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佳
摘 要:高校宣傳思想教育工作也在網絡共同體下而呈現(xiàn)出新的特征和問題,如何適應這一變化而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能夠得到廣大學生自覺的認同和踐行,是一個亟需研究和解決的新課題。
關鍵詞:網絡共同體;高校;宣傳
高校宣傳思想教育是由高校宣傳思想政治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政治要求、思想觀念、道德規(guī)范,利用各種環(huán)境、機制、載體等手段,對受教育主體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進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實踐活動。以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作為工作對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因高效進行信息生產和傳播的媒介的變化(包括互聯(lián)網和手機在內)的迅猛發(fā)展,進入到一個無限選擇的時代,生存于這個時代中的“任何人”在“任何地點”和“任何時候”可以獲得“任何想要的資訊信息”。高校宣傳思想教育工作也在網絡共同體下而呈現(xiàn)出新的特征和問題,如何適應這一變化而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能夠得到廣大學生自覺的認同和踐行,是一個亟需研究和解決的新課題。
一、現(xiàn)實的訴求意義
高校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在應對網絡媒介時,已表現(xiàn)出其成熟發(fā)展的一面,但在實際的思政教育效果中,仍存在著:教育者對基于新媒體產生的文化的認識不足導致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現(xiàn)出弱勢地位、學生在網絡匿名呈集體狂歡狀態(tài)下,干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作用發(fā)揮、網絡環(huán)境極為復雜,沖擊了高校宣傳思想主陣地,影響學生的認同和對教育的感召能力、高校對跨界融合的趨勢應對還不夠重視。
如此重大的變化與發(fā)展,自然而然使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在網絡共同體下,被賦予了新的價值:一方面,從理論價值及其應用方面來說,將有助于進一步推進對網絡時代文化及信息產品的新形態(tài)、功能、運作過程及方式的研究,也有助于我們索如何適應這些變化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另一方面,從社會意義方面來說,該研究將會順應時代的呼喚,尋求高校思政與人文關懷的深層次、多角度的契合點,以更寬闊的視野揭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矛盾和規(guī)律,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舉措提供科學依據(jù)。行走在人生發(fā)展道路上的大學生,本身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存在著比較大的成熟和完善的空間,他們始終在國家強盛、民族復興中被寄予厚望。因此,新媒體時代,高校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對于民辦高校而言,更需要尊重、理解、關心和愛護學生,引導他們步入至善境界,以擔負起社會建設的重任。
二、理論的溯源意義
本文所進行的研究,中心任務是要使大學生高度認同和自覺踐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代表的,客觀呼喚高校建立起與網絡共同體相適應的教育導引體系。該導引體系應該是一個科學的指導、引領體系,是一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將網絡文化下的高校宣傳思想教育體系的思想、立場和觀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之中,貫穿于學生管理服務全過程,寓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全方位,以此來導引大學生理解、感悟、體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使其思想精髓逐步內化為大學生個體核心價值觀的系統(tǒng)工程。
三、學生認同與踐行的內化機理的研究
學生認同與踐行的內化機理是大學生通過顯性的學習、實踐、體驗和內在的思辨、選擇、融合等活動,將高校宣傳思政教育的精髓逐步融入自身價值觀并不斷固化的運行方式之總和。本課題通過對大學生內化認同與踐行全過程中的理性認知、情感共鳴、思想轉化、心理調適和沉淀固化五個環(huán)節(jié)方面的研究,
使學生通過這一循環(huán)系統(tǒng)從理性認知、情感共鳴階段過渡到思想轉化階段,并據(jù)此不斷調適自己的信念與價值觀,使其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具體研究內容為:
研究學生內化認同的起點——引導學生通過課堂系統(tǒng)學習深刻領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諦。
研究學生內化認同的重點——引導學生通過網絡信息中,社會焦點問題的思辨中激活對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
研究學生內化認同的拐點——引導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碰撞中理性選擇核心價值觀思想轉化。
研究學生內化認同的焦點——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網絡媒體教育,破解自身發(fā)展難題,不斷化解心靈深處的精神困惑。
研究學生內化認同的終點——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共同體下的“學習-引導-研討”循環(huán)過程中深化沉淀高校宣傳思政教育效果的深化沉淀。
四、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是要解決定位問題。要“跳出”網絡共同體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就必須深刻領悟網絡時代高校宣傳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現(xiàn)實背景,深刻把握高校宣傳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和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夠找準定位,明確方向和途徑。
二是解決學生認同與自覺踐行體系自身內在邏輯性和關聯(lián)性的結構體系。本文將在網絡共同體思維方式、高校宣傳思政教育、學生認同與踐行三方面構建其具有嚴密的內在邏輯性和關聯(lián)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態(tài)。
參考文獻:
[1]韓瑞. 反映“大慶精神”的詩詞文化在高校隱性思政教育中的功能拓展研究[J] .華中人文論叢,2014.02.
[2]陳澤偉.意識形態(tài)事關前途命運[J].瞭望新聞周刊廣西日報,2013.10.17.
[3]王萃.新媒體視域下高校網絡宣傳思想文化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