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金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們對于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小學教育是一個基本的教育,是學生的一個起步階段,更多的是一種興趣的培養。所以說,此時的教育顯得更為重要,當然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的教學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小學語文中的作業是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也要求一線教師能夠利用好作業。從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原則以及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措施進行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
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們不得不在教學資源、教學方式上不斷調整,以尋求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真正地做到為學生著想。小學語文教育作為整個學生生涯中的基礎教育,不僅是一種基礎知識的奠基,同時也是一種興趣的培養。所以說,廣大一線教師應該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關注到方方面面,以確保學生的健康發展。而作業作為教學中的一個補充環節,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如何進行作業的優化設計還需要一線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優化,選擇最佳方式進行,以保證作業效果的正確發揮。
一、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原則
1.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首先,新課改一再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學生是一堂課的主體,同樣也是課程最為直接的受眾,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更多的是起一種引導作用。所以說,在教學中更加提倡的是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時候,老師一定要注意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更加關注學生的差異性以及對作業的不同需求。根據學生的需求,控制好學生作業的量和質。其次,作業內容也要注意啟發學生的好奇心,保護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真正地在作業中獲得較為輕松愉快的心理感受。
2.以學生興趣為主的原則
小學生正處于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階段,活潑好動,而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業大多為機械式的訓練,就內容來說,較為枯燥呆板。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一定要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盡可能將作業設計得富有趣味性,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在《田忌賽馬》這課中,教師便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主,采用舞臺劇、小品等各種學生喜愛的方式,進行創新性的表演。
3.采用開放式的問題模式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學習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學生語文知識以及其他各種能力的提高,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的學習,更多是利用課外的閱讀以及現實生活學習。所以說,老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也要貫徹開放性的原則,作業的形式應該多種多樣,不要局限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或者是一些課本知識的鞏固,而應該充分利用學生課外的資源,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比方說,可以組織學生收集當地的民歌、地方俗語等,這樣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知識,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民間語文的發展。
二、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措施
1.作業形式應該設計多樣化
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首先應該轉變教師的一個觀念:作
業,不僅僅是復習,更多的是學習。所以說,應改變過去以書面為主、枯燥乏味的作業形式,改變簡單的讀讀記記,變成以學生為主、較為靈活多變的作業內容。新課改下的作業設計,不僅培養的是學生書寫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考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所以說,在形式上可以多樣化,這樣才更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比方說,實踐性的作業(觀察小動物),同時可以寫成觀察日記,或者是成立活動小組,讓學生進行講故事、競賽等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能力。
2.作業內容應該更加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布置趣味性的作業更能夠吸引學生興趣,從而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這樣作業效果也會更好。小學語文作業的優化設計,應改變傳統作業內容。老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設計更加富有趣味性的課外作業,利用表演、繪畫等形式進行作業設計。比方說,課本劇的編寫、課文插圖等形式。形式多樣可以使學生的參與度更高,作業的效果也會更高,對學生培養的能力也會更多。
3.作業應該體現不同層次的需求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特點,他們的接受能力不一樣,興趣點也不一樣。所以說,我們在整個作業中,應該更加強調學生的差異性。采用“一刀切”的作業模式,滿足不了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新課改下的作業,首先是承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所以說作業的優化設計也應針對學生的不同需求。一般可以設計基礎性作業和挑戰性作業,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調整,讓學生自主選擇。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需求以及課堂上老師能夠給予什么。接下來,根據不同的作業形式讓學生利用課內以及課外兩種形式進行鍛煉,培養各種綜合能力。當然了,學生的作業設計原則也還是要根據具體變化的實際,不斷進行調整的。
參考文獻:
楊麗芬.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7).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