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善榮,蘇文蘋,白琴芳
(云南農業大學農村干部學院,昆明 650201)
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管理服務水平
——以云南農村干部學院為例
汪善榮,蘇文蘋,白琴芳
(云南農業大學農村干部學院,昆明 650201)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信息化建設對基層干部教育培訓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云南農村干部學院信息化建設現狀、存在問題及必要性,提出加強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管理的建議和意見,以期提高學院的管理服務水平。
信息化建設;基層干部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
基層干部教育培訓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培訓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教育基層干部的重任。在當前全球信息化、“大數據”背景下,基層干部教育培訓信息化建設是實現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管理現代化,全面提高辦學質量、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建設具有高素質基層干部隊伍的重要抓手。然而,由于人力、財力、物力匱乏,信息化建設滯后,已成為制約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發展的重要因素。
隨著云南農業干部學院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不斷展開,省內外委培方數量的增多,培訓內容、需求的多樣化,原有的管理體制、資源配置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培訓內容與培訓需求銜接不夠緊密,與委培方溝通不暢,學員自主探究式學習和延伸式學習模式還未充分開展,培訓后期跟綜、服務不到位,管理者、學員、教師三者在交流、互動上不夠通暢等問題。
1.1 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資源存儲片斷化
目前,云南農村干部學院的基層干部教育培訓課堂授課已基本采用了多媒體授課方式,這種授課方式調動活躍了課堂氣氛,全面、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了授課內容,但由于信息化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多類型教學模式的開發、深挖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如情景模擬、網絡電視等。而在課程設置、授課教師聘請、分班管理、班主任選聘、學員考勤、后勤服務、考核評價、基層調研、檔案管理等工作還偏重于人工操作。另外,學院各種資料、文件、信息的存儲、保管、傳達還由各科室具體負責,資源存儲片斷化;文件傳送、資源共享各科室只有通過QQ群、微信群進行共享,信息傳遞、通知主要以QQ群、電話、口頭通知進行,這種傳統的傳遞、共享方式,容易造成信息的斷裂和偏誤。
1.2 信息資源共享度不高,工作銜接不到位
干部培訓工作兼具綜合性和專業性,各部門主要崗位掌握著重要的關鍵信息。目前學院下設辦公室、培訓部和調研部三個處室,共享信息、專有信息按不同部門集中,人工傳遞仍為共享信息傳遞的主要方式。而基層干部培訓工作、管理涉及到的面、環節比較多,特別是在培訓任務集中時,科室之間的共享信息容易被弱化,工作銜接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程設計、行程安排、學員管理和后勤管理、服務工作,從而影響培訓質量。
1.3 監控系統不完備,信息保密工作待加強
由于缺少監控系統,對培訓班次的授課進度、課堂紀律、學員出勤、住宿、餐飲等情況還處于人工管理層次,每期培訓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如每期培訓班需配備大量的班主任、教學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班的教學服務、學員管理工作。其次,學院的主要培訓對象為農村基層干部,培訓工作覆蓋面廣,涉及黨政機關較多,信息保密工作尤為重要,特別是學員的檔案管理、“兩個帶來”的資料管理;同時,學院與派出單位、學員的聯系主要通過電子郵件、電話等方式進行,傳遞過程中信息的安全性也有待進一步加強。
1.4 培訓需求多樣,難以形成個性化定制
隨著學院辦學能力的提高,培訓規模、影響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委培方希望到學院進行培訓,但由于培訓對象普遍存在年齡差異大、知識文化水平參差不齊、關注點不同、流動性較強等特點,學院現有的信息管理設備很難根據委培方的多樣需求,形成個性化的定制服務。
1.5 培訓對象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有待提高
目前,學院圍繞提高管理水平和培訓質量的目標,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管理方式,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信息化建設滯后,信息交流、資源共享不暢,學院仍以課堂授課為主、自主學習為輔,學員的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還有待提高,自主探究式學習、延伸式學習等有效的學習模式還有待進一步挖掘。
1.6 培訓后期跟綜管理、服務不到位
由于信息化建設滯后,未形成學院與學員交流的系統平臺,學院對學員的管理、服務多停留于培訓期間,一旦培訓結束,學員離校,學院與很多學員的聯系也終止。學院要了解、掌握學員培訓后的工作情況,只有通過實地調研、郵件或電話訪問進行調研;而學員培訓后的需求、訴求,學院也未能及時掌握、幫助解決。
2.1 是提升農村干部學院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的內在要求
總之,課程文化在新的遠程教育環境下的內涵進一步豐富了。通過遠程教育環境下課程文化的建設,使每位學習者能夠更新知識結構,還能完善自我學習能力,實現現代教育終身學習的最終目標。
干部教育培訓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是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服務質量的核心是培訓教學水平。全面信息化建設優化干部教育培訓課堂的教學條件,能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并大幅度提高教學的“質”和“量”,提升干部教育培訓實效。如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給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充分調動了學員的視聽感官和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效果。同時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培訓管理,能夠按照中央和云南省委對干部教育培訓的有關規定,進一步規范學員管理。比如,學員報名、培訓需求調研、考勤、教學通知、結業登記、征求學員意見建議、統計相關數據等都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實現,能優化和規范管理流程,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把信息技術引入培訓服務管理評估,通過網絡平臺收集、分析學員對課程設計內容、教師授課質量、后勤保障服務等方面工作的評價,有針對性地加強、改進辦學工作。因此,信息化建設是提升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的內在要求。
2.2 是廣大培訓對象對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迫切需求
云南省委組織部選調全省農村基層干部到學院學習培訓,時間一般在一周左右,在短期培訓結束后,很多學員希望學院能夠提供繼續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和平臺。而現代信息技術正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如利用遠程網絡培訓平臺,通過課堂教學實時直播,將優質教學資源通過網絡電視的教學方式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給廣大農村基層干部提供一種便捷的學習途徑;精品課程數據庫的建設,開設基于網絡學習的智慧課堂,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所需信息和知識,還可以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在線學習、在線討論,延伸學習方式;智能手機綜合應用平臺的應用,能實現學員與教師、學員與學員、學員與學院之間的互動交流,學院為學員培訓后繼續提供幫助與支持,為廣大學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搭建平臺,延伸服務方式。由此可見,學院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是廣大基層培訓對象的迫切需求。
“教育的重點是教學,教學的成效看管理”,良好的培訓教學質量離不開好的管理,因此,云南農村干部學院應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管理、服務水平。
3.1 提高對基層干部教育培訓信息化建設認識,加強各部門的領導
中央《2013-2017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針對基層干部培訓要求各地區、各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要加強網絡平臺建設,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育培訓,提高培訓效率和效益,努力實現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全覆蓋。云南省委也高度重視云南省干部教育培訓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在《2013-2017年云南省干部教育培訓規劃》中明確要求教育培訓機構要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建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建立完善干部學習培訓信息庫、師資庫、案例庫等,以推動需求調研、計劃生成、調訓管理、師資配置、積分管理、考核評價、質量評估等干部教育培訓管理工作的網絡化、信息化。為此,云南農村干部學院應從實際出發,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積極加強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管理信息化建設。同時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動態系統發展的過程,需要大量資金不斷投入,如果沒有政府部門、學院領導的重視,信息化建設不可能實現。因此,為保證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人力、物力、財力的落實,要建立完善的經費、人才、管理、科研等管理保障體制,各部門齊心協力,為實現基層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目標而共同努力。
3.2 積極開發基層干部教育培訓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努力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云南農村干部學院應在現有的條件基礎上系統開發建設《云南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平臺由教學綜合管理應用子平臺、基層調研綜合管理子平臺、移動設備綜合應用子平臺、遠程網絡培訓子平臺等四個子平臺組成。教學管理應用子平臺對學員培訓進行管理服務,對教學培訓進行全監控,移動設備應用子平臺方便學員隨時隨地使用培訓資源,反饋培訓效果,科研管理子平臺有助于有關項目研究、培訓質量提升,遠程培訓子平臺滿足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的需求,各子平臺各系統的功能互補、有機融合,形成了有效的培訓方式和管理模式,為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基層干部的培訓需求、提升培訓質量、提高服務水平、開展多渠道的教育培訓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通過學員、教師、教學資料等信息的不斷采集,最終建立學員庫、師資庫、課件庫、視頻庫、典型案例庫等資源數據。如圖1所示。

圖1 云南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結構圖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信息化建設對基層干部教育培訓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傳統的培訓管理模式已不適應干部培訓的發展需求,作為培訓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應改變傳統的培訓管理理念,加強自身的信息素養,提高獲取信息、選擇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儲存信息、發布信息和創造信息的能力,因此,學院應從不同崗位的工作需求出發,加強對管理人員的計算機軟硬件、網絡操作、維護等方面的培訓,整體提高教管理隊伍的計算機、網絡應用水平。授課教師應熟練掌握多媒體應用技巧,將課件制做成具圖、文、音頻、視頻一體的課件,激發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培訓質量。
云南農村干部學院綜合應用平臺信息化建設項目的實施,將降低學院在日常管理運行的人力物力成本、擴大教育培訓、提高培訓價值、降低教學資源的獲取成本、節約對各地方農村干部的培訓投入,并以最小的運行成本獲得最好的培訓成效。同時,能有效改進傳統基層干部教育培訓檔案管理方式,推進基層干部教育培訓檔案管理數字化,實時更新干部參加培訓的信息,實現對農村干部教育培訓檔案的動態管理,有效優化辦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能有效改進傳統課堂授課模式,把網絡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建立網絡遠程教學平臺;并建立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課程資源、案例資源、教學視頻資源等信息資源庫,以滿足基層干部的學習需求。通過信息化建設,還將大幅度提高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管理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實現優質培訓資源的整合、共享和高效利用,增加教育培訓工作的受益面,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率。
注:汪善榮,通訊作者
主要參考文獻
[1]譚蕾.干部教育培訓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基本構架與設計思路研究——以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四川大學基地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6).
[2]周蓮芳.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常規管理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1(11).
[3]趙若玉.黨校信息化建設與干部教育[J].科學社會主義,2013(1).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103
F323.3
A
1673-0194(2016)10-0149-02
2016-04-20
云南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2015RA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