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慶東
摘 要:近年來,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學習英語成為21世紀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英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習動機密切相關,只有當學習者積極主動地想學而又善于利用合理的學習方法時,才能獲得滿意的成績。
關鍵詞:學習動機;小學生;激勵方法
目前,我國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總體情況不甚樂觀,多數(shù)的小學生英語動機水平較低,他們多數(shù)時間以消極態(tài)度來學習英語。作為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心理情況進行了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呢,本文做了一些探討。
一、使學生充分認識英語價值
本人通過查詢教學資料以及跟學校其他老師的溝通發(fā)現(xiàn),如果在教學前教師能夠對將要學習的知識的用途、意義做有效的闡述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只有當學生明白自身所學的東西有多大價值,有多少用途的時候,他們才能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究,教師才能更有效地傳遞知識。同樣,英語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只有將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和對學生的幫助意義講清楚,學生才能將英語學習當作一種興趣,并且認識到英語學習有其必要性。英語學習的目標價值越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激情就越明顯。
二、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歸因觀
歸因(attribution)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海德最早提出來的。他認為人們會把行為歸結于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內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能力、興趣、態(tài)度、性格等。外部原因是指行為者周圍環(huán)境的因素,如任務的難度、外部的獎賞與懲罰、運氣等。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個體不同的歸因觀會導致不同的成就動機,從而影響個體取得成就的大小。
在實際教學中,成績較好的學生往往能及時完成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和課后作業(yè),而學困生有時則不能做到這樣。利用學生身邊的例子比教師的說教更能幫助學生形成努力歸因,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
三、采用積極的激勵策略
1.目標與價值激勵策略
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之一,實現(xiàn)人生價值是人一生追求的終極目標。擁有學習目標的學生在學習上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英語教學中要善于激活學生的目標意識,比如,在近期的英語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是對該段時間學習效果和個人學習能力的檢測。目標實現(xiàn)了,離大目標也就近了一步,如此一點點縮小到每一單元、每一課時的學習。
2.積極評價策略
激勵性的評語對學生的學習激情有明顯的提升作用。赫洛克(Hurlock,E.B.)的實驗表明:適當表揚的效果明顯高于批評。教師在課堂提問、課堂活動時對學生的積極語言或眼神表情的暗示有助于增強學生積極的心態(tài)和課堂參與意識。即使學生答錯了也應對其認真思考給予肯定。在批改課外作業(yè)、平常測試的試卷時,根據(jù)學生的答題情況、個性特點及性別差異,加上適當?shù)脑u語,如“Great!”“Very good!”“Well done!”“You can do better!”等。
3.體驗成功策略
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都希望獲得成功,學生在其學習生涯中也希望可以成為佼佼者,獲得老師和同學的贊揚、肯定,成績差的學生也不例外。比爾·蓋茨曾說:“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努力。”成功的學習體驗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點。但是不同學生的水平不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自然而然就能夠得到肯定,而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差,便懶于思考、沒有信心。對于這部分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給予肯定,通過較為簡單的題目使其樹立信心,激發(fā)其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增強積極性。在日常的大型考試后,教師應該通過表揚好學生和表揚進步大的學生來提高不同水平學生的積極性,使其獲得成功的體驗。
4.創(chuàng)設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策略
課堂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陣地,也是英語學習的主要場所,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那么,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氣氛呢?本人認為這需要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針對外向的學生積極引導,針對內向的學生積極開發(fā),出現(xiàn)錯誤給予指導,盡量減少批評,經常對學生進行鼓勵。另外,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認真仔細研究,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習,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影響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因素是復雜的,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途徑也是不盡相同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狀況確定符合學生實際和學生個人特殊性的策略和激勵機制。希望本文的論述可以幫助像我一樣的未來教師和一線教師在動機理論和激勵理論指導下,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滿足學生的需要,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參考文獻:
[1]吳麥仙.由需求層次理論談高職生的英語學習動機[J].價值工程,2011.
[2]王紅時,朱煥桃.如何激發(fā)高職學生學習內部動機[J]. 中國科技信息,2006(15).
[3]張建霞,郭瑛.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J].職業(yè)技術,2009(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