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金市場是我國金融市場中非常活躍的一部分,近年來被廣大投資者作為主要投資的方向之一,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我國基金業在快速發展中存在很多缺陷,這些隱患會成為我國基金業今后發展的絆腳石。道德風險作為非機械性影響因素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完善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關鍵詞:互聯網;證券投資基金;道德風險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飛速發展,大數據時代來臨,監管部門科技升級,“老鼠倉”行為頻頻曝光,造成的社會影響極為惡劣。因此,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于2014年12月15日第一次制定并頒布了《基金從業人員執業行為自律準則》,以加強從業人員自律,警示基金道德風險。從許多曝光的基金內幕交易中可以看出,我國基金行業存在著嚴重的道德風險問題。
1 證券投資基金道德風險的概念
證券投資基金道德風險是指基金管理人在合約條件下,憑借自身擁有私人信息的優勢,采取信息不透明、行為不公開的方式,為使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而損害基金持有人經濟利益的現象。由于基金管理人作為理性的經濟人,目的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從而出于這種主觀意識,出現了信息不對稱和非公開行為,最終導致道德風險的產生。
2 證券投資基金道德風險的分類
(一)內幕交易
內幕交易是指個人或組織通過工作、私人關系等途徑獲得未經正常渠道對外公布的信息后,利用該信息進行交易謀取利益。基金內幕交易不僅使基金獲利,基金公司內部個人及相關人士也會從中牟利,也就是俗稱的“老鼠倉”。我國雖然已經對“老鼠倉”類似的內幕交易行為進行了刑法處罰,但相似的內幕交易行為仍然是對基金管理者道德水準的考驗
(二)凈值操縱
基金管理者在證券投資基金的運作過程中主要收人來源于基金的管理費收人,在我國基金管理費是按每日基金凈值的固定比例逐日計提,基金管理人無法控制管理費收人,但其能控制基金凈值。凈值操縱主要是操縱股價,特別是基金重倉持有的股票價格。基金在交易日最后幾分鐘用不多的交易量將股價拉上去,使基金凈值大幅增加。若從自身利益考慮,基金管理者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操縱凈值提高管理費收人的想法。因此對基金管理者技術操作、職業操守成為基金投資者不得不考慮的道德風險
(三)關聯交易
基金公司的管理費通常是按照所管理資產規模大小收取的,規模越大管理費越高。基金管理者滿足自身利益需求很容易與券商、基金公司控股股東等相關利益團體進行關聯交易。關聯交易中,基金管理公司把委托人的資產所創造的剩余價值通過提高券商換手率頻繁調動資金提高業績、基金公司與管理公司控股股東自營盤交易轉移利潤、控股股東協助基金進行凈值操縱提取管理費和業績等方式,轉移給各關聯方,使關聯交易各方各取所需。關聯交易所導致的一個嚴重后果就是在損害基金投資者利益的同時,又扭曲了基金凈值和盈利的信號,誤導投資者對基金運作的準確判斷,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
(四)操縱市場
操縱市場是指基金獲得超額利潤或減少風險為目的,利用其具有大規模資金、信息靈通等優勢影響股票價格,制造市場假象,誘導投資者在不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做出投資決策。基金管理者一般可以通過合謀、對倒、拉托等手法,制造市場繁榮交易的假象,散布不實信息,通過抬高或壓低股票價格從中獲取利益或避免損失。操縱市場行為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機制,誤導資金流向,是造成虛假供求關系的罪魁禍首,是損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重要隱患。
3 證券投資基金道德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證券投資基金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及委托代理關系的存在
證券投資基金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及委托代理關系的存在,是我國證券投資基金道德風險產生的根木原因。證券投資基金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在組織形式上不屬于同一主體,基金持有人擁有所有權,基金管理人擁有經營權,而問題就出現在基金管理公司中并無基金持有人代表,于是就奠定了道德風險產生的基礎。證券投資基金在投資過程中,由基金持有人委托基金管理人對自己的財產進行投資管理,他們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成為道德風險產生的根源。
(二)基金投資者監督缺位
基金投資者監督缺位是我國證券投資基金道德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基金投資者一般不具有專業的基金投資知識,因而相對缺乏理性。這就需要持有人付出一定的監督成本使其投資決策達到理性,然而當持有人付出的監管成本大于其所獲得的利益,那么他就不會積極去行使監督權。基金市場普遍存在著免費搭便車的現象,在股權分散、股東獨立的情況下,為了節省總成本提高收益,投資者往往希望其他股東行使監督權,而自己享受監督收益,如果每個股東都有這樣的想法,最終后果便是無人行使監督權。基金投資者缺乏對基金管理人的監督,無疑加大了證券投資基金道德風險發生的概率。
(三)監管成本過高、違規成本較低和處罰力度不足
監管成本過高、違規成本較低和處罰力度不足是我國證券投資基金道德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監管體制不能很好地適應證券投資基金的迅猛發展,表現為監管體制的發展緩慢,監管模式多年來固定不變,監管機構地位不高,長期以來不能很好地解決監管乏力的問題,以至不能及時處理各種違規行為,從而導致道德風險的嚴重現象。
4 防范證券投資基金道德風險的對策與建議
(一)完善基金管理人的內控機制
完善基金管理人內控機制對于防范道德風險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措施如下:
1、基金管理公司要建立專門的內部監督機構,責任明確,責任到人,從而形成良好的基金公司內部治理結構;
2、基金持有人應有效行使對基金管理人的監督,最大限度地發揮基金持有人大會的作用并完善行使權利的具體程序;
3、設計嚴密、科學、各自獨立和職責范圍明確的投資程序。
(二)完善證券投資基金的信息披露制度
在證券投資基金市場中基金經理人具有信息優勢,這種信息的不對稱是產生道德風險的基礎。因此,完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增強管理人操作的透明度,是防范證券投資基金操作過程中道德風險產生的關鍵所在。具體措施如下:
1、在信息披露制度中公平對待基金的當事人,保證投資人與管理人得到信息的時間、內容完全一致;
2、對于信息披露滯后現象,監管機構要加大對相關人員的處罰力度;
3、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完整性與及時性。
(三)建立多層級證券投資基金監管體系
1、在目前的法律法規制度下,必須建立高效統一的基金監管機構即建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委員會。
2、加強交易所對證券投資基金的監管力度。
3、借鑒國外成立投資基金行業協會等自律性組織的經驗,建立行業自律性組織,負責制定證券投資基金行業自律規則并監督其有效執行。
(四)完善證券投資基金的法律法規
在強化證券投資基金監管體系作用的同時,還要完善基金業的法律法規。
1、要進一步加強我國法律對基金管理公司出現道德風險、信息披露不及時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使違法者承擔的處罰力度與責任和違法行為所獲得的利益相對稱。
2、法律的制定要符合及時性原則,即基金法要隨著基金等相關政策的變動而不斷修改,使其中的指導建議具有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李思楊.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者道德風險研究[J].才智,2014,09:3.
[2]曹東亞,陳坤.博弈視角下我國證券投資基金道德風險防范研究[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5,v.28;No.12302:5-9.
作者簡介
彭禮(1983—),男,湖南長沙人,管理學碩士,經濟學講師,主要從事經濟學、管理學、投資理財、物流管理及高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