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紅+賈興文
摘 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課堂導入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小學語文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優化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至關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情境;激趣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課堂教學的前
奏。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教師就要巧妙地設計導入,為課堂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小學生是充滿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的群體,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進行課堂導入,使語文課堂因導入而精彩。
一、直觀導入
直觀導入法是教師最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其能夠有效地節省課堂時間,直接進入課堂教學的主題,并且利用實物實景進行導入,還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便于學生理解課文。
比如,在教學《風箏》這篇課文時,我在上課前就拿了一個蜻蜓形狀的風箏,學生看到后都很欣喜,他們爭相去看去摸,目光中充滿了期待。上課鈴響后,我便對學生說:“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好多學生齊聲大喊“風箏”,然后我讓學生分享自己放風箏的經歷,大部分的學生都很活躍,課堂氣氛十分熱烈。接下來我便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學生在思維活躍、心情舒暢的情境下更容易接受新知識,他們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學習的自主性,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情境導入
情境教學是現在新課標教學理念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合適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想象出優美的意境,體驗美好的情感,進而將學生潛在的審美意識與追求美的情趣有效地激發出來,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為順利開展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借助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是創設情境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多媒體集聲音、圖片、視頻于一身的功能使其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出優勢,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比如,在教學《長城》這篇課文時,我就利用多媒體先為學生播放了一段長城的視頻,學生看到這么壯觀的景象,看到連綿不絕的山峰,高大堅固的城墻,看到這氣勢宏偉的長城,都很震驚。然后我向學生介紹這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智慧結晶——長城,學生都熱切地想要了解更多有關長城的知識,然后我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在求知欲的驅使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十分高漲,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設疑導入
強烈的好奇心是小學生共有的特點,他們對于一些新奇的事物都充滿著探索的精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通過精心設計一些問題,可以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比如,在教學《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前,我就問了一個這樣的問題:“在我們一出生,天、地似乎就一直存在著,可是同學們知道天、地是怎么來的嗎?”有的學生說是女媧補天,有的學生說是伏羲造出來的,眾口不一。我接下來說:“同學們聽說過盤古嗎?有一個神話傳說,說天地是盤古用斧頭劈開的,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神話故事吧!”
在激烈的討論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在熱烈的學習氛圍中,學生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將課本中描繪的內容在腦海中展現出來,從而使學生很好地體會出文章中富有氣勢的畫面,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激趣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堂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探究,在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下,學生就會自發地、主動地參與課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用生動活潑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精彩的故事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對于小學生來說,以故事導入的方法則更能激發他們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給學生講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比如,學習《小木偶的故事》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長鼻子匹諾曹”的故事,在學習《長相思》這首詞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納蘭性德的故事等,從而將學生帶入課文的學習中,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另外,教師還可以采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習《貓》這篇課文前,我就給學生出示了這樣一個謎語:八字須,往上翹,說話好像娃娃叫;只洗臉,不梳頭,夜行不用燈光照(打一動物)。學生看到謎語瞬間就活躍起來,經過討論得出了謎底。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高,從而使得課堂變得豐富多彩。
總之,在語文課堂中精心設計導入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結合教學的內容,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方式,為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為學生的高效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使語文教學發揮它的優勢,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龐統.淺談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藝術[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S1).
[2]丁佐祥.課堂導入語言,你設計好了嗎:語文課堂教學導語設計例談[J].小學教學參考,2009(16).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