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霞 關 巍 馮喜英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呼吸科,青海 西寧 810001)
?
吸入不同劑量沙美特羅替卡松氣霧劑對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數及血清瘦素的影響
崔金霞關巍馮喜英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呼吸科,青海西寧810001)
〔摘要〕目的評價吸入不同劑量沙美特羅替卡松氣霧劑(舒利迭)對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穩定期患者BODE指數、瘦素、氧分壓的影響。方法將50例穩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低劑量舒利迭(50/250 μg),高劑量舒利迭(50/500 μg)治療。于治療前,治療3、6個月后行BODE指數、瘦素、氧分壓評價療效。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BODE指數、瘦素、氧分壓均有明顯改善(P<0.05),高劑量組明顯優于低劑量組(P<0.05)。結論穩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吸入高劑量舒利迭(50/500 μg)的綜合效果要優于低劑量舒利迭(50/250 μg)。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舒利迭;BODE指數;瘦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COPD主要累及肺臟,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稱肺外)的不良效應〔1,2〕。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減緩其病情進展一直是困擾臨床醫師的難題之一。目前,COPD的藥物治療不能從根本上阻斷患者肺功能的進行性惡化,疾病穩定期的臨床處理主要是排除危險因素和適度的藥物治療,以減少疾病的反復急性發作,減慢病情進展速度和延緩肺功能進行性下降。BODE指數是測評COPD病情和預后的新指標,由Celli等〔3〕在2004年提出,包括體重指數(B)、氣流阻塞程度(O)、呼吸困難(D)及運動能力(E),用以綜合判斷和預測患者的病情和死亡率。本文觀察不同劑量的沙美特羅替卡松氣霧劑(舒利迭)治療穩定期中至重度COPD患者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門診就診,且經過篩選符合條件的中度至重度COPD患者共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齡60~79〔平均(72.5±5.0)〕歲;病程5~30年。納入標準:①符合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重度COPD診斷標準〔4〕,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70%,FEV1 占預計值百分比在30%~80%之間;②年齡>60歲,1個月內無急性發作史、無罹患普通感冒及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③6個月內未口服或吸入糖皮質激素。經過培訓能夠準確使用干粉吸入裝置且無過敏者;④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近4 w接受過糖皮質激素及營養支持治療;②惡性腫瘤、活動性肺結核、慢性胃腸道疾病所致消耗性疾病;③代謝異常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④心力衰竭;⑤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⑥結締組織病;⑦觀察期間急性發作者。
1.2用藥方法及觀察時間入選患者隨機分為低劑量組、高劑量組各25例,兩組年齡、性別、煙齡、病史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予以家庭氧療、祛痰、呼吸肌鍛煉等基礎治療,低劑量組吸入舒利迭50/250 μg,高劑量組吸入舒利迭50/500 μg,早、晚各1吸。方法為:深呼氣后再做深吸氣吸入,吸入后屏氣10 s以上,吸畢清水漱口。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6個月時監測相應指標。
1.3觀察指標及方法
1.3.1BDOE指數評分標準按照Celli等〔3〕提出的方法計分,①體重指數(BMI):每一位患者測量身高與體重(體重/身高)。②氣流受限程度:肺功能儀測定病人FEV1%預計值。③呼吸困難程度(MMRC):0級,除非劇烈活動,無明顯呼吸困難;1級,當快走或上緩坡時有氣短;2級,由于呼吸困難比同齡人步行得慢,或者以自己的速度在平地上行走時需要停下來呼吸;3級,在平地上步行100 m或數分鐘后需要停下來呼吸;4級,明顯的呼吸困難而不能離開房屋或者當穿脫衣服時氣短。④運動能力:即6 min步地距離(6MWD),測定在室內一條長50 m的道路進行,2次6 min步行試驗的距離,取最佳值。
1.3.2血清瘦素檢測血清標本的制備與儲存:上午8∶00空腹,以專用真空負壓管(無抗凝劑)采集靜脈血2 ml,避免溶血或微生物污染,3 000 r/min離心15 min,提取最上層血清500 μl,-70℃冷藏待測。測定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按照試劑盒標準進行操作,測定血清瘦素水平。試劑盒購自武漢優爾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3動脈血氣分析檢測標本采集:上午8∶00,呼吸空氣狀態下應用動脈采血針取橈動脈血,密封針頭后應用動脈血氣分析儀(美國Nova Bochemical)測定。
1.4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3.0軟件,多組間比較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用S-N-K法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ODE指數的比較兩組患者FEV1,6MWD治療3個月較治療前有所升高(P<0.05),治療6個月較治療3個月亦有所升高。MMRC及BODE指數積分治療3個月較治療前有所下降(P<0.05),治療6個月較治療3個月亦有所降低。其中高劑量組較低劑量組改善情況更突出。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3個月、治療6個月BMI無變化。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瘦素、血氣分析比較兩組治療3個月較治療前瘦素有所降低(P<0.05),治療6個月較治療3個月亦有所降低。其中高劑量組較低劑量組改善情況更突出。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低劑量組3、6個月氧分壓有增高趨勢,但無差異(P>0.05)。高劑量組隨著時間的延長氧分壓增高更明顯(P<0.05),即高劑量組較低劑量組氧分壓增高更明顯。見表2。
2.3隨訪情況半年內出現加重癥狀的患者高劑量組1例,低劑量組無加重者。
2.4藥物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各有3例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不良反應表現為口咽干燥、聲音嘶啞、心動過速各1例。

表1 治療不同時間段兩組BODE各因子變化±s)
與同劑量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同劑量組治療3個月比較:2)P<0.05;與低劑量組相同治療時間比較:3)P<0.05;下表同

表2 治療不同時間段瘦素和血氣分析變化±s)
3討論
COPD的氣流限制主要由氣道阻塞和肺氣腫肺泡彈性回縮力差所致,氣道阻塞在病理上與患者氣道內和氣道周圍存在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有關。有效控制氣道炎癥是延緩疾病進展,改善預后的重要手段。糖皮質激素是目前抗感染治療最有效的藥物,但全身應用激素存在諸多的副作用。尤其COPD患者多為老年人,不宜長期全身應用激素。COPD全球倡議(GOLD)〔5〕和我國COPD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1〕公布的COPD藥物等級治療方案中,對中、重度COPD穩定期患者建議使用吸人糖皮質激素+長效β2受體激動劑聯合治療。
舒利迭是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沙美特羅)和激素(丙酸氟替卡松)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復方制劑。其中沙美特羅極易穿過細胞膜的脂質進入細胞內,可選擇性作用于平滑肌細胞與β2受體結合,松弛氣道平滑肌緩解支氣管痙攣,抑制炎性介質釋放,同時具有抗感染作用〔6〕,還能減少滲出,減輕氣道黏膜水腫,減小氣道阻力。兩者通過協同作用舒張支氣管,減少支氣管腔內的黏液分泌,降低氣流阻力,從而改善COPD 患者的肺通氣功能,糾正呼吸衰竭〔7〕,且無全身性使用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具有局部抗感染活性高而系統活性低的優點。
COPD 是一種因系統性效應的存在而使全身多個系統受累的多元性疾病,BODE指數從呼吸困難、肺功能、BMI和運動能力4個方面綜合評價COPD 患者的疾病狀態,可預測患者的死亡率,能全面反映COPD 患者的呼吸和系統性特征〔3〕。
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6個月較治療前FEV1、6MWD有所升高,MMRC及BODE指數積分有所下降。其中高劑量組較低劑量組改善情況更突出。
瘦素由脂肪組織產生,主要生理作用是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減輕體重。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瘦素具有促炎癥因子特性〔8〕。國內外研究結果表明〔9,10〕,穩定期COPD患者炎癥介質減少,血清瘦素水平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本研究表明,吸入高劑量舒利迭,瘦素水平減低更明顯,低瘦素水平有助于降低能耗,刺激攝食,從而避免COPD患者體重進一步下降及營養狀態進一步惡化。本研究與近年文獻報道〔11,12〕的結果相一致,說明高劑量舒利迭的綜合效果較好,能使患者呼吸困難、活動受限、生活質量、肺功能和健康狀況得到明顯改善,降低炎癥反應,改善缺氧。
4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2Celli BR,MacNee W,ATS/ERS Task Force.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a summary of the ATS/ERS position paper〔J〕.Eur Respir J,2004;23(6):932-46.
3Celli BR,Cote CG,Marin JM,etal.The body mass index,airflow obstructive,dyspnea,and exercise capacity index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N Engl J Med,2004;350(10):1005-12.
4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繼續醫學教育,2007;21(2):31-42.
5Rabe KF,Hurd S,Anzueto A,etal.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GOLD executive summar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11):532-55.
6徐麗娜.舒利迭吸入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臨床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24):3039-40.
7陳穎豐.舒利迭對COPD 伴慢性呼衰患者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0;8(9):92.
8La Cav A,Matarese G.The weight of leptin in immunity〔J〕.Nat Rev Immunol,2004;4(5):371-9.
9Takabatake N,Nakamura H,Abe S,etal.Circulating lepti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9;159:1215-9.
10王秋月,張鴻,閆雪,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及其與營養狀況的關系〔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5;28(7):445-7.
11楊勇剛,胡強,王利玲,等.不同劑量沙美特羅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中的療效對比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9(1):18-20.
12Callola M,Di-Lorenzo G,Di-Perna F,etal.Additive effects of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or theophylline in COPD〔J〕.Chest,2000;118(2):1576-81.
〔2014-10-01修回〕
(編輯趙慧玲/曹夢園)
基金項目:青海大學附屬醫院中青年科研基金項目(ASRF-2010-11)
通訊作者:關巍(1971-),女,博士,主任醫師,主要從事高原呼吸病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R5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12-2976-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2.072
第一作者:崔金霞(1976-),女,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呼吸內科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