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鵑,王海鳳,王 悅(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山東 煙臺 264199)
診斷學教學中LBL聯合PBL教學法應用效果研究
張新鵑,王海鳳,王 悅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山東 煙臺 264199)
目的 比較以授課為基礎(LBL)聯合以問題為基礎(PBL)教學法和LBL教學法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2012級三年制中醫專業學生中,分別應用LBL聯合PBL教學法和LBL教學法進行診斷學教學,通過理論考試及問卷調查方式評價教學效果。結果 LBL聯合PBL教學組理論考試成績高于LBL教學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問卷調查結果顯示,LBL聯合PBL教學組在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加深知識理解、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7方面均優于LBL教學組。結論 LBL聯合PBL教學法教學效果明顯優于LBL教學法,值得進一步推廣。
診斷學;LBL聯合PBL教學法;應用效果
診斷學是醫學院校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它是臨床各學科的基礎,學好診斷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醫學院校診斷學教學普遍采用傳統的以授課為基礎(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學法。LBL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以知識傳授為宗旨的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基礎(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法起源于西方國家并已得到普遍認可,它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討論為形式,以教師為導向,融合了自我導向、反思學習等理論的學習方法[1,2]。本實驗旨在探究LBL聯合PBL教學法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為今后醫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1.1對象
選取我校2012級三年制中醫專業1、2班共103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1班52人,2班51人,兩班年齡、性別、入學成績均無顯著性差異。
1.2方法
1.2.1分組選擇 隨機選取1班為LBL聯合PBL教學組,2班為LBL教學組。為方便學生討論交流,將1班學生按學號隨機分成6組,每組8~9人,每組推選一位學習成績較好、組織協調能力較強的學生為小組長,由小組長記錄本組學生的發言內容,全體組員共同總結討論結果。
1.2.2教材內容和方法 教材均使用李廣元主編的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二五”規劃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診斷學》(第3版)。教學內容為診斷學第三章“體格檢查”部分。兩組均由同一教師按照不同教學方法授課。LBL教學組采用傳統教學法逐章系統講授。LBL聯合PBL教學組采用如下教學模式:在前期理論學習時,教師針對專項內容采用LBL教學法講授理論知識,隨后選擇典型病例為討論病例,提出一系列問題供學生討論。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有關參考資料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反復進行查找資料—交流—討論,直到問題得到解決。
1.2.3教學效果評價(1)理論考試。在規定的教學內容學習結束后,兩組采用相同的試卷進行閉卷考試。試卷由非授課教師結合教學大綱內容所出,分為基礎知識題、理解歸納題、臨床應用題、分析思考題4部分,分別占總分的30%、30%、20%、20%?;A知識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點和定義的掌握情況;理解歸納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綜合歸納能力;臨床應用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臨床常見異常體征的掌握程度;分析思考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建立臨床思維,從而正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采用密封式閱卷方式,由另外一名非授課教師統一閱卷,滿分100分。
(2)問卷調查。在完成規定教學內容學習后,制作調查問卷,并由專人回收和統計,了解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問卷包含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促進知識記憶、加深知識理解、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8個問題,每個問題設置優、良、差3個等級。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3份,收回103份。
1.2.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進行比較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2.1理論考試成績
LBL聯合PBL教學組與LBL教學組在考試總分、理解歸納題、臨床應用題、分析思考題平均分方面有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基礎知識題平均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理論考試成績見表1。
表1 兩組理論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理論考試成績比較(±s,分)
注:*表示與LBL教學組比較,P<0.05
考試項目總分基礎知識題理解歸納題臨床應用題分析思考題LBL聯合PBL教學組87.23±14.58*28.54±3.21 25.36±4.37*17.79±2.42*15.92±3.64*LBL教學組78.54±13.19 27.89±3.17 21.05±3.24 15.61±2.03 14.23±3.05
2.2問卷調查結果
LBL聯合PBL教學組在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加深知識理解、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7方面的優良率與LBL教學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學生對LBL聯合PBL教學法的教學效果更加認可。在促進知識記憶方面,LBL聯合PBL教學組與LBL教學組優良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問卷調查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教學效果滿意情況比較[n(%)]
LBL是目前醫學院校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它以教師為主體,以講課為中心,優點是知識傳授準確、系統、連貫,對學生的基本能力要求比較低;缺點是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想象力被束縛,思維[3]被限制。PBL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學生主動學習。PBL教學法的優點是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整理及分析判斷各種信息價值的能力、創新能力;增強師生間的交流和團隊協作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PBL教學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學生缺乏對基礎知識的系統性學習,PBL教學內容少于傳統課程含量,學生有可能將注意力集中在解決問題上,而忽略了學習目標。此外,我國尚缺乏PBL教學經驗,還存在師資力量不足以及教材缺乏等問題[4]。LBL聯合PBL教學法既引入了PBL教學法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創新,又避免了PBL教學法可能導致的學生知識不全面、基礎不扎實的問題。因此,LBL聯合PBL教學法在醫學課程教學中值得大力推廣。
[1]Dehua Hu,Zhenling Sun,Houqing Li.An overview of medical informatics education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13,82(5):448.
[2]Wikie K,Bumls L.Problem based learning:A handbook for nurses[M].London:Palgrave Macmilian,2003.
[3]程向陽,梁啟勝,陳蘭仁,等.PBL結合LBL在麻醉學教學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3):349-350.
[4]于波,王雅潔,李陽.PBL教學法在我國醫學教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J].醫學教育探索,2009,8(1):61-63.
G424.1
B
1671-1246(2016)01-0066-02