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寶
摘 要:教育心理學指出:人的發展有兩個重要的領域,一是情感領域,二是認知領域。幼兒處在各項發展的初始階段,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個性特征。他們具有知識面越來越寬,求知欲越來越強,聰明、好動、調皮,不受老師束縛等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的班級管理中積極構建和諧、民主、愉悅的班級氛圍,做好與孩子的溝通,幫助孩子塑造積極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質。
關鍵詞:幼兒教育;班級管理;師生關系;家園合作;個性發展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一群群有思想、有個性的孩子,他們個性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如何針對孩子的個性進行教育,幫助孩子塑造積極健康向上的品格,一直是每位幼兒園班主任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將結合自己的實際班級管理經驗,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如何對幼兒園班級進行有效管理。
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必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有效教育與管理的前提。幼兒園指導綱要在健康領域的內容和要求中第一點就明確指出,“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由此可見,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必須是以愛為基礎的,在具體的教育工作中,我們教師要關心、愛護、尊重和理解孩子。我們必須正視幼兒在其年齡階段所固有的特點,把他們看成是一個獨立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尊重孩子的獨立個性。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調皮的孩子,他們不服管教,不受約束,但是我們教師不應該一味地苛責學生,失去對孩子的教育信心,造成師生關系的緊張。相反,我們要以極大的愛心包容孩子的過失,放大孩子的優點,找到孩子的興趣點,找到合適的教育突破口來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們在教育工作中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們在課上、課下要經常保持與孩子的親密聯系,多和他們做做游戲,給他們講一些幽默的小故事,參與到他們的日常活動中來,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溫暖、親切。
二、重視與家長的互動聯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學校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他們熟知自己孩子的脾氣秉性,家長的參與能夠很好地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有利于以后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讓家長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來,也能很好地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校園中的表現情況,及時地和教師溝通,促進孩子的進一步發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幼兒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家園合作勢在必行。高效的幼兒班級管理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在幼兒園的班級管理中,有些活動我們或是要求家長直接參與,或是征求家長的意見、建議,指導家長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來,在參與過程中幫助家長轉變自己陳舊的教育觀念,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另外,家園合作過程中,家長能夠及時地了解到幼兒園的教育目標、要求,及時地和教師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例如,定期開展家長會。家長會是實現教師和家長溝通的橋梁,在家長會上教師可以就孩子的學習表現情況和家長交流意見,找到解決方案。同時,更重要的是通過介紹孩子學校中的表現情況、家長合作情況,讓家長意識到家園合作的重要性,讓家長了解到只有自己切實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才能幫助教師全面地了解學生的發展情況,從而達到教育共識,才能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進而實現良好的班級管理效果。
三、突出個性發展
新的兒童觀認為,正視兒童在其年齡階段固有的未成熟性、可塑性、開放性、獨特性,同時認識到兒童具有發展的、學習的教育潛能,且其發展具有可變性、階段性、個別性。教師必須意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們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點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必須要重視孩子個性的發展。
在開展幼兒教學管理活動以前,我們必須清楚地了解、理解學生,尊重他們對事物的獨特看法,同時,在尊重孩子需要、興趣的基礎上,對孩子進行適時引導,促進他們個性的發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在平時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尊重和發展孩子的個性,并將其滲透到孩子的日常活動中來,多為他們提供機會,創造條件,尊重他們的意見,發展他們的個性,促進他們健康全面發展。
總之,實現高效的幼兒園班級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它需要我們管理者不斷地去探索、研究,以幼兒為本,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礎上,在家園互動的幫助下,找到最適合本班學生的管理方法。
參考文獻:
[1]鐘鳴.幼兒園班級管理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2]邵蕾.幼兒對班級規則的認同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