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潔
摘 要:本文從心理學專業學生的視角,大致梳理心理學發展過程,分析造成現代心理學發展現狀的各方面原因,從而解釋為什么大眾所認識的心理學和心理科學本身相距甚遠,有哪些因素造成了現在的局面,并由此提出了一些針對現在心理學普及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心理學;批判;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B84-09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3-02
現代心理學是一個有著一定規模、對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產生深遠影響的學科。但是,現代心理學也有著許多矛盾和沖突,直接影響到學科的生存和發展。
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哲學系,馮特創辦了心理學實驗室。這代表著現代心理學的開端。對于心理學專業人員來說,馮特是心理學創始人是無可非議的,大家也早已習以為常。但社會輿論卻形成了一個迥異的概念,談起心理學,很多人認為就是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一位精神病醫師,同時也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從事的腦解剖和病理學研究,對現代醫學做出了重要貢獻。弗洛伊德的理論并不是科學,他的理論其實根本上不可以被證偽,所以,他的體系并不被現代科學心理學接受。但從另一個生活實用或臨場咨詢的角度而言,很多心理咨詢師都必定有意無意地運用他的理論和方法。
精神分析的理論是精神病學,弗洛伊德是怎么定義自己的理論,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后人看待這一理論的方式各有不同,有人認為他是《本草綱目》之類的東西,只是為后世的理論進行的探索;也有人把它當成心理學中的一個流派。精神分析是不是主流學派,這不是我所能斷言的,但我知道精神分析注重思辨,是很好的心理咨詢手段。
就社會知名度而言,學者總是不如文人。二十世紀許多文藝青年都受這個影響。在他們眼里,精神分析就是心理學。
流派如此,心理學也是如此。實際上,真正令國人認識到心理學重要性的,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導致數萬人痛失親人,由心理學家組成的醫療隊,幫助災民進行震后心理重建。媒體的宣傳加上災后的心理輔導的科學普及,讓更多人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性。
現在國內心理學領域中很多從業者、學者、研究者也不能完全搞清心理學到底有多少種方向,目前國內有以下幾部分心理學勢力:①以北師大心理系為代表的認知學派,在國內已算非常注重實踐和實用性的了;②以中科院心理所為代表的研究派,重點在于研究;③以華夏心理為代表的心理咨詢師培訓派,重點在于贏利;④以豪峰科技、陽光易德為代表的心理生物反饋派,重點在于贏利;⑤眾多個人咨詢師創辦的工作室、工作坊;⑥以藍心網、優談網等為代表的網上心理社區,重點在于培養市場,摸索贏利方式。
國內一系列現象說明心理學正在引起大眾的廣泛興趣。如電視節目《非誠勿擾》《非常了得》等都邀請心理學專家分析解讀,實際上,這其實是心理學在國內不成熟的表現。只有不了解心理學的人才會說:“喂,你來分析一下我!”心理學非常質樸。大眾對心理學的興趣,是由于不了解,如果大眾僅僅是把心理學看作心理咨詢倒也罷了,畢竟,心理咨詢是直接面向大眾的,可以說是最平民化的心理科學。然而,可怕的是大眾對心理咨詢的片面認識,它們已被披上無數神秘光環。所以,個人覺得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揭開心理學被披上的神秘面紗。從大眾對心理學產生誤解的根源來說,主要有二:一是市場上所謂的“心理工作者”不負責任的胡扯宣傳,可以說大眾對心理學的神秘性認識是與這些人緊密相關的。二是大眾傳媒尤其是一些電影的誤導。
針對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我也談談自己的淺見:第一,業內需要加強職業道德規范管理,使大多數心理工作者都能對偽心理學說“不”。第二,隨著大眾對心理支持的需求漸增,相關單位(咨詢機構、大學、政府等)應該加強心理科學知識的宣傳。在宣傳時尤其要強調科學,摒棄神秘。第三,合理發揮傳媒的作用,比如拍相關的電影、心理劇等進行正確的宣傳。第四,強調心理學的科學化道路,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不斷揭開心理學的神秘面紗,我認為這是根本道路。
流于大眾的都往往是極具實踐性的、實用的,所以,科班生以為心理學是斯坦利、赫爾曼、弗洛伊德,大眾只覺得宮斗宅斗樂嘉延參就很厲害了。說到底,大家愛的是注目與成功,至于心理學什么的,不過是一種營銷手段罷了。
參考文獻:
[1]楊莉萍.現代心理學需要反思的幾個問題[J].教育研究與實踐,2004, (4):53-59.
[2]舒躍育.中國心理學“有山頭,沒學派”[N].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