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熱愛每一學生”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格言。教師的愛對學生有著重要作用,它是物理老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有愛才有教育。在物理學困生的轉化中,愛的作用尤其明顯,每一個物理學困生都有著自身不同的原因,這就需要物理教師善于發現,對癥下藥。
一、用愛去欣賞物理學困生
在初中階段的每一個班級中都存在大量的物理學困生。如何面對這些物理學困生,有些物理老師將他們作為教學的累贅,不斷諷刺挖苦他們,眼中都是這些學生的缺點,結果使這些學生和老師的距離越來越遠,幾次的失敗后他們就會徹底喪失學習的信心,徹底站在教師的對立面。面對物理學困生,想說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學困生其實更加需要老師的愛,只有我們教師懷著一顆愛心,才能學會賞識這些學困生。
在對學困生的調查中,我發現一名男同學在初二時物理很好,但是到初三后物理排在班級最后。是什么原因引起他的物理學習的“斷崖式”下降?我找來這名同學了解情況。從我和他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以前一直是物理科代表,初二下學期由于和物理教師產生了一個誤會,導致物理老師對他產生了看法,科代表被撤并且還經常批評他,從而導致他的物理學習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以至于看到物理就頭疼,物理成績可想而知。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我果斷決定讓他做我們班級的物理副科代表,在上課的時候有意讓他回答問題,畢竟基礎比較薄弱一開始也不能很流利地回答出來,但是一般情況下我都能給予肯定和表揚,每一階段的每一點進步我都給予表彰,我也可以利用他交作業的時間相互交流和談心,這樣逐漸打開了他的心結,我發現他對物理老師的敵意在逐漸減退,我看到他上課的時能夠抬頭聽講了,能夠積極思考了,甚至于能夠舉手發言了,這些都足夠讓我驚喜,當然他的物理成績肯定也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我看到了自己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回報,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一件事情。
二、帶著愛意去換位思考
經常有老師抱怨付出多但學生理解得少,在和學生進行談話時也經常聽到學生抱怨老師不理解自己。我覺得相互理解其實不難,我們只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一想、看一看。但是這種站在對方的角度不是那種冷漠地掛在嘴上的,也不是那種虛偽地做給別人看的。學生希望老師將自己看成成年人,但由于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不協調性導致了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經常會脫節,還經常出現反復。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能一味地去追求分數,追求教學的秩序性。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待學困生,我們要有寬容心,要經常帶著愛意去換位思考,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感悟問題。
我也一度希望自己能夠嚴厲地對待學生,但是我發現“嚴厲”在教育實踐中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我們不要“嚴厲”而是需要“嚴格”。因為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感情的人,嚴厲有時候會適得其反。在很久之前的一節課上一個學生的行為深深地刺痛了我,讓我從此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合適。這是一節復習課,我讓一個學困生回答問題,結果他三個問題中兩個都沒有回答出來,我當著其他同學的面就嚴厲批評了他。結果這個同學火冒三丈,頂撞了我。課后我了解到是因為前一天他家出事才沒有做好復習工作。這讓我感觸很深,他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學困生在受到老師批評時的真實想法。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呢,再說學業差也不是他們自己愿意的,絕大部分的學困生還是在努力學習的。從此我在對待學生犯錯特別是學困生犯錯時,經常從他們的角度去分析,多回想自己在學生時代的感受。漸漸的我便寬容了,不再為學困生的問題而暴跳如雷,不再為學困生的原地踏步而煩惱,奇怪的是,我表面上看變得寬容和體諒,但是我的教學效果卻比以前采用嚴厲的方法有效了。我覺得是愛讓我學會了理解和寬容,學會了和學生的換位思考。
三、用愛去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新課程改革非常注重合作學習、合作教育。這種教和學的方式決定了師生之間必須建立友好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而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愛的基礎上,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
在我對物理學困生的轉化教育中,我經常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朋友,保持著一顆青春的心。課間,我和他們談笑風生,談國家大事、網絡游戲、人身感悟,談一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課上我和他們共同學習,分享他們的學習所得。當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合作學習有所收獲時,我毫不猶豫地給予他們表揚,在學習和生活遇到暫時的阻礙時,給他們提供指導,和他們一起想辦法解決。當班級有活動時優先讓學困生表現,充分相信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就這樣我和學生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班級的各種動態我隨時掌握,這幫助了我很好地掌控整個班級。
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們在教育工作中特別是物理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必須全身心的去愛教育、愛學生。只有付出愛才能贏得愛。我們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潛力,用愛去發掘潛力,用愛去鼓勵學生,讓他們淋漓盡致地發揮他們的學習才華,用愛托起學生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丁丁.陶行知教育思想12講[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0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