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增林
【摘要】 目的 研究經尿道腎鏡碎石聯合前列腺等離子切除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 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結石患者, 隨機分為A組(28例, 采用恥骨上膀胱切開取石術+前列腺摘除術治療)和B組(34例, 采用經尿道腎鏡碎石取石+前列腺等離子切除術治療)。對比兩組手術時間、術中術后出血量、膀胱沖洗時間、導管留置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和治療后1個月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生活質量評分(QOL)、 最大尿流率(Qmax)情況。結果 B組術中術后出血量、膀胱沖洗時間、導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均優于A組(P<0.05);B組手術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治療后1個月IPSS評分、QOL評分、Qmax與A組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經尿道腎鏡碎石聯合前列腺等離子切除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結石效果顯著, 可明顯減少術中術后出血量、膀胱沖洗時間、導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 并能緩解下尿路癥狀, 改善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等離子切除術;腎鏡碎石;膀胱結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042
目前對于前列腺增生發生原因仍無法明確, 不良生活習慣、肥胖以及環境均為此病的誘發因素, 并且前列腺增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1]。而膀胱結石主要是因為前列腺增生患者出現尿液滯留, 最終導致此病發生。目前對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結石患者均可采用經自然腔道手術治療, 給予經尿道腎鏡碎石取石聯合前列腺等離子切除術是一種較好的治療方法。為探究其療效, 本文對本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結石患者給予上述方式治療, 取得顯著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結石患者, 均伴有尿急、尿頻、排尿困難, 部分患者有尿痛癥狀。IPSS評分18~32分, 前列腺大小46~88 ml, 結石大小1.2 cm×2.2 cm ~2.0 cm×3.8 cm。患者隨機分為A組(28例)和B組(34例)。A組年齡 61~86歲, 平均年齡(69.3±6.3)歲;病程0.6~5.0年, 平均病程(2.5±0.9)年;直腸指征:Ⅰ°4例、Ⅱ°6例、Ⅲ°18例。B組年齡 62~88歲, 平均年齡(70.8±6.2)歲;病程0.5~4.7年, 平均病程(2.6±0.8)年;直腸指征:Ⅰ°4例、Ⅱ°8例、Ⅲ°22例。所有患者臨床癥狀均伴隨尿急、尿頻、排尿困難, 部分患者有尿痛癥狀。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組: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 仰臥位。取恥骨上下腹正中切口, 切開腹白線, 上推腹膜返折, 打開膀胱, 用取石鉗取出結石, 用尖刀在突入膀胱的前列腺增生腺體上弧形切開膀胱頸黏膜及前列腺包膜, 用示指于前列腺包膜內將腺瘤完整剝離, 再用拇指與示指掐斷或者用剪刀剪斷尿道, 取出前列腺體, 同時于膀胱頸后唇5點及7點用3-0可吸收線“8”字縫合止血并成形尿道內口, 可容納一示指, 從尿道插入F20三腔氣囊尿管, 注水30~40 ml并牽拉壓迫止血, 用可吸收線連續縫合膀胱黏膜及膀胱全層, 恥骨后間隙放置引流管, 依次分層縫合腹壁切口, 根據術中情況或放置膀胱造瘺管, 術后立即用生理鹽水持續沖洗膀胱。B組:麻醉方法和A組相同, 取截石位。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 經尿道置入F20.8經皮腎鏡長外鞘, 腎鏡觀察膀胱內結石及前列腺情況, 采用氣壓彈道及超聲碎石并負壓吸除。然后經尿道置入F26等離子電切鏡, 直視下依次切除增生的前列腺中葉、兩側葉、前聯合部, 遠端達到精阜水平, 注意保護尿道括約肌, 深達前列腺外科包膜, 用Ellik沖洗器反復沖洗出前列腺組織塊, 檢查無活動性出血, 退鏡。若術中發現前列腺體積較大, 可恥骨上膀胱造瘺, 手術結束即刻拔除。術后尿道留置F22三腔氣囊尿管, 氣囊注水30 ml壓迫創面止血, 并用生理鹽水持續沖洗膀胱。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手術時間、術中術后出血量、膀胱沖洗時間、導管留置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同時術后1個月復診, 觀察兩組治療后IPSS評分、QOL評分、Qmax。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各項臨床指標 手術時間與腸功能恢復時間:A組
(86.9±32.1)min、(41.6±5.3)h, B組(92.2±15.1)min、(39.7±4.6)h,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術后出血量、膀胱沖洗時間、導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A組(186.6±43.5)ml、(4.1±2.1)d、(7.3±1.9)d、(14.1±2.5)d, B組(138.2±33.5)ml、(2.5±1.4)d、(5.2±1.6)d、(10.7±2.5)d,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IPSS評分、QOL評分和Qmax情況 治療1個月后隨訪
觀察:A組IPSS評分為(8.27±3.41)分、QOL評分為(3.32±
1.10)分、Qmax為(17.23±2.92)ml/s;B組IPSS評分為(7.51±2.34)分、QOL評分為(3.78±0.93)分、Qmax為(16.27±3.22)ml/s,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對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已成為治療金標準, 而對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結石在傳統觀念是開放手術的適應證, 但隨著腔內碎石設備及技術的應用及普及, 使得腔內碎石聯合前列腺等離子切除術得到應用, 采用經尿道腎鏡下氣壓彈道或超聲碎石, 并負壓吸引, 工作效率高, 并且相比開放手術取石并前列腺摘除術, 患者的創傷更小,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 更能為患者所接受[2]。
在本次研究中, B組手術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治療后IPSS評分、QOL評分及Qmax與A組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均能明顯改善患者病情。但在術中術后出血量、膀胱沖洗時間、導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方面比較, B組明顯優于A組(P<0.05), 與李超等[3]研究結果相類似。說明腎鏡碎石與前列腺等離子切除術聯合治療可有效緩解癥狀, 提高生活質量, 同時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縮短留置尿管及住院時間。其原因與均采用經自然腔道手術治療方式有關, 以最小的創傷給患者帶來最多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經尿道腎鏡碎石聯合前列腺等離子切除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結石效果顯著, 可明顯減少術中、術后出血量, 減少膀胱沖洗時間、留置尿管時間, 縮短住院時間, 同時降低膀胱痙攣等并發癥的發生率, 并有效緩解下尿路癥狀,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柴克強, 劉偉, 謝永強, 等.等離子電切鏡聯合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與前列腺等離子切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33例.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2, 18(11):1026-1027.
[2] 李勝, 劉同族, 萬少平, 等.經尿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并膀胱結石療效觀察.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1, 23(12): 1224-1225.
[3] 李超, 錢葉勇, 柏宏偉, 等.尿道等離子電切和彈道超聲碎石治療前列腺增生癥并膀胱結石的臨床療效觀察.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4, 14(28):5483-5485.
[收稿日期: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