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暉
摘 要: 在提倡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今天,高效地完成課堂中的教學任務是教育工作者們關注的重點內容。本文從高中歷史課堂常見的問題著手,并提出方法,以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中歷史 常見問題 有效性
“歷史,是刻在時間記憶上的一首回旋詩”。如何將這絕妙的“詩句”讀出美感,體會到其中的韻味成為老師們所渴望達到的教學效果。因此,優質、高效地完成歷史課教學任務則成為大家共同思索的問題。
一、高中歷史課堂常見的問題
(一)部分同學對歷史的“偏見”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經常出現的情形是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兩極化,所謂“愛者則愛的要死,惡者則惡的要命”,喜歡閱讀歷史故事的學生對于歷史有濃厚興趣,對課本之外的歷史事件都有廣泛涉獵。而對歷史這門學科“不感冒”的學生則長期存在“偏見”,認為歷史學習是枯燥無味的,繁多的歷史事件需要背誦,如不同時期的經濟文化、科技發明、政策改革、朝代更迭等及特殊的年份出現什么大事件。另外,有學生認為學習歷史是沒什么實用價值的,相比物理、英語等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到的學科,歷史相當于只是發生過事情的一個合輯,要在日常使用這些歷史典故好像只能用來“吹吹牛”而已。
(二)“死記硬背”不得要領
部分學生學習歷史還有一個誤區,就是只知道囫圇吞棗地死記硬背而不得其法,給記憶歷史事件徒增許多困難,花費大量時間背誦的東西越多反而越容易混淆,最終達不到高效的學習目的。
二、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方法
(一)更新理念和轉變方式
要做到高效教學,首先要對教學觀念進行更新,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第一要義是明確學習歷史重要的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從人類產生文明之初便開始書寫歷史的序章,在這慢慢演變的過程中,人類創造出眾多杰出的文化、思想、物質成果等本身便具有極大的文化價值,因而成為人類世界的瑰寶。社會文化的發展為整個人類社會生存延續提供經驗,不論是人類社會整體還是中華民族,都能從歷史經驗中不斷吸取教訓,通過反思與創新進而更好地完善自身,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另外,歷史能夠提升個人修養,讓真正醉心其中的人變得睿智超群,對整個社會素質提高有重要作用。
(二)“由點及面”再“由面到點”優化教學目標
歷史是由一個個小事件組成的,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將具體的事件放到歷史的大環境中,讓學生對整個“面”有所掌握,從而對事件產生原因和意義有深層了解。老師在塑造事件全貌后再集中對課本考點進行優化,讓學生的印象更深刻,在課堂講評中也要注意對于重難點的解析,有針對性地優化每個“點”。
以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18課為例,講到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則老師不僅要對當時資本主義發展以至于空想社會主義的產生和工人意識覺醒,為了與資本社會的壓榨相對抗,全世界進行的各種反對活動和理論成果及大環境進行介紹,還要介紹其他各國的動向,最后立足《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問世。這樣學生既會牢記馬克思、恩格斯的巨著又會對整個世界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問題顯現有一定的認知。
(三)注重多種技術手段在歷史課堂中的運用
在現代教學中,擁有較之以前更大的優勢,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多種技術手段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影視圖像、文字動畫等方式對歷史文化有更形象、全面的認識。另外,可以通過參觀歷史博物館的方法,讓學生對歷史上存在的物質文明有更直觀的感知。例如講到《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可以觀摩當代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還可以將秦朝紀錄片和相關資料給學生觀看,讓其體會秦朝生產力狀況、人文風貌。例如百家爭鳴后的諸子學說發展繼承情況,就知道商鞅變法的法家思想承繼,為鞏固集權政治成果在法制建設上做出的改變。
(四)與課外拓展相結合
歷史絕對不是孤立的,它立足于整個人類社會不斷演進的基礎,又不斷地更新發展,其中也包括現今人們依舊熱切關注的政治、軍事、宗教文化等眾多方面。對文物的考古挖掘豐富了古代歷史的內容,與此同時,人類每天都在書寫著不同的歷史。因此,培養學生自己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尤為重要,老師通過布置課外資料搜集、歷史人物分析等人物既能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把握又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自發探索的能力。例如在學到《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時,可以讓學生自行搜尋歐洲主要國家政體的形式,比較英國、法國、日本、美國政府的異同等,這些課外的拓展訓練對學生深度掌控歷史課程有一定幫助,真正做到高效率地學習。
“以史為鑒”“讀史明智”,通過學習歷史對社會整體素質水平提高和促進學生自身修養文化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意義。做到高中歷史學習的高效還需要師生共同探索方法、增強信念,爭取更大的進步以實現經世致用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袁文健.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02:30.
[2]具惠蘭.試論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度”與“效”[J].課程教學研究,2013,05:45-49.
[3]樊友雙.探究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性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4:154.
[4]王國燕.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