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澤玲
摘 要: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應該引起相關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與支持。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一定要不斷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從而使我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得以保證,進而使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可以更好地發展下去。基于此,主要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深度的研究,以便給我國小學語文教師提供更多的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方法
就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我國的小學閱讀教學效果并不是很明顯,這嚴重阻礙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向前發展的腳步,這追根究底都是因為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夠滿足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為此,相關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進一步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探討分析,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不斷地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閱讀學習的重要性,最終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下面就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提出了合適有效的措施。
一、創設合適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促使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得以保證,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創設出合適有效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促進學生的情感與課文所表達的情感發生共鳴,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提前對課文的內容進行仔細揣摩,合理地使用目前最受歡迎之一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課文中快速地了解作者所表達的中心思想,進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烈。譬如,在講解《春雨的色彩》這篇課文時,因為學生缺少相應的生活經驗,為了讓學生更加了解課文內容,語文教師可以提前準備有關春雨的色彩的課件,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一些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課本內容,讓學生更加快速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總的來說,要想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教師一定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創設出更為合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學會放手,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
由于我國大部分的教師都受傳統應試教學的影響,學生的成績成為判斷學生水平的唯一標準,教師還是一如既往采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完全沒有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其主要就是在教學中教師講的太多,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太少,這不僅僅限制了學生的自我發散思維,還嚴重地導致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因此,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一定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討論時間,讓學生大膽質疑,開闊學生的視野,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此來強化學生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語文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學會放手,讓學生自行思考問題,以此來提高我國語文教學效率。
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的效率
只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可以更好地提高閱讀效率,因此,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學會自主預習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1)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對課文進行簡單的了解。(2)讓學生對課文后面的問題進行回答。(3)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教輔資料深度理解詞句,進而深度理解文章內容,促使學生對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更加了解。另外,語文教師還應該明確閱讀重點,以重點內容聯系課外內容,開闊學生視野,一定要明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表達自身想法,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四、細致地品讀教學
在開始語文閱讀教學之前,語文教師一定要仔細品讀課文,做到心中有數,從而為其課堂品讀環節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應該把課文中比較重要的句子進行標注,然后向學生講解,還可以給學生傳授相應的審題技巧,只有這樣才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課文知識,掌握相應的審題技巧和審題技能。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還可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而保證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促進我國教育事業快速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本友.文本與理解:語文閱讀教學的哲學詮釋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2.
[2]王明建.囿于傳統的突圍:語文科課程早期現代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
[3]王海霞.中小學記敘文閱讀教學銜接初探[D].河北師范大學,2012.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