發式$教學到巴班斯基,教學過程最優化,教學改革的真諦也就在于對傳統學習模式的改造和對新模式的探索。從近幾年國內外教學理論與數學學科發展現狀及趨勢來看" 構建一種新型的數學學習模式是實踐新課程的必然要求"對于小學數學學科而言"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構建無疑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模式;構建
一、引言
在教育事業蒸蒸日上的今天,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已經成為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宗旨。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發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得到全面的實現,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動性不足。加強探究型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學習觀念,建立起探究意識,形成探究習慣。探究型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引用對于學生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究情境的創設
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且形象的環境。進行情境創設,是在小學數學中開展探究型學習模式應用的重要一步。教師可以將數學學習問題融入到情境創設之中,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問題的生活化程度。利用一個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創設一個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學習情境,可以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就這一問題進行獨立思考。以探究性問題為基礎的數學學習情境對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引入十分有利。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 教師要對小學數學課本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教學目標,在進行問題情境創設之時,要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歷與理解水平,使數學學習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得以聯系。比如在進行“減法”教學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日常購物的情境 。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教室當作是一個商場,教師扮演營業員,專賣水果,而學生則是顧客,每一名學生手中有10元錢,教師那里有蘋果,2元一個;香蕉,1 元一根;橙子,3 元一個。教師可以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比如要求基礎層的學生從教師這里買一樣東西,算出自己應剩多少錢。要求中等層的學生從教師這里買兩樣東西,算出自己應剩多少錢。這樣, 教師利用一個與學生生活極為貼近的情境,使學生探究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問題。學生會在問題與情境的引導之下,對減法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方法理解更加清晰。以數學內容為基礎,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對于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極為重要。
三、師生和諧,引導學生探究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對于課堂教學的氣氛有著重要影響。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講也是一樣,只有課堂氛圍輕松了,學生才可以進行思考與探究,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活動當中來。探究,是學生發揮自己的主動思維的重要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型學習,就要給學生發揮自己思維能力的機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探究型學習模式的應用,教師要改變自己傳統與老舊的教學思想,將課堂交給學生,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教師要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 給學生機會進行思考與自我觀點的表達, 使學生不僅是課堂的參與者,也是課堂的組織者 。比如在進行乘法口訣的講解之時,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乘法口訣,并可以運用其指導學習實踐活動。教師不得將自己的學習方法強加給學生,而是要更多地征求學生的意見,選擇學生愿意接受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比如學生喜愛大聲朗讀,那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朗讀記憶。如果學生喜歡在紙上重復寫,那教師就引導學生重復寫乘法口訣。當學生的學習意見被教師采納之時,學生會認識到其在課堂學習中的重要性。在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之下,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自由,對于探究型學習模式會充滿熱情與期待。
四、教學創新,引導學生探究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成果已經對教學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型學習之時,教師同樣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促進探究型小學數學課堂的形成。對信息技術進行合理的利用,可以使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條理性更強,生動度更高,開發學生的智力與思維。許多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將所有的教學內容羅列于課件之上,這樣的做法是過于極端的。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探究的角度出發,對多媒體使用的頻率與比例進行控制,將與多媒體使用有一定關系的內容置于課件之中。
比如在進行“平移與旋轉”的講解之時,教師可以利用口述的方法對圖形的平移概念與旋轉概念進行講解。但是,在涉及圖形平移與旋轉的實例之時,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進行動畫的播放,使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圖形平移與旋轉的過程。在這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制作一個他們自己喜歡的圖形,將圖形按規定進行平移與旋轉,看其自己的平移與旋轉過程是否與幻燈片中的過程一致。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培養,注意力得到集中,學生會利用自己的思維習慣對圖形平移與旋轉的概念進行理解,探究個性化的方法進行應用。教學創新,對于探究型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于學生探究能力的開發十分有利。
五、體驗生活,聯系實際
傳統的教育學生處于被動學習、機械記憶、大量重復訓練的狀態,學生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同時也失去難能可貴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根據學生情緒、興趣、思維各方面的差異,創造性地激發不同程度的學生去自主探索的欲望。如教學《分類》這節課,我打破了常規,首先把全班同學分成三個小組帶到學校門口超市的文具專柜,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安靜有序認真觀察,不能翻動超市里的任何東西,有疑問在小組里必須小聲交流。回到教室后,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匯報著,氣氛非常活躍,接著讓學生動手操作,最后上升到理論知識,然后動筆連線,悟出“分類”的含義。這樣,打破課堂和學校內外的界限及學生機械學習的現狀。同時密切聯系數學與生活,讓學生動起來,激發了他們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
六、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探究能力對于學生的學習活動有著整體的促進作用。利用小學數學這樣一個理性化的科目加強探究型學習模式的應用,可以使學生的探究意識在潛移轉化中得到培養與發展。筆者從三個維度對探究型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進行強調,希望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得到教師的重視 . 更希望當代小學數學教學同仁將探究型學習模式恰當地進行實踐運用,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與小學生探究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宋運明. 我國小學數學新教材中例題編寫特點研究[D].西南大學,2014.
[2]林文珍. 淺談小學一年級數學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1,03:87.
[3]王慧先.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探究性學習模式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12:67-68.
[4]吳崢. 基于翻轉課堂理論的小學數學個別化教學模式[D].華東師范大學,2014.
[5]劉瑜. 探究式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6,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