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媛媛,楊曉敏,屈雙麗,薛開成包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內蒙古包頭 014000
?
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糖尿病血管病變的相關性研究
趙媛媛,楊曉敏,屈雙麗,薛開成
包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內蒙古包頭014000
[摘要]目的對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CY)與糖尿病血管病變之間的相關性進行探究。方法以隨機抽選的方式將35例糖尿病血管病變患者選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對象,并以相同方法將35例單純糖尿病無血管病變患者選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對象,對兩組患者的HCY水平進行檢測并比較。結果據檢測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HCY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且兩組HCY均值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HCY與糖尿病血管病變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進行臨床治療時可作為一項獨立危險因素進行考慮。
[關鍵詞]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血管病變;相關性
同型半胱氨酸(HCY)作為一種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物,在不斷升高的情況下可直接對人體血管功能、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1-2]。基于上述特性,廣大醫學工作者認為,HCY具有著較高的獨立性,可成為糖尿病患者中一大關鍵的致死因素。因此,對HCY與糖尿病血管病變之間的相關性做出有效探究,對于糖尿病血管病變患者后期的診斷及治療工作均具有重要意義。筆者為對上述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特對該院7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做出了回顧性分析,現將取得的結果做如下總結。
1.1一般資料
以隨機抽選的形式將該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收治的35例糖尿病血管病變患者及35例單純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以回顧性眼光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其中,35例糖尿病血管病變患者分為觀察組,該組患者中共有男性1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為(57.34±3.78)歲;平均病程為(9.27±2.15)年。35例單純糖尿病患者分為對照組,該組患者中共有男性2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為(57.41±3.67)歲;平均病程為(9.32±2.23)年。對兩組患者的組間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得知基本無明顯差異存在,且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肝臟、甲狀腺、感染等疾病,組間資料具有可比性。
1.2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空腹情況下接受靜脈血(5 mL)采集,并對血漿實施離心分離,隨后將其置于溫度適宜的冰箱(-30℃)中進行保存,最后以酶聯免疫定量法進行血漿HCY檢測,所采用的試劑盒均由北京九強公司提供,所有操作步驟均嚴格以說明書要求為基準。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經檢測取得的血漿HCY值進行記錄后,將兩組HCY水平作為觀察指標,并進行比較研究。
1.4統計方法
進行本次研究操作時,所涉及的相關計量資料均以SPSS 17.0統計軟件中的(x-±s)進行表示,同時行t檢驗,并將P<0.05作為數據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的依據,在研究中用以檢驗。
通過本次研究檢測,得知觀察組患者的HCY值為(18.37±5.23)μmol/L;對照組患者的HCY值為(11.46± 2.78)μmol/L,對兩組患者的HCY水平進行比較后得知,糖尿病血管病變患者的HCY水平明顯較高,且與單純糖尿病患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詳情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血漿HCY值(±s,μmol/L)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血漿HCY值(±s,μmol/L)
注:觀察組的HCY值顯著高于對照組。
?
HCY作為一種重要的蛋氨酸代謝產物,性質上屬于含硫氨基酸類,在人體機體內可進行代謝[3-5]。從HCY的代謝途徑看來,大致可分為以下3種:①通過蛋氨酸循環,即指重新甲基化,并形成蛋氨酸;②在與絲氨酸出現縮合反應的情況下,可引起胱酸醚的形成,出現進一步斷裂后,將直接轉化為胱氨酸及ɑ-酮酸;③向細胞外液進行排放。通常情況下,HCY的生成與清除可保持在相對平衡的基礎上,但如輔助因子或酶出現一定程度缺乏,便將直接導致HCY的濃度受到影響,進而引起血管病變。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腎功能、血壓、生存環境等內外因素的影響下,極易造成HCY代謝異常現象的出現,使患者生存質量乃至生命安全受到進一步威脅[6-9]。從HCY對于人體血管功能、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影響的機制來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①HCY可引起人體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紊亂,由此造成脂質在動脈壁上大量沉積,引起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現象的產生;②HCY可造成硫基內糖的形成,進而引起泡沫細胞的形成;③HCY可導致氧自由基的形成,并引起氧化應激反應,由此使一氧化氮的利用度出現不同程度降低,甚至傷及人體血管內皮細胞,導致其受損,并進一步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速度的加快;④HCY可對血栓調節因子的表達起到促進作用,同時造成血栓形成速度的加快,這是由于人體血小板聚集、黏附速度的加快,對血栓的形成起到了激活效果。從上述機制看來,人體在糖尿病影響下,極易在多種因素在引發HCY的升高,而HCY與糖尿病病理機制一旦出現相互影響,便極易造成糖尿病血管病變的形成[10-12]。從當前臨床實際情況看來,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均為糖尿病血管病變的典型疾病。這是由于腎臟屬于HCY的排泄、代謝器官,在該器官受損的情況下,HCY的代謝系統也將受到直接影響,因而引起HCY代謝失衡;另一方面,在HCY不斷升高的影響下,人體微量清蛋白尿的危險性也將不斷上升。相關臨床研究表明,HCY水平出現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可形成糖尿病患者并發血管病變的重要因素,患者出現腦卒中、冠心病等血管疾病的幾率也將大大上升,同時也為糖尿病血管病變的發展埋下了重大隱患。除此之外,HCY的實際增高水平與糖尿病血管病變的危險程度成正比關系,因此,通過對HCY水平的監測,可為糖尿病血管病變的防控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為對上述觀點進行研究論證,筆者特結合我院相關病例資料,并以回顧性眼光做出了分析研究,研究得出的結果基本與上述觀點一致。
從本次研究取得的結果看來,觀察組患者(糖尿病血管病變患者)所檢測出的 HCY值為(18.37±5.23)μmol/L;對照組患者(單純糖尿病患者)所檢測出的HCY值為(11.46±2.78)μmol/L,對上述兩組數據做出比較后得知,糖尿病血管病變患者的HCY值與單純糖尿病患者相比明顯較高,且兩者之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 <0.05)。由此可知,糖尿病患者在伴隨血管病變的情況下,HCY將出現大幅提升,這也意味著,HCY可作為糖尿病中的獨立危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發糖尿病患者出現血管病變。
綜上所述,HCY與糖尿病血管病變之間存在著較高的相關性,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如HCY值出現異常大幅增長,則可考慮是否存在血管病變的可能,并以此為依據加強防控工作,由此降低糖尿病的臨床致死率。
[參考文獻]
[1]涂靜,袁剛.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的患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內科雜志,2014,31(1):52-53.
[2]于鳳泉,李群,李富元,等.血管重建治療糖尿病缺血性血管病變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內皮素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4,16(1):48-50.
[3]金斌,李選.糖尿病合并周圍血管病變的下肢骨骼肌CT灌注成像特征[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5,49(1):16-19.
[4]胡榮,李洪昌,陳潔惠,等.糖尿病同伴支持教育在減少糖尿病外周血管病變中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 (21):2916-2918.
[5]黃福美,陳彩玲,賴雯苑,等.糖尿病合并復雜冠脈病變患者藥物支架術與搭橋術療效的 Meta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17):2818-2821.
[6]高清歌,祝超瑜,魏麗,等.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變發生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23(3): 203-206.
[7]吳冬波,梁江燕,薛平燕,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2型糖尿周圍血管病變的相關性[J].河北醫藥,2015,37(16):2490-2492.
[8]李亞永,江新利,馬會杰,等.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抑制糖尿病視網膜血管病變的研究新進展[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4,35(11):1353-1357.
[9]馬燕鋒.阿托伐他汀鈣聯合氫氯吡格雷治療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4): 45-46.
[10]李禮,錢雷,陳德訓,等.血管生成素樣蛋白1和1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達及與血管病變的關系[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16):2183-2184.
[11]劉洋.前列地爾聯合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5): 660-661.
[12]楊宏偉.血脂康聯合西洛他唑治療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5,22(6):681-682.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62(2016)06(a)-0108-02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1.108
收稿日期:(201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