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巖,劉洪偉,李思瑩,孫 鵬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
PBL結合CBL的綜合教學在眼科白內障臨床教學中的應用①
孟巖,劉洪偉,李思瑩,孫鵬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摘要:目的:對PBL結合CBL的綜合教學在眼科白內障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及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4級臨床醫學專業兩個自然班作為研究對象,其中1班(72名)學生作為對照組,采取傳統LBL教學方法,2班(72名)學生作為觀察組,采取PBL結合CBL的綜合教學方法,對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結果:觀察組學生學習興趣、自學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臨床思維方面均得到有效改善,相較于對照組學生授課滿意度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學習效率及知識記憶滿意度與對照組相當,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學生理論專業知識中理解性知識、病例分析能力以及總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記憶性知識得分情況無明顯變化,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取PBL結合CBL的綜合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PBL;CBL;眼科白內障;臨床教學;應用效果
在白內障的相關教學實踐工作中,眼科學教研室可把PBL與CBL相結合,從而形成開放式的、以學生為主體圍繞病例,并且由師生一并參與的綜合教學。在落實由PBL與CBL結合的綜合教學時,在理論與實踐課程的全過程中均可以引入PBL與CBL,并且在實施這種開放式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幫助學生培養堅定的毅力與積極的自主學習習慣,加強學生通過現代化技術手段收集數據信息的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本文選取臨床醫學專業兩個自然班作為研究對象,對PBL結合CBL綜合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4級臨床醫學專業兩個自然班作為研究對象,其中1班(72名)學生作為對照組,2班(72名)學生作為觀察組,兩組學生《眼科學》課程成績相當,無顯著差異(P>0.05)。本次研究中以《眼科學》(第7版,人民衛生出版)中的"白內障"章節作為授課內容,理論課與臨床見習課均安排2學時。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授課方式進行教學,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呈現授課內容。見習課中通過組織學生觀摩教學錄像的方式,進行討論學習;觀察組:采取PBL結合CBL的綜合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三個階段:①課前準備:采取師生集體備課的方式,明確教學目標、重難點、具體內容以及評價方法,選擇本專業優秀的骨干教師圍繞PBL、CBL教學方法進行專項培訓,并針對兩種教學方法的結合應用進行研討,制定科學教學方案。②課堂授課:將觀察組72名學生分為8組,每組安排9名學生,每組選擇一位專業成績較為優秀、責任心強、上進心強的學生作為組長,負責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總結歸納本組成員的學習情況及相關資料。教師組織學生圍繞白內障典型病例進行學習,明確學習目標,進行課前資料收集與查閱,組織課內討論,最終由師生共同進行匯報總結[1]。同時,教師制作白內障臨床病例教學課件與錄像,內容包括臨床常規檢查流程、治療方法、護理措施等,錄像時間控制在15min左右,課件作為輔助性材料將錄像中的知識內容與本課程知識整合起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在集體觀看完錄像后由各小組學生圍繞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有目的性、針對性地探討交流[2]。③臨床見習課: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圍繞病例中存在的臨床實際問題進行診斷、探討、鑒別,突出教學重難點。
1.3評價指標
制定調查問卷,對兩組學生在不同授課方法后學習興趣、效率、記憶能力、自學能力以及臨床思維培養方面的滿意度進行統計分析。針對教學內容編制試卷考核理論專業知識,對兩組學生在記憶性知識(40%)、理解性知識(30%)以及病例分析能力(30%)各個方面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定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2結果
2.1問卷調查情況比較
本次研究共發放153份問卷,有效問卷153份。觀察組學生學習興趣、自學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臨床思維方面均得到有效改善,相較于對照組學生授課滿意度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學習效率及知識記憶滿意度與對照組相當,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問卷調查情況比較[n/(%),n=72]
2.2理論知識成績比較
觀察組學生理論專業知識中理解性知識、病例分析能力以及總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記憶性知識得分情況無明顯變化,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眼科白內障理論知識成績比較±s,n=72)
3討論
通過綜合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深化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同學、患者間的交流與溝通,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引導學生給予患者更深入的關愛與耐心,營造和諧、良好的醫患關系。相關研究顯示,綜合教學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考試成績,并有助于加強學生的職業素養與綜合素質,塑造專業的臨床思維[3]。
在實施PBL結合CBL綜合教學與評價教學改革成果的過程中一般容易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①綜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時間仍較短,因此無論對于學校還是授課教師都缺乏一定的經驗,對于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課教師應當樂觀地去實踐新的綜合教學方法,積極地探索綜合教學實踐手段的多樣性,并樂于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落實相關教學目標。同時,學校也應當為實施綜合教學模式提供足夠的教學資源與醫學資源。以確保綜合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4]。
②我國傳統的醫學生往往已經習慣于"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而對于尚未習慣的開放式綜合教學模式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在學習小組內部的討論中。部分學生過于內向,不能暢所欲言,無法真正地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使得后期的數據信息收集也容易失去效果。在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開放式的綜合教學模式并不能有效地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以及提升學習效率。究其原因,學生并非是不喜歡開放式的綜合教學,而是厭煩在課后耗費過多的時間去收集數據信息,從而增加了學習任務[5]。因此,臨床學科教學改革不能是單一、片面的,應當針對臨床醫學的人才培養規劃與教學體系開展整體性、長期性的改革工作,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學效果。
③本研究的評價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夠全面。在評價教學改革成績時,僅僅使用調查問卷與理論考試時不夠。在具體的工作中,教學改革成果的評價體系缺少針對性,沒有根據具體學科的實際情況優化相應的評估體系。在進行評價、評估的工作中,應當將綜合了學生對于基礎理論與專業技能的掌握,以及在實際工作中分析、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的表現水平作為考核的重點內容。
參考文獻:
[1]丁芝祥,彭燕一,張文彬,等.白內障臨床教學中應用綜合教學的探討[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5):490-493
[2]董瑩,魏世輝,皮裕琍,等.PBL教學法在神經眼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11(2):101,137
[3]劉昱江,鄧剛,閆生亮,等.PBL教學模式在骨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哈爾濱醫藥,2013,33(2):133,135
[4]仲麗麗,張重越,張維嘉,等.LBL和P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臨床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3,36(4):68
[5]劉靜,傅杰,姚鳳云,等.CBT、PBL結合Sandwich三聯式教學法在研究生教學運用探索[J].中醫藥信息,2014,31(5):32-33
作者簡介:①孟巖(1971~)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學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通訊作者:孫鵬(1971~)男,黑龍江佳木斯人,在讀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E-mail: jmsdxlcjkb@163.com。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03-0047-02
(收稿日期:201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