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波, 姚振同, 茍愛萍
(1.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南京 210009; 2.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 201418)
?
移動互聯網技術在公眾交通出行中的應用研究綜述
王江波1, 姚振同1, 茍愛萍2
(1.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南京 210009; 2.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 201418)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機動車數量的急增帶來了眾多城市交通問題。為提高公眾出行的效率,建立完善的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系統勢在必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給公共交通信息服務系統帶來了機遇。文章對移動互聯網技術在公眾出行中的應用作了系統回顧,并基于用戶體驗的角度,總結出國內外之間的差距,對其未來的應用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公眾出行;交通APP;用戶體驗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公共交通服務能力越來越顯現出重要性,對城市社會的發展和民眾的生活質量有很大影響[1]。目前,部分歐美發達國家已從主要的擴大路網規模轉移到構建公眾出行交通服務系統來提高交通效率[2],而我國在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方面存在諸多不足[3]。移動互聯網作為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的融合技術,近年來發展極為迅速,以其獨特的技術特性在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領域帶來新一輪的革新浪潮[4]。本文在分析公眾出行中信息獲取的現狀及普遍問題的基礎上,闡述了移動互聯網在公眾出行中的應用對公共交通和公眾出行的影響,通過對比國內外該領域的應用,總結出我國現階段的不足,并對移動互聯網技術在公眾出行中的未來應用領域提出了建議。
1公眾出行中信息獲取的現狀問題
1.1公眾出行的信息需求
通常,公眾出行過程中會遇到以下問題:候車時耗長、換乘困難、乘車環境差、車內時耗長、缺少適合的公共交通工具等。根據公眾出行的行為方式特征,民眾需要全面的交通信息,如基本信息服務、動態路況信息服務、交通旅游信息服務、道路客運票務服務、電子地圖服務、出行策劃服務、出行論壇服務等。除了上述的信息需求外,還有質量方面需求,包括信息的完善性、準確性和及時性等;這些需求,正是我國目前的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所缺乏的。
1.2獲取公共交通信息的途徑與問題
目前,國內的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主要有以下方式:車載終端,可變情報板、互聯網站、呼叫中心、移動通信終端、交通廣播、電子站牌、短信平臺、警示標志、分布在公共場所內的大屏幕、觸摸屏、移動電視等[5]。
這些不同的交通信息發布方式組成了目前我國的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公眾出行的部分需求;但是,仍存在諸多問題,主要有以下表現:①道路信息復雜,出行策劃困難;②突發事件、交通管制以及其他信息的獲取手段太少;③不同種類的交通信息相互獨立,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相互補充;④信息播報間隔過長,信息處理效率滯后;⑤信息接收較為被動[6];⑥用戶的服務體驗較差[7]。
2移動互聯網與公共交通
2.1移動互聯網的特點
移動互聯網是指互聯網的技術、平臺、商業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并實踐的活動的總稱,包含移動終端、軟件和應用三個層面[8]。其特點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移動性、定向性、精準性、隱私性、強關聯性、即時性等。隨著4G通信技術的發展,4G 時代的移動互聯網業務范圍將涵蓋信息、娛樂、旅游和個人信息管理等領域。因此,移動互聯網應用于公眾出行成了水到渠成的趨勢。
2.2移動互聯網對公眾出行的影響
(1)降低居民候車時長。居民在候車的同時可以根據公交到站信息提供的下一輛公交車到站的時間、所處位置、與站點的距離與行駛速度來了解候車時間、改變出行計劃或考慮換乘與否,避免居民因候車時間過長而誤了行程。
(2)提高換乘效率,增加公眾出行的舒適度。公交車和地鐵等交通方式雖然效率非常高,但由于擁有固定的路線,民眾出行時往往需要換乘才能到達目的地,所以換乘信息是公眾出行中居民必須掌握的信息[9]。移動互聯網提供的換乘信息,增加了居民出行的目的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換乘的效率。
(3)維護公眾出行權益。移動互聯網向居民提供交通信息體現了社會更加關注“以人為本”,關注公眾出行者的利益。因此,在某些交通APP中,軟件會向民眾收集反饋意見和失物招領一類的功能。
(4)支持與鼓勵居民公共出行。移動互聯網所提供的交通信息越可靠,越多的民眾對公眾出行的信賴度就越大,那么移動互聯網對公眾出行的支持和鼓勵力度就越大。
3移動互聯網在公眾交通出行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特征分析
APP客戶端作為移動互聯網的主要入口之一,是移動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公眾出行中的主要形式。綜合功能類是提供多種功能,軟件注重功能集聚。單一功能類是僅有單一功能,或者以某種功能為核心,加上部分輔助功能。
3.1綜合功能類
綜合功能類交通APP分類見表1。

表1 綜合功能類交通APP分類
3.1.1綜合交通類
(1)The Virginia 511。這是一款美國佛羅里達州地區提供交通信息的交通APP。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出行策劃、道路狀況預測、交通事故預警、交通時速提醒、冬天道路狀況、橋梁擁堵情況等信息。該軟件還提供了道路的實時路況視頻,這是國內APP所沒有的。
(2)City mapper。City mapper比國內的交通APP更加國際化。它有世界各大城市的交通路線,包括倫敦、紐約、巴黎、柏林、華盛頓、馬德里、波士頓、巴塞羅那等城市。除了提供出行策劃、各類公共交通信息外,它的最大特點是是“導航去公司”以及“導航回家”兩個主要按鍵,為用戶提供一天中最重要的兩個導航信息,其主要界面效果采取純色,表現力較好。
3.1.2地圖類
加加地圖是一款在iOS系統上運行的功能強大的免費地圖應用,除了提供常規的全球地圖瀏覽、搜索、導航功能外,還提供諸如自定義地圖、離線地圖、GPS軌跡記錄、KML/GPX編輯與處理、以及強大的收藏夾和照片管理等功能。類似產品還包括谷歌地圖、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
3.1.3導航類
(1)蓋亞全球定位系統。這是國外的一款專門為出行導航設計的交通APP,支持遠足,騎自行車,滑雪板,滑雪,駕駛,跑步,航海等戶外活動,其中重要的一個功能是可以查看地形圖。
(2)Sygic GPS Navigation。這是國外一款語音導航軟件,語音導航互動、獨特的3d地圖導航界面是該軟件的一大特點。
3.1.4駕車類
(1)Augmented Driving。這是國外一款輔助駕車類軟件,可以在駕車時提供車距、車速、車輛運行狀況等信息。
(2)優駕。優駕手機APP通過藍牙與安裝在汽車車載診斷接口(OBD-II)上的優駕車載智能感知器連接,提供給使用者汽車的健康狀況、在線維修顧問服務、駕駛習慣改善、實時車況、行程詳情、在線分享等信息服務。
3.1.5路況類
ITraffic - Traffic Route Planner是一款能夠提供全方位路況信息的交通APP,可以提供路況、堵車、事故等信息,還有綜合以上信息的出行策劃信息。
3.2單一功能類
單一功能類交通APP分類見表2。

表2 單一功能類交通APP分類
3.2.1地鐵類
iTrans NYC Subway是一款專門提供倫敦地鐵信息的軟件,包括出行策劃、路線信息、周邊服務信息、交通時刻表、定位等信息。
3.2.2交通換乘類
北京地鐵換乘檢索 Lite。該軟件只需輸入首末站就可查詢北京的地鐵換乘信息。
3.2.3公交類
Transit APP所提供的信息覆蓋全球90多個城市或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等主要城市,主要功能包括公交到站信息,公交路線信息,出行策劃。該軟件的每一個公交信息欄一個顏色,色彩艷麗,表現力強。
3.2.4打車類
(1)快的打車。快的打車是一款專門提供出租車信息服務的軟件,用戶可以便捷的通過手機發布打車需求信息,比如立刻用車或者預約用車,并立即和搶單司機直接語音溝通,大大提高了打車效率,方便了用戶出行,節省了乘坐出租車的時間。
(2)Addison Lee。這是倫敦的一款打車軟件,用戶可以選擇打車時間、出租車類型、乘客人數、付款方式等,只需在地圖上選擇打車地點和下車地點即可。
(3)她出租。這是國外一款專門為女性打車提供幫助的軟件——女司機載女乘客,這種軟件使女性打車時更加安全、舒適,可以說是一個女性化的軟件。
3.2.5租車類
Zip car是一個在英國(倫敦、牛津、劍橋、布里斯托、梅德斯通),甚至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提供計時租車服務的公司,分為包月租車或者臨時租車。
3.2.6停車類
(1)杭州停車。杭州的一款專門提供停車信息的軟件。(2)停車位-3D。該軟件可通過3D映像來查找用戶周圍的停車場,并幫助用戶停車,記錄用戶常用的停車位。
3.2.7找車類
查找我的車。用戶如果忘記自己車的停車位,可以通過該軟件的GPS定位功能找到車輛。
3.2.8違章類
違章查詢。軟件支持北京、廣州、重慶、南京、廈門、青島、深圳、成都、西寧等國內119個城市的違章信息查詢。
3.2.9自行車類
London & World cycle hire可以提供周邊自行車租用站,還會在30分鐘免費租用時間快要到的時候提醒用戶。
3.2.10行人類
“隨便走”是一款步行導航軟件,改寫了導航就必須有地圖的一貫模式。導航過程中:“采用關鍵字標簽+攝像頭傳感器+直觀箭頭指引”,顛覆了手機導航領域的固有格局。采用了基于LBS地理定位+環境圖像識別技術,定位美食、公交站、洗手間、ATM取款機、加油站、停車場、等多種信息。
3.3其他類
其他類交通APP分類見表3。

表3 其他類交通APP分類
3.3.1配套設施服務
(1)上海公廁指南。這是一款快速定位附近廁所的軟件。
(2)找加油站。該軟件可以自動幫用戶定位周邊的加油站、洗車點、修車點、4S店、停車場、租車店等,甚至可以查看附近加油站的圖像。
3.3.2定位類
(1)云定位。云定位可以幫助用戶定位,還可以看到朋友的位置,并提供與朋友聊天的功能。
(2)全球定位系統。軟件顯示用戶的位置和實時的地圖,還可以提供速度和海拔沿經度/緯度的GPS位置。
3.3.3公交二維碼
(1)公交二維碼。公交二維碼是一款二維碼在公眾交通出行的應用案例,近幾年出現在杭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公交二維碼主要提供公交信息、地鐵信息、自行車信息、出行策劃、周邊服務信息、反饋信息等。其操作流程很簡單,只需要用手機掃描打印在公交站臺上的二維碼,需要的信息就會立即呈現。
(2)南京“評議公交服務”。這是一款評價公交服務的二維碼應用,乘客可以通過掃描貼在車廂內的二維碼,來評議所享受的公交服務。該應用主要是為了提高南京的公交服務水平,維護公眾出行者的權益。同時,該項服務也將保障乘客個人資料信息及具體投訴內容的安全。
4國內案例與國外案例的差距
4.1信息服務需求的類別及地域范圍
國內的交通APP信息覆蓋范圍遠小于國外。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人們的活動不只局限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交通信息覆蓋的地域范圍越來越大。很多國外交通APP是以全球地圖為框架、或是可以切換城市。以“Transit APP”和“導航犬”為例,雖然導航犬也是以全球地圖為框架,但是信息卻只能覆蓋中國的主要城市,而Transit APP卻覆蓋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的主要城市。當然,這種大范圍的交通APP也是有缺點的,比如Transit APP相對于The Virginia 511,所提供的僅僅局限于公共交通的信息方面。因此,理想中的交通APP應能夠提供大范圍地域內的豐富類別的交通信息。
4.2運行維護力度
國內部分交通APP的產品目標與使用現狀差距較大,出現交通信息不準確或無法使用的情況,大部分原因在于軟件公司疏于運行維護[10]。部分APP雖然功能內容多樣,但是許多功能無法使用或部分實時信息滯后,給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11]。
4.3人機交互設計
從用戶角度來說,交互設計是一種如何讓產品易用,有效而讓人愉悅的技術。國內的部分交通APP的交互設計體驗較差,比如國內的部分交通APP在選擇起始地和目的地時仍然采用人工輸入的操作方式,過程繁瑣,而國外的Transit APP和City mapper兩個APP是以地圖為框架,點擊地圖形成光標或拖動地圖改變光標在地圖上的位置等方法來確定起始位置。
4.4信息呈現的方式
現如今,國內外的大部分交通APP例如百度地圖、導航狗等軟件大多都是以地圖為界面設計的主要因素,以人機交互的方式在地圖上為用戶進行信息導航。其他的以列表界面為主的軟件正逐步地退出市場。
4.5界面表現力
國內外的交通APP的界面表現力尚有差距。國外交通APP的視覺設計以純色為主,采用不同的顏色來增加軟件的表現力和藝術性。以Transit APP和City mapper為例,Transit APP的界面邊框以綠色為主,但查詢出的每一個路線信息欄都有不同的顏色,形成了視覺上的刺激,深化了軟件的質感;City mapper的每一步驟的界面的顏色都有不同,有黃色、綠色、紫色、藍色,鮮艷而明亮卻不沖突。不可否認,這些不同顏色的碰撞和結合增加了界面的表現力[12]。
5結束語
未來移動互聯網在公眾出行中的應用趨勢可表現在“覆蓋范圍、界面設計、維護力度、人機交互、框架結構”五個方面。
(1)未來的交通APP的信息為了適應國際化的特點,區域范圍會發展到洲際或全球區域內,真正做到交通信息的全球化[13]。服務內容上進行集成并提供綜合服務,應用擴大到公交系統、交通事件、交通管理、貨運管理、違章處理、周邊公共及商業、出行者信息、道路氣象等信息[14]。
(2)界面設計力求簡潔和個性,注重以用戶的需求為設計的原則核心,保證設計的針對性、可用性。色彩設計力求個性、和諧、鮮艷、明亮,表達軟件的藝術表現力。
(3)全面分析用戶的需求特征,準確了解當前交通運輸領域所掌握的信息資源,與數據提供單位建立合理有效的協調機制,充分借助科學技術力量,加強軟件的維護力度,保證信息的可靠,軟件運行的流暢[15]。
(4)以人為核心,關注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和偏好,注重人機或人與軟件的交互[16],在服務的提供與管理方面上注意人在實際需求與產品體驗交互影響下的行為。
(5)框架更多地以地圖為基礎,地圖由二維變為三維,信息的獲取由抽象變為具象,由文字變為圖片或者語音。
參考文獻
[1]鄭芳芳.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系統及關鍵問題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5:1-11.
[2]郭璘.基于信息融合的交通信息采集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1-2.
[3]袁超.基于MapXtreme構建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系統若干技術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農業大學,2009:1-9.
[4]汪立鶴,趙波,孫斌.城市交通信息服務發展趨勢——基于移動互聯網[J].現代商貿工業,2013(22):175-176.
[5]陳天德,劉治聰,孫高文.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公眾交通信息服務系統[J].中國交通信息化,2013(5):133-135.
[6]江蕊.產品設計中的用戶體驗與應用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6:1-16.
[7]庾志成.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J].移動通信, 2008(5):22-24.
[8]周崇華,高作剛,徐琛,等.基于智能手機APP的交通信息服務系統規劃研究[J].信息技術, 2012(12):76-79.
[9]鄧勝利,張敏.用戶體驗、信息服務研究的新視角[J].圖書與情報,2008(4):18-23.
[10]Caroline Bartle.Personalized Travel Plans in the Workplace: A Case-Study[J].TRB 2014 Annual Meeting,2014:1-5.
[11]黃紅燕.基于用戶體驗的WEB界面色彩設計研究[D].廣州:廣東工業大學,2014:33-35.
[12]Jeffrey L. Adler,Victor J. Blue.Toward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D].Transportation Research:157-172.
[13]王笑京.智能交通系統研發歷程和動態評述[J].城市交通,2008,6(1):6-12.
[14]王剛,杜勇.北京市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系統的建設及工作體會[J].交通世界,2006(7):59-61.
[15]Jan-Willem GrotenhuisBart ,W. Wiegmans,Piet Rietveld.The desired quality of integrated multimodal travel information in public transport: Customer needs for time and effort savings[J].Transport Policy,2007(14):27-38.
[16]Jeffrey L. Adler,Victor J. Blue.Toward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1998(6):157-172.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批準號:51378010、51008156、51108267)
[作者簡介]王江波(1976~),博士,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規劃;姚振同(1990~),本科生。
[通訊作者]茍愛萍,博士,副教授,碩導。
【中圖分類號】TU984.191
【文獻標志碼】B
[定稿日期]201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