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寶
摘 要:在當前鐵路改革過程中,站段整合后使管轄里程增加較大,各段同時管轄著不同等級的多條線路,這對安全管理上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部分兄弟單位沒有認識到不同等級線路之間的差別,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亂,從而影響了凝聚力,致使職工思想渙散,安全壓力大增。我針對我段的安全管理模式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不同等級線路;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要取得成效,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如何協調好段內各方面的關系,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設備條件、激勵機制、人員素質等各種軟、硬件。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促進安全生產向希望的方向發展。
1 目前站段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站段整合后,主要存在的問題:一是存在只管不理的情況;二是安委會功能被弱化;三是站段安全管理制度不符合管內實際情況;四是合并后的站段沒有充分的整合,導致凝聚力大幅下滑;五是經濟考核沒有活力等等,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從而影響安全生產,造成安全管理有混亂的趨勢。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從而為安全生產營造一個良好的軟硬件環境,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1.對策
所謂管理,就是既要管,就是把企業內部資源很好的管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建立條條框框,使企業內所有的因素都在這些條條框框里運行;同時還要理,就是要理順各方面的關系,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其創造性,增強企業的活力,使企業的車輪在修建好的公路上行駛,而不偏離方向。
(一)加強對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
企業的安全生產首先要進行管,就是要建立起符合企業實際的各項規章制度,同時對規章制度的執行進行監督檢查,使安全生產在制度上得到保障。其次就是理,這里面就包含了監督檢查。監督檢查的重點應該放在安全生產的過程上,對生產過程中貫徹落實規章的情況、職工遵章守紀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工務段的業務科室、安全科人員應該是經常深入一線班組,對作業情況、安全管理情況進行調研、檢查,發現生產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針對這些因素與車間、班組一起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從而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使得安全生產得以不斷的改進,安全形勢不斷的好轉。
車間、班組有關安全管理方面的內業資料,是對安全生產過程的記錄和反映,但并不能等同安全生產的全過程,因此,只能作為一項輔助的記錄資料。但現在存在一種趨向,就是將內業資料作為了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中的一個重中之重了,忽略了內業資料要與實際工作相符合的基本要求,有的甚至是在“閉門造車”。
安全管理過程中,不能讓監督檢查的功能形成走“秀”的過程,應該做些實際的東西,不能為了應付檢查而做工作,應該是為安全的持續穩定而做工作。
(二)充分發揮安委會的作用
安全管理要有成效,需要從每一件涉及安全的事做起。段一級的安全生產委員會,所起的作用應該是討論決定本段范圍內安全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項;對安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決定段內安全獎懲方面的事項;對安全管理相關制度進行討論;決定安全生產的投入等事項,起到議事、解決問題的作用。
安委會的作用被漸漸淡化,有成為領導“一言堂”的趨勢,召開安委會,主要業務科室把每月的工作總結一下,然后對下月要做的工作進行一下說明,領導再深刻的講一下就完了。只是為了向科室及車間布置任務,而不聽取車間意見,更沒有對一些突出的問題進行討論,使車間的管理人員沒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自然段一級的管理層對基層的情況更無從深入的了解了。時間一久,車間管理人員也就不再提問題和建議了,反正提了也沒有用,不受重視嘛。如此以來,就弱化了安委會的職能,使之流于形式,成為了完成這一會議任務而開會了。
如果安委會的作用和功能得到了真正發揮,領導層采取更民主的會議討論方式,充分聽取各車間、科室對于安全生產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的意見,及時對種類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分析,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措施,既減少了時間和人力資源的浪費,又有實際效果,對于安全生產將是莫大的助益。
(三)制定安全技術管理制度應該符合段情,按照不同線路條件進行區別對待
作為一個管理著不同等級線路工務段,在建立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的時候,從全段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將不同等級條件的線路情況進行綜合的考慮和評價,才能制訂出符合實際,得到全段認可的管理制度。
我段管轄的線路大部分是在崇山峻嶺中穿行,但其經過的地區地質條件和社會環境有著非常大的差異,管內有著不同條件的線路。在安全技術管理制度的時候,就應該充分聽取各條線路上的車間、班組對于管理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按照不同線路等級條件來確定安全技術指標。我們知道,在確定限速90km/h和限速70km/h兩種線路條件的安全技術指標時,盡管在鐵路技術管理規程和修理規則中這兩種線路是一樣的技術條件,前者的條件很顯然的要高于后者,那么就應該綜合考慮兩條線路的曲線半徑、坡度、地質條件等指標,提出相應的安全技術指標。舉個簡單的例子,圖佳線與林密線肯定是不能相提并論的,這是在兩個檔次上,沒有可比性。因此,每一項安全技術指標的出臺,應該是結合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出來的,這樣才能從安全技術管理制度上保證安全的基礎。
如果采取一碗水端平的模式來對待不同等級線路的管理,首先在車間管理人員和班組長中就會產生很強烈的反感,綜合條件差的車間表現得尤為突出。這部分員工就會產生諸如為什么我們線路這么差,還跟線路條件那么好的車間同等對待?為什么我們付出了別人的兩倍、三倍甚至更多倍,卻還得不到領導的認同?等等的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管理模式得不到有效的改善,這種反感情緒會越來越嚴重,從而影響到一線職工的思想認知,對安全生產會產生極不利的阻礙。
(四)經濟上實施傾斜管理
我們知道,安全生產管理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在建立起符合實際的安全技術管理的基礎上要保證必要的生產資金、設備投入,同時要綜合考慮人員待遇、獎懲等各項具體制度的制訂和落實。在制訂這些具體管理考核制度的時候,也應考慮不同等級線路的實際情況。根據各車間管轄里程長短、曲線、坡度、路基地質條件、沿線生產生活條件是否方便等因素確定對各個車間甚至班組的考核指標。例如對線路條件較差的班組,月度考核時完成較好的進行額外的獎勵;在軌檢獎勵等其他單項獎勵等方面,在同等技術指標的情況下,向線路條件較差的班組較大傾斜;對生產生活條件較差的班組實行額外的補貼(包括艱苦地區補貼、交通津貼)等,以穩定職工情緒,同時也調動了這部分職工的積極性。
班組長是最基層的帶頭人,所謂的“兵頭將尾”,其所起的作用是相當大的。一個班組工作的好壞,其關鍵因素就是班組長。對于班組長一級,可以按照綜合條件的不同,實行較大差別的崗位津貼制度,在考核辦法上加大對班組長各項工作的考核力度,從而促使班組長增強責任心,以達到增加基層班組活力的目的。在實施經濟管理手段的過程中,還應該避免只罰不獎的情況出現。一味的重罰輕獎,將在很大程度上給員工的心理造成不平衡,促進其惰化。
安全生產管理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涉及到一個單位的各個部門和所有人員,在安全生產過程中,安全管理是否到位、是否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是否能做到以人為本,這將是安全管理成敗的決定性因素。這個過程中的每一事項構筑起了生產安全這棟大廈,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在于管理層,管理層的意識傾向,特別是領導層的意識傾向決定了整個單位安全管理和安全生產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